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恩德之情需报偿 (第1/2页)
此时,鹤酒翁已然回过神来,凭着多年的养气功夫,收拾好心情,对着宁舟勉强一笑,“方才老朽无状,师侄担待则个。” 人死如灯灭,一切尽成灰,想再多已是无用,活着的人还需活下去,鹤酒翁尽管对卫东城死因有疑,却也不好多说。 宁舟道:“鹤长老言重了,弟子尚有他事,这便告辞,还望鹤长老节哀为重,不要伤了道体。” “师侄心意,老朽已是明了。”鹤酒翁叹息一声,问道:“东城法体可在?” “依卫师弟遗愿,灰洒天地,与日月相伴。” 鹤酒翁一怔,旋即叹道:“自天地来,归天地去,倒也合乎东城性子,唉!”一声悲叹,几多哀愁。 回过身去,双目一闭,有泪水涔涔而下,仿佛卫东城音容尚在,种种过往,一一在目,言犹在耳,心下好不悲伤。 冬日鹤唳,夜月鹃啼,暮云苦雨不胜愁。 花落水流,兰摧玉折,流水夕阳几度秋。 凉风扫叶落,追绪尽薤歌。卫东城之死,对鹤酒翁打击之大,难以估量,自此,鹤酒翁日渐消沉,再不出府,整日以酒为伴,度过余下残生。 此间事了,宁舟起了遁光,不作停留,往宝星阁去了。 清荷坞! 孟津川自从踏入箓境后,便少有外出,一心打磨功行,争取在三十载内,破关登门,踏入丹境,届时好一争道传之位。 孟津川乃是孤儿出身,被清荷坞岛主带回山门,收录门墙,列为清荷坞大弟子。 孟津川对此机会,自是百般珍惜,恨不得一日拆成两日用,来打磨修为,虽则这般辛苦用功,却也是花了十载光景,修至箓境,此般精进之速,相比小门小派来说,已是算得上甚快了。 但与门中真传相较,却还稍差一筹,孟津川运功行了一个大周天后,缓缓收功,“还差了些,比不得真传啊!”摇头苦笑,“若我有个好师傅,对我提携帮衬一下,或许我之境界,未必会次于真传。” 没比过,永远不会承认自己不如人。 孟津川只想人家师傅好,却不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以他师傅的家财,支持他修到箓境,是无有任何问题的,在这点上,却非他师傅不是。 此时,洞府外进来一个少年,嚷嚷道:“大师兄,你整天闭关,好生无趣,最近世家的嘴脸,越发不待见了。” 孟津川微微一笑,这少年乃是他师傅临终之前收的弟子,眼下还没收住性子,跳脱无比,他也不见怪,“你在我这说说也就罢了,切莫到外头说去,如今师尊过世,你言语上得罪了旁人,我清荷坞上下可是难以为你撑腰。” 少年撇撇嘴,“知道啦!” 孟津川道:“你只知闭关枯燥,殊不知闭关炼道,隔绝杂滤,一心修持进境更快。” 少年嘿嘿一笑,“说的也是,想来大师兄如此勤勉,是想将来一争道传吧!” 孟津川心中虽有此念,却也知晓,那道传不是好争的,谦然一笑,“争是要争的,不过为兄也知自家能耐,此回道传恐是与我无缘。” “这也未必,人事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或许大师兄有一天突飞猛进了呢!”少年道。 孟津川暗暗摇头,把希望寄托在这等事情上,妥实太过虚幻了些,他也不反驳,而是道:“说来我们清荷坞一脉,也就刘师弟最为出色,位列真传,禀赋不俗,将来或可一争。” 少年也猛然想起来,那个没见过几面的刘师兄,的确不凡,清荷坞的外物来源,自师傅过世后,有一半是刘同宇弄来的。 想到这,他也对刘同宇惦念起来,“也不知刘师兄何时回来。” 师兄弟二人正说着闲话,忽然外间一阵吵闹,几个道人跑进来,惶急喊道:“大师兄,大师兄,不好啦。” 孟津川为由不悦,轻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往日师尊教化尔等,都忘却了么?” 孟津川身为清荷坞大弟子,威严甚高,诸人受了斥责,下意识的齐齐一缩脖子,只不过旋即之后,他们便想到方才之事,实在忍耐不住,又叫道:“大师兄,是刘师兄回来了,他……” 不等话说完,孟津川便笑了,“刘师弟回来了,甚好,为兄多日不见他了,甚是想念。” 说罢,他便衣袂一振,长身而起,大跨步的往洞府外走去。 他虽是大师兄,却也明白,将来清荷坞一脉,还需仰仗刘同宇,自是不敢怠慢,亲自相迎。 到了洞府之外,他便愣住了,只见四位修士,手抬肩舆,架着刘同宇立在洞府外间。 目光望去,发现刘同宇发福了不少,眼珠子木木呆呆,双目无神,手脚随意斜搭着,似是软绵无力,他忽然心头一沉,脚步似是沉重了许多,步将过去,把住刘同宇的手腕,带有期望的唤道:“刘师弟。” 刘同宇魂魄不整,整个人如是活死人,怎能来回他。 送刘同宇来此的修士,打头的一位,说道:“尊驾便是孟师兄吧,这有一封书札,是给师兄的。”言讫,将书帖给了孟津川,又道:“我等受命而来,特送刘师兄归府,如今人已送到,我等四兄弟,这便走了。” 说着,将肩舆交给孟津川的师弟,就要转身离去。 “慢来!”孟津川脸色难看,指了指刘同宇,“我刘师弟是怎么回事,劳烦诸人告知我一声。” 打头的修士摇摇头,“此中详情,我也不知,师兄如要知晓,那书札中或可解惑。”言罢,打了个招呼,四道遁光齐齐遁空离去。 孟津川几位师弟,按捺不住,凑上来七嘴八舌道:“大师兄,这是怎么回事?” “不要吵!”孟津川皱眉横了一眼,将手中书札打开,缓缓看下来。 半晌过后,悠悠一叹,将书札给各位师弟传递下去,不多时,清荷坞上诸人,均是知道,刘同宇在瀚海时,为了捍卫宗门威严,降服邪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