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_第三章 长沙王乂 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长沙王乂 05 (第2/2页)

华的副手。但裴頠是贾后代表,被士族看好,随时会成为宰相。张华年近70。裴頠权势最高;第二个才说张华,张华是正牌宰相;最后说自己和王戎。其他人就不提了。可见所谓名士也是按权势排位的。

    其实王衍、乐广为当时玄学界的南山北斗,从心里反对裴頠的学说。裴頠反对王弼、何晏的无中生有论,乐广认为裴頠可能成为长期的执政者,持有这种观点非常危险,便主动跑去与裴頠辩论十几次,希望他改变观点。精于事故的王衍一次也不参加,但他非常关心此事,每次辩论后,王衍都要仔细询问乐广关于辩论的细节。

    “延陵季子有大德,张良大智过人,王衍和王戎谈评这俩人,恐怕是在相互吹捧自己。”如佳说。

    “你这是以女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琨调侃着站起身来,抱起如佳,走上两大步,将如佳扔在床上。

    如佳大笑着说:“不要,不要,今天晚上太饿了,就想睡觉。”

    “噢,为何这么饿?”刘琨不解道

    “今晚大家在父亲那里用餐,全是素菜,还没有一点儿油,怎么不饿!”如佳回答。平时如佳和刘琨都在自家院中吃饭,一般五六天才去父亲刘藩那儿吃上一顿,今晚就在那里用饭。

    刘琨脱去外衣,上床抱住如佳说:“你没发现,年后几次去父亲处用膳,都是吃斋吗?”

    如佳一惊:“对啊,的确是这样,是在拜佛吗?”

    刘琨笑道:“我朝建立之第一年,武帝下诏,不许拜神鬼。”

    “噢,是吗?”如佳真的不知道。

    刘琨假装气愤得说:“你要我多研习诏文、奏章,原来自己并不看啊。”

    “快说,为何吃斋?”如佳还是更关心这个问题。

    刘琨说:“我并不想说,你非要问,我就告诉你,陈留王在去年底死了。”

    “陈留王是谁?”

    “就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刘琨答道

    如佳吃惊,西晋建国37年,曹奂才死。

    曹奂,曹cao之孙,曹魏最后一个皇帝。公元266年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公元302年底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在位五年。

    公元266年晋武帝篡夺曹魏政权,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建宫室于邺城,除了不许随便出邺城外,一切待遇还像天子一般。用天子旌旗,郊祀天地祖上之礼一如天子,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其地位、待遇、结局在中国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好到惊世骇俗。死后还被西晋谥为“元皇帝”。

    汉朝起爵位在继承过程中依次递减,即使是郡王,如无奇遇,传不了三、四代就减为“公爵”,几代过后王孙也变成寒门之士了,比如卖草鞋的刘备。但陈留王爵位一直传到南朝刘宋末,代代世袭二百多年。

    从西晋对魏、蜀、吴三国皇帝的安置和对胡人的安置上看,西晋是一个自信又有胸怀的大国。

    刘琨把陈留王曹奂的故事讲给如佳。当如佳听到最后一句,曹奂死后被谥为“元皇帝”时,不禁感叹:“大晋还是有胸怀啊!”

    刘琨说:“正是这样,你曾说大晋的胸怀是建立一个胡汉共荣的社会,我起初怀疑,后来我研习了本朝诏文、奏章才发现你言之不虚。”

    “武帝后期,关中胡人因缺食开始有作乱之族。朝廷每次征讨都是,只严办为首之人,对大众还是以招抚为主,从不乱杀。作乱断断续续持续近二十年,也确与放牧的生产方式有关。牧羊马确实不能养太多的人口。不过我还是疑惑,游牧族人为何不独自耕种田地。”

    如佳沉思片刻,答道:“新的农田二年之内产能近乎为零,五年之后才能自足。****之后再让牧人耕田,已来不及。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时间改变。你想,在游牧社会作奴隶也只不过是放羊,放马,比农民还是轻巧。”

    如佳的肚子又在叫了,就问:“父亲那里还要吃多久的斋啊?”

    刘琨笑道:“不会很长,他也不想被别人知道。”说着,刘琨压在如佳的身上,“来,我喂饱你。”

    “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如佳闭上了眼。

    刘琨惊喜:“此诗可谓激情诗之首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