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2页)
张信挺直背脊,眉眼一轩目光郎朗:“下官不才,居北平都指挥使,自然知道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注1)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若是要将出兵之权和统兵之权合二为一,只有元帅方可下令,而自先帝创建大明一来,元帅一职从来都是圣上亲领。能号令者,普天之下,唯天子也!下官知道,王爷,您又怎会不知?” 张信的言下之意已无需再表,朱棣似被人扇了一记耳光般,不由自主地倒退了一步,虽是喝止,却有些无力:“你——给本王住口!” 饶是道衍大师出家之人从来都是心静如尘,闻得此言也立即道:“休得胡言!” 张信眼光灼灼,毫不退让:“先帝时常谕戒,食朝廷俸禄,佑百姓安康,下官不敢忘!王爷,北平在您多年来的照拂之下,百姓们富庶喜乐,可如今却有人拿着刀枪意欲大开杀戒。王爷,您也是龙子!” 朱棣极力克制着:“就算皇上一时失察,也必是遭人唆摆,本王身为宗亲,理当以身作则……” “王爷!”张信陡然生出一股浩然正气道,“先帝曾言,西汉更始帝刘玄,资质平庸、有勇无谋,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才明勇略,开创东汉王朝;亦有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无知,文帝杨坚攻灭陈国,大破突厥,被称为‘圣人可汗’;更有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碌碌无为之太子李建成,贞观之治得以名垂千古;还有……” 朱棣勃然大怒,手中的利剑直抵张信眉心:“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本王必叫你命丧当场!” 张信的眼中有着视死如归的肃然,他忽然双手紧紧握住锋利的剑刃,鲜血自虎口和指缝中缓缓溢出,顺着袖口,为本就血迹斑斑的地面再添上点点鲜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下官誓死效忠大明,即便今日身首异处,下官也要拼死直言。就算皇上遭人唆摆,先帝亲撰之《皇明祖训》亦有云:‘若大臣行jianian,不令王见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其长史司并护卫移文五军都督府,索取jianian臣,族灭其家。’又云:‘如朝无正臣,内有jianian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王爷,先帝圣明,才会立此祖训以防后患!” 张信以史策今,义正言辞力谏朱棣揭竿而起又句句以太祖皇帝为先不忘效忠大明。周遭的人对张信之言深以为然,脸上纷纷露出愤懑之意。 朱棣怒目圆睁,握住剑柄的手青筋根根暴凸,道衍大师一声叹息道:“王爷,请听老衲一言……” 就在此时,大殿外跑进一名不知哪家的孩童,拉着守城将士中的一名男子急急惊惶道:“爹爹,快回家,娘亲突然上吐下泻,晕过去了。” 突然之间不知从何处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奔到庆寿寺,因家中有人接二连三地上吐下泻来寻人返回家中看看究竟为何! 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并不在预先设计之内,朱棣心中升起浓重的疑惑,此事不仅突然还似乎牵连甚广,心念急转间迅速下令:“朱能,速速去王府请王妃带些人和良医所的大夫前来相助!” 朱能知道兹事体大,连忙去了。 大殿中因着人散去了一些而显得空旷了许多,三宝见请来的大夫将寺中受伤僧侣的伤势处理得差不多了,也知晓朱棣为何会临时让良医所的人一同前来,上前轻声提醒道:“王爷,如今城中急需大夫,可城里大半的大夫都在这庆寿寺。王爷您看……” 道衍大师请朱棣在蒲团之上坐下后亦颔首道:“百姓的安危当为首要之事,庆寿寺眼下已然无妨,有劳各位大夫前去看顾。” 朱棣对三宝吩咐:“派些人跟着,也好帮着大夫抓药奔走,若是有何发现即可来报。” 道衍和尚又道:“先是燕王府,再是北平各官员,然后是庆寿寺,如今又牵连百姓。王爷,终究是要有人主持大局的!” 道衍大师声音虽轻然话语中的分量极重,一向当机立断的燕王朱棣面上难得地有了犹豫不决之色。张信依旧直挺挺地跪着,手上的伤口深可见骨、血流不止,他自己却浑不在意。 殿中尚有些将士不曾离去,而张信方才的言语也颇令他们义愤填膺,方才大夫离去时便讨了些止血药膏来替张信包扎伤口,而后索性盘膝坐了下来,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