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锋_第一章:至真峯上青穹顶,抱真瑞阕添六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至真峯上青穹顶,抱真瑞阕添六真 (第2/2页)

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纹丝不动。

    此时楚谦君道:“不知师尊今日相召,有何要事吩咐?”

    安清冕嘴角含笑,“诸位稍安,待会儿尔等便知。”

    楚谦君称是一声,诸人也大致知晓,今日是所谓何事。

    不过众人心思各不相同,又过的些许时光,一道宏盛气机飞渡而来,那气机弥天极地,充塞当空,不过却是一放即收,寻常人根本不知晓,而清穹顶上诸真,心里却是明镜似的。

    当年他们也走过这一遭,当然明白,方才那道气机,需是何等实力所放。

    少顷,一位中年道人步入此间,目不斜视,看了安清冕一眼,只觉对方如幽冥广虚,浩渺无方,深不可测,他心底一颤,迅速收回目光,施以道揖,道:“封肃尧,见过宗主。”

    安清冕目有赞赏之色,“封师侄不愧当世英才,此番得成天象功果,却是没有浪费我一番苦功。”

    此话一出,封肃尧脸色微变,他已经感到右方有两道目光,直直射在他身上,他暗叹一声,收拾好心情,道:“宗主厚恩,封肃尧自是不敢辜负。”

    安清冕微微颔首,“封师侄即修得天象功果,门中当有赏赐,封师侄且听旨。”

    封肃尧又是一礼,“封肃尧听候宗主法旨。”

    “封肃尧德才兼备,武功卓越,为门中立得功劳无数,功勋彪炳,史册风范,长存汗青,即日起,封肃尧当可在汗青庭功德碑留得名姓,万世流传,另赐抱真瑞阕洞天,以做道场。”

    封肃尧再施一礼,“多谢宗主厚赐。”

    安清冕点头道:“且入座吧!”

    此话一落,有金童搬来法坛一座,到了封肃尧面前,脆生生道:“封真人,此坛摆于何处是好?”

    随着这金童话语一出,顶上五真,齐齐把目光投来。

    这清穹顶上,法坛可不是随便放的,左侧为外修一脉,右侧为内修一脉。

    现在左右乃五五而分,均是两座法坛,洗、杜、魏、晏,四位真人,相对而坐。

    现在多加一座法坛上来,众人无不把眼光望来。

    封肃尧这座法坛无论摆在哪一方,都是默认加入哪一脉,对于门中均衡之势,皆要打破。

    魏、晏两位真人,在心里自然是希望,封肃尧把法坛置于自己这一方。

    封肃尧当年也是内修部族之一,虽说后来投了外修,但在晏胤秋看来,这是封肃尧以期突破,做出的选择。

    封族不似他们这等巨族,掌握有无数好物,封肃尧穷酸的很,为了修至紫府三重境,差点就把家底掏空了,好在封肃尧天资卓越,的确是美玉良才,不少人认为,当时唯有他最有希望突破。

    可封肃尧很尴尬的是,他并没像安清冕说的那样,功勋彪炳,虽说他有突破天象的潜质,但没有卓绝功劳,宗门如何扶持于他?

    真要扶持他,他人安能心服?

    可是对于宗门而言,多一个洞天真人,宗门实力就增长一分,对外话语权也是一个重要筹码。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于公,应当助封肃尧一臂之力,于私,封肃尧当不得这样的助力。

    封肃尧也不是蠢辈,当然明白自家身上的尴尬境况,他当时就做出一个选择,倒内向外,不仅如此,因为外修放养弟子的原因,封族从此内修变成外修,自然不能如往常那般,由多数封族人供养少数封族人,安坐洞府修炼。

    封族出外历练的子弟无数,当然,因此遭受折损的子弟也是无数,这些年下来,封族有修为的,死伤多达七成以上,如此大的伤亡,也为宗门立下不少功劳。

    虽说这功劳不是封肃尧亲自立下的,可总是他带头的,也算是有个说道,而从宗门方面考量,多一个洞天总是好事,这才有了今日景象,封肃尧步如天象。

    在宗门上升阶段,这个时刻,宗内其他修士,无有人可与他争锋,与其说封肃尧选择及时,不如说是恰好有个机会,给了他而已,便是他不做选择,宗门也未必不会助力。

    现在摆在封肃尧面前的,明面上有两个选择。

    一是坚持外修身份,二是恢复内修身份。

    虽说封肃尧身上有安清冕相助之恩,但同时,往日封肃尧为内修时,诸多族部也颇为照顾封族,彼此也有几分情谊。

    此时,不光内修真人们期待封肃尧的选择,外修诸真,也心有期盼。

    便是楚谦君这个副宗主,也露出几分关心之色。

    唯独安清冕,自始至终不见分毫颜色,似乎对于封肃尧的选择,并不怎么在乎。

    本来那金童,还以为封肃尧会考虑一番,没想到封肃尧闻言之后,十分果决,几乎是想也未想,大手一挥,指向一地,“此坛立于那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