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怀孕三载生怪胎 参透心经始悟空 (第1/2页)
明朝嘉靖年间,即公元16世纪初,淮安府山阳县有一位自号“射阳山人”的吴姓人,家中出了一件怪事。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是这家妇人叶氏怀孕三年,却始终未有分娩之意。每与中医先生把脉,皆云有孕且是生男之象。然始终未见出产,连中医先生也甚为诧异。 敢问世间哪有妇女大肚三年而不生者?左邻右舍难免惹来闲话。那叶氏乃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生得聘婷秀雅,温婉可人,只因怀孕之事终日郁郁寡欢。射阳先生及年迈老母徐夫人亦愁云满头。 一日,忽有一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长须老者不请自来,把脉后说道:“昔日商朝陈塘关总兵李靖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rou团,一剑砍去,跳出一个哪吒来。如今贵夫人亦有孕三年还仍有胎动,若生出来,也定是个非凡之物。”说完,老者捋着胡须飘然而去。 不日,淮安府天象大变。这淮安府,在今日看就是江苏淮安,本应是个明明朗朗的艳阳天,却突然黑云盘旋,狂风骤起,倏忽间大雨瓢泼。叶氏顿感腹中剧痛无比,扶腰捧腹,哀嚎不止,似有临盆之势。吴母忙差人冒雨请来产婆,进进出出忙活起来。 古时产子,男人不便入内。射阳先生难掩激动与紧张之情,在隔壁书房内焦急地来回踱步。激动的是苦等三年终于等到临盆之日,焦急的是能生出什么“非凡之物”却不得而知。 射阳先生身高七尺有余,蒜头鼻,招风耳,口唇厚重,却是杏核明眸,弯月长眉。一双美目,神采精亮,只眉头紧蹙,似有郁郁之气。其幼时便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工于诗文,闻名乡里。众人皆云凭其才学,科举及第,如拾一芥。然而他却偏偏醉心于野史怪谭、神话奇论,尤喜搜奇猎怪,却无意于经济文章。怎奈科举之制,唯有屈心抑志攻于八股,岂料科场污浊,屡试不第,沉郁难宣,遂题字一幅挂于书房以明志:“功名富贵自有命,喜笑悲歌气傲然”,落款正是射阳山人。其字点画丰腴,行草相间,劲秀俊朗,气势不俗,实乃其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之精神写照。所谓射阳山人,乃古代文人以居住地自封为号的普遍风气。淮安在汉代曾叫射阳县,县之东南有一湖泊叫射阳湖;山人,乃隐居山林、与世无争之意,以射阳山人为号,足见其情感所依和志向所寄。 书房内陈设极其简陋,只一长桌,一卧榻,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虽无传世法帖、古董珍玩,但有图书四壁,充栋连床,东墙置道、释二家之书,西墙置儒家典籍,中横卧榻之外,杂置神怪典故,以便休憩时随手翻阅。窗前置松桧盆景,建兰芸草,亦别有一番雅致。 书桌上叠放有《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悟空入竺记》等古籍。敢问彼时真有悟空其人?现代人多以为悟空乃神话故事虚构之人物,其实不然。历史上,悟空乃唐玄奘西游取经百余年后的一位唐朝名僧,俗名车奉朝,自幼习武,艺高胆大,惯使一根三十六斤重熟铁棍。受皇命出使天竺迦湿弥罗,因病滞留,病愈出家,皈依佛门,在天竺游巡佛祖圣迹、释经讲法近40载。回归长安后,唐德宗念其不辱使命、功绩卓著,封为壮武将军兼试太常卿,赐法名悟空。唐玄奘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被编撰成《大唐西域记》,车奉朝的西域经历亦被编成《悟空入竺记》,此二部佛家经典被后世广为研究解读,衍生出诗话、评书、杂剧等众多民间文学作品。故而悟空确有其人,并非凭空杜撰。 射阳先生踱步至长桌前,拿起一枚羊脂白玉佩在手中细细把玩。口中轻声默念:“吴空,吴空……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似有斟酌品鉴之意。古之君子必佩玉,亦有给出生男婴戴玉之习俗,以期品德如玉,用心雕琢。射阳先生常以为他人立传、写书等卖文补贴家用,偶得一和田璞玉,便请工匠去皮打磨,细细雕琢,意欲待夫人产子,则取名吴空,并以玉寄之。玉佩正面用小篆镌刻“吴空”二字,并以透雕刀法刻出祥云环绕,背面以蝇头小楷工整镌刻唐玄奘所译《般若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好一部般若经典,仅260字却道尽佛家精髓,助众生认清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