第二十四章:一染尘心,道身枯朽 (第2/2页)
,事闹大了。
似这般私下媾\/和,行为不检点,往小了说,这是不懂事,往大了说,此为品行不端,卑劣不堪,自甘堕落,德行有亏,道心不凝。
展宏图为正一派大弟子,如无变数,定是下代掌门无疑,但此事一出,这般劣迹行径,必会被人拿来做文章,届时,怎会被传下掌门大位。
展宏图慌了神,想要抽身而退,便对方黛许下诸多诺言,使其保证隐瞒事实。
方黛也是个痴情女子,居然真的听了展宏图的话,什么也不说,但是腹下孩儿,却是不懂他父亲的言语,一天天的长大,直到再也瞒不住了,才被西江月阁武青霜知晓,而后紧守此事,少有人知,免得坏了西江月阁的清誉。
这真是羞死人的事儿。
方黛却甘受世人眼光鄙夷,死活也不说,孩儿父亲到底是谁,西江月阁掌门本就老迈将死,被这一打击,竟是撒手人寰,驾鹤仙去了。
武青霜再也按捺不住怒火,便接替掌门大位,行使掌门之权,强行将方黛关入迂音洞,在迂音洞的折磨下,方黛精神恍惚,浑浑噩噩,被人一问,自然而然说了出来。
武青霜知晓是展宏图做下这等事后,当即就要上正一派讨个说法。
但方黛用情至深,怕会影响到展宏图前途,苦苦哀求,最后以死相逼,迫使武青霜打消念头。
五日之前,方黛临盆将近,武青霜曾给展宏图去书一封,要其前来,妥善解决此事,而展宏图也答应了。
令人无法想到的是,展宏图心里害怕,居然失言了。
方黛经历诸般打击,终是万念俱灰,人在残酷打击下,总会寻找别的寄托,而方黛择选的寄托之法,为灵灯枢相图,或许起意是祈求上天,求得心灵安慰。
一染尘心,道身枯朽。
方黛本是玄门弟子,这一拜,她道行被破,沦为凡胎,彻底归附摩相教。
武青霜叹道:“方师妹拜那劳什子图,我本也没在意,只以为是凡间泥塑神仙之类的东西,私下就想,方师妹如此辛苦,由得她拜一拜,使其心念有所寄托,不要日渐消沉。哪曾想,方师妹拜了没几天,一身道行就废了,我这才始觉不妙,可却为时已晚,唉。”又一声叹,“直到贵派有令传来,我才知晓那图是摩相教妖人炼出的宝贝,明其根底。”
摩相教根本教部,是在坤界瑶华州,与乾界相隔三重天,崇胜州中,小门小户少与人打交道,武青霜这番话,是可信的。
宁道微微点头,“你那方师妹何在?”
武青霜面显愁容,“昨夜方师妹就不见了,也不知去了何处。”
她遣简玲澈去正一派,就是要将展宏图找来,寻回方黛。
宁舟暗暗摇头,西江月阁门庭太小太小,小到门中无人,遣使请人,哪是简玲澈这人能做的。
这不,人没请到,自个儿话篓子就抖了出来。
宁舟稍一沉思,方黛为玄门修士,拜了灵灯枢相图,自身道心崩溃,化作凡胎,走也是走不远的。
他这次出来,就是为了立功,现在有条线索在前,怎也不会放弃,“武掌门可知,方道友去途?”
武青霜摇了摇头,“我若知晓,也不会去请展宏图此人。”
宁舟目望西江月阁,巡梭之下,发现此派建立在江水之畔,除开水上偶尔有舟船行过,方圆百里俱是荒山野岭,人烟皆无,这些地处,指不定藏着什么豺狼虎豹。
方黛如若不傻,该当不会从这些地处走,他指了指下方江水,“此水通往何地?”
武青霜美目一望,“道友是说方师妹坐船走的?”她微微摇头,“方师妹产子不久,身子疲乏,怎能摇橹驾船。而我之前也曾想到此点,曾查点过门中船只,一船不少。”
话说至此,她也觉不可思议,活生生的一个人,是怎么走的,她目望青山,眉宇略显忧虑,“莫非方师妹想不开,入了深山,走那狼豺虎豹之途,自寻短见。”
武青霜外冷内热,方黛做下这种事来,开革出门也是轻的,她却怜悯对方,可见感情之深。
宁舟道:“凭方道友己身之力,自是不能得成,但若有人相助,就不难了。”
武青霜一听,大觉有理,道:“道友先入我门中少待,待我查明此事,再详细告知道友。”
宁舟微笑,“武掌门请便。”
当下,宁舟入了西江月阁,在千百石窟中游览起来,感叹人力造物之奇,以山为器,为风为指,谱奏天地乐章,妙不可言。
一个时辰之后,武青霜面含冷意回转,见了宁舟后,稍稍收敛面色,尽量平静道:“经我查明之下,为我派一位婢子,自作主张,将方师妹送走,此人误我,已是被我毙杀。”
武青霜虽未详说,宁舟也可大致能明白,定是方黛求的那婢子,不过这些小事,****何事。
“送往何处?”
“方师妹对婢子曾说,她老家在方家村,想回去静养,别的就无多说。”武青霜道:“方师妹只要求婢子,将其送至石泉城,说是采买些东西,后来就要婢子回返,故那婢子也不知,方家村在何处。”
方家村,这村名甚是普通,世间也不知有多少同名者。
宁舟暗想,方黛既然只到石泉城,想来方家村就在左近,“武掌门,此事涉及摩相教,贫道还需查访,就此告辞了。”
“我与道友同行如何?”武青霜试探问道。
宁舟稍稍一想,“也好。”方黛为西江月阁弟子,武青霜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武青霜欣喜,方黛为她派门生,不能不管,再者,宁舟为无量弟子,她也想趁机见识见识,大派门生,到底有何了得之处。
为担心事情有变,武青霜点了几名弟子同行,随宁舟一道,往石泉城而去。
石泉城为大城,在西江下游三百里处,依山傍水,很是繁茂,人烟如织,入了石泉城后,诸人直奔一城主掌的刺史官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