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锋_第八十章:太平五符,观两世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太平五符,观两世法 (第1/2页)

    斗争博弈,认清事实作以妥协,才可免于灾祸,如若死扛到底,受苦受难必是少不了的。

    他如今新婚,着实不想再动干戈,也无底气生死一搏。

    宁舟之所以占下西瀚之地,只是为那长生崖,而瀚中么,对他而言可有可无。

    虽则他迟早都要回去的,但还有弟子,资质不佳,宝材缺少,还需在此搜罗一些,宁舟此时是为本门弟子打算的。

    另外,宗政延为他出力,他曾应下助其一臂之力,这西瀚瀚中两地,也足以两清了。

    往后监兵台离了此处,宗淳孝与宗政延,爱怎么折腾就怎样折腾,他是不会再去管了。

    未过多久,宁舟便带人离开。

    此时,后面检查贺礼的侍者,匆匆步入主殿,“王上,宁道长这礼……”

    宗淳孝此时一肚子气,哪管什么贺礼,皱眉道:“怎么,宁道长所送之礼,有何不妥之处么?”

    “这礼是件元器。”那人如实说了。

    宗淳孝心里一惊,未曾想宁舟,竟是送了一件元器,这等宝物,可是贵重。

    “这宁舟莫非得了失心疯,凭白送往一件元器。”宗淳孝心里觉得不可思议,按说两人关系,方才就差挑明了斗一场了,怎会厚礼相赠。

    殷芷怡毕竟出生大家,看的明白,言道:“夫君,此礼贵重,不可接受。”

    “何解?”宗淳孝莫名其妙,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何况他对宁舟恨之入骨,不占白不占。

    殷芷怡沉吟道:“以两家关系,本不足以赠以厚礼,但宁舟偏偏以厚礼相赠,夫君若是拿在掌中,便是亏欠于他,往后宁舟行事,或可藉此,来侵夺夫君利益,此为大义名分。”

    这是宗淳孝也冷静下来了,暗想宁舟以往也曾侵夺他宗家的利益,不过那时什么说法都没有。

    眼下赠上一礼,说不定还是看在殷芷怡的份上。

    毕竟殷芷怡虽则被殷氏除名,但有些关系还在,譬如曾与她交好的外姓同道,前辈修士等等。

    而这礼若是白白收了,日后宁舟行事,可以无有顾忌,便是与殷氏交好的人士,也不好说什么。

    “那便还给他。”宗淳孝把那锦盒拿了过来,见里面躺着一只玉瓶,不知有何玄妙。

    “哪有把人家礼物收了再返还的道理。”殷芷怡摇头苦笑。

    宗淳孝也知,自己是怒极攻心,才惶急说了糊涂话,“那依娘子之见,该当如何?”

    “夫君若是放心,此事交予妾身如何?”殷芷怡不答反问,嘴角含笑。

    宗淳孝一怔,旋即明白,殷芷怡这是要帮他彻底摆平此事,绝了后顾之忧,心头一热,满是感动,“辛苦娘子了。”与此同时,他又暗生感概,宗世冠为他留了一个人情,本道可藉此请得靖维钧,来助自己一臂之力,却没想到,事情竟是到了这步境况,如今来看,此人也用不上了。

    “说什么糊涂话。”殷芷怡白了他一眼,摘了头上花冠,走到僻静处,使了个小法,趁着宾客不注意,追了上去。

    半道上,钱通不解道:“怎把八方游仙瓶送了出去,再不济也是一件元器啊!”

    “人家大婚,我身为无量弟子,礼物岂可寒酸了。”宁舟如此解释,他人却没有一个信的。

    那八方游仙瓶宁舟得来也有些时候了,此物虽是元器,但对他而言,用处却是不大,自从得到手以来,也就赶路用过几次。

    如今他家资愈见丰厚,这增补真元之物,倒也无甚大用了,再者按照这边风俗,所赠之礼,回礼必是等同的。

    “宁道长还请留步。”这是殷芷怡追了上来。

    宁舟闻言一笑,遁光一停,转过身来,“宗夫人此来,不知何事?”

    这一声宗夫人,殷芷怡可是头回听到,不过她出生大家,见惯了世面,并无任何羞怯之色,施礼道:“宁道长走得急,本宫适才想起,道长回礼想是忘取了。”

    宁舟还了一礼,殷芷怡这就自称本宫了,赫然是代表宗淳孝来的,“劳烦夫人送来,着实过意不去。”

    “其实本宫此来,还有一事,望往后宁道长,对我夫君不要再犯秋毫。”说着,殷芷怡取出一块玉佩来,交予宁舟,“区区小物,还望道长不要见笑才是。”

    “不敢。”宁舟坦然接过,对方如此知情识趣,他也不再卖关子,“夫人回去可告知宗国主,贫道此间事了,即会离去,至于这瀚海如何,却是不会干涉半分。”话说半截,便将话锋一转,“不过本台弟子,许会有一些人继续留待伏牛山,望贵方不要为难。”

    “这是自然。”殷芷怡心里一喜,宁舟话中之意,已经是很明显了,日后自家夫君,重整山河有望,想必夙愿也可达成了。

    其实她出身不凡,对瀚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在眼里,只因爱屋及乌,才代入如此之深,不愿自家夫君受了委屈。

    “告辞。”宁舟不再多言,拱手一礼,驾光离去。

    当下回转伏牛山,安排种种琐碎之事。

    宗政延得了消息,喜不自胜,请示了宁舟后,立即开国,自称王上,虽只是个傀儡王上,不过他已经极为高兴了,自此之后,只要紧紧依附监兵台,纵是国灭,自身也无性命之忧了。

    马承志、唐正安等人,利用凡间的人脉,短短时日,便召集数十万凡人,开始在长生崖劳作,日夜开挖不休。

    饭食管饱,钱财不缺,这些凡人也卖力的很,不管刮风下雨,都使劲的干,有些大石坚土,不好挖出来的,全由修士来轰开。

    对此这些散修们也无怨言,宁舟给足了资粮,也不强迫,这些修士平日无事,偶尔开开山就能得到物事,自是喜不自胜。

    就这般,瀚涸此归于平静,宗淳孝有殷芷怡这个贤妻辅佐,改了一些坏习性,安心经营自家地盘,再也不来扰乱宁舟。

    而无量弟子,修炼的修炼,寻宝的寻宝,日子也过的多姿多彩,至于宁舟调教时渊崎之余,则是祭练殷芷怡的那块玉佩。

    这玉佩名为,‘太平五符”,着实是一件异宝,内中藏有罡烟,修士祭练后,可借此宝上打下的禁制,按照法诀,可施展出五门符书来。

    符书为器,箓法为对敌法诀,通过符书施展箓法,威力较强。

    真气境有术法对敌,这箓法就是更为玄妙的术法,大多人在箓境时,学的箓法都是为了过渡,毕竟到了丹境,可以修习神通,少有精妙箓法,可以在丹境之上使用。

    殷芷怡所赠的太平五符,也是这样的符书,但也是异常珍贵,毕竟此宝,可以让人借用此物,施展出箓境才有的手段,单凭此点,就难能可贵。

    此物便是在箓境修士手中,也有用处,比八方游仙瓶,价值还高一些。

    箓法要想将威力臻至圆满,必须使用符书,因此也称之为符箓之道。

    所谓符书,就是用天才地宝,风火云雷,五行草木等等精华,或砂或水,等等物品,写成箓法符书,交手时直接将法诀,打入符书中,就可施展出来。

    这符书威力越大,所需要的外物制材便越高,所以极为耗费财力,没有家当的修士,绝然承受不起,故此,符书向来不是常用手段。

    祭练之法和相关法诀,殷芷怡在交予他时,已然暗中告知他了。

    左右无事,宁舟便知金阙中,细细祭炼此物,揣摩其中符书门道。

    这太平五符上,打入的禁制如下,分别是,玄息幻身、观两世法、清风元锁、幽门劫关、火侵炼宅。

    这五门箓法,只有幽门劫关,和火侵炼宅可以用来对敌,细分来说,此两箓法,只能应对神魂攻守。

    宁舟祭练完毕后,体会片刻,不觉有些可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