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戏法有法 (第4/5页)
树夹道径直往公路上开,几辆车也急忙跟了上来,远远地跟着,直到面包车穿过乡镇街道,驶上盘山公路才停下。 尽管没有交流,但车上的三个人都清楚刚才发生了什么,心都提了起来,不禁捏了把汗,直到重新开始颠簸,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这么厉害吗?”齐天翔似乎还不敢相信,“他们会怎么样?” 老刘尚未回答,超波快人快语地接上了话,“怎么样不好说,但十几个人围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上一顿也有可能。” “他们敢吗?还有王法吗?”齐天翔不相信地看着刘唐子,愤怒和不解像万团火焰般灼烧着他的心。 “如果亮明身份,再给他们三个胆他也不敢。”刘唐子说着,随即转换了一下口气,“可就像超波刚才说的,人家就不问你身份,或者故意不了解你的身份。你几个陌生人,来到这山区集镇,本身就可疑,没事也有事,质问你一下怎么不可以,可你不配合,人家采取强制措施,到哪里都说的过去,不但没错,还有功,等到派出所了解了情况,人家早就走了,剩下派出所收拾烂摊子了。” “这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这样。”齐天翔百思不得其解,心里闹腾的厉害,不由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的事情,但现在还顾不上这个,赶忙问刘唐子,“这里的情况你有详细的材料吗?施工和费用情况,一些知情者的材料,最好还能有一些照片,这样更加直观和说明问题。” “这些我手里边有,我外甥手里边也有一些,上午没有拿出来让你看,是希望你先直观了解一下,多一些感性认识。”刘唐子接着说:“另外这也与上午的事不是一个事情,分别处理好一些。” “好,你抓紧归拢一下,给我一个完整的资料。”齐天翔赞许地点点头,放松了下来,故意提高了声调说:“咱们下来看什么?” 刘唐子抬起手腕看看表,想了一下说:“时间不早了,估计太晚回去不好。今晚郝县长和李政他们要喝你一顿大酒,不能回去太晚。村里老四的庄园就不看了,咱们已经暴露了,还是回城吧,顺便看看老三的大企业。” “老四的庄园,老三的大企业?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说来听听。”齐天翔来了兴趣,知道可能还有什么要说的,反正下来还有材料要给他,现在说来也是为了缓解山路的枯燥。 “老三的事一会你可以看到,说说老四的吧!”刘唐子知道齐天翔的意思,故意把语气放轻松地说着,“老四以前在县物资储备库工作,我们这里作为京畿重地的物资储备,早些年国家没少下力气,粮食、油料、棉花等战略物资储备了不少,因为平原及附近几个县是棉花主产区,因此国家就在黄屯乡的后山建起了物资储备仓库,主要储存棉花,被称为502库。以前是军事化管理,由部队驻军看护和管理,有严格的进出库制度和规定。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资的丰富,特别是国家战略的调整,除军工物资外,民用物资储备和管理就交由了地方管理。初期还是省管,有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后来逐步下放管理权限,变为市管,后来更简化为了县管,只是撤并后划归发改委的一个科级部门,简称就是看仓库的,但调剂物资供应的职能依然存在,棉花丰年时收进储备,短缺或欠年时投放市场,也就是稳定棉价的作用。老四以前在粮食局工作,粮食局转制后原本可以到其他局委工作的,可他看中了502库离家近的便利,就活动着调到县物资储备库工作,没几年就从一个普通看仓库的工人成了储备库科级主任。老四这个人胆子大,时间长了,就看出了棉花一出一进的利益所在,因此偷偷地卖棉花,刚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后来胆子越来越大,买卖也越来越大,棉花卖了以后款项不入账,高利放给做生意的人用,待到每年年底检查时再把钱回收回来,收进棉花应付检查。也是该着出事,那年国防战备大检查,军队直接出面突击检查,而且是逐库实际物资清点,到502库时发现库里几乎空了,军队的一位将军当时就恼了,恨恨地说;‘养猫不捉耗子顶多也不过是养了群废物,可养猫养成了耗子,早晚要败家。’并且放下狠话,一定要严肃处理,老四当时就被军队带走了。后来黄家上下活动,几百万的危害国家安全大案最终定性为挪用公款,连贪污都够不上,判了六年,不到三年就出来了。出来后正赶上第二次集体土地承包,老四一下子承包了五百多亩谷底,使很多人家原有的承包地划给了他,引起了失地农民的不满和抗议,闹到乡里,最后到县里,处理协调的结果是老四退回多占的土地,老四不干,顶着不办,驻村干部也时时受到威胁,也不敢管,后来只好另给占地农民划了相应的山地应付。谷底变山地,农民当然不干,后来又几经协调、折中,算老四二次从农民手里承包的土地,这也符合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可先时说好的每亩五十元的承包费,给了一年就再不给了。说轻了,他就拖,说重了他就打,老四就是个混球。” “这就没人管吗?”齐天翔愤怒地说:“他还真种地吗?” “种个球”,超波愤愤地说:“都是好好的谷底,往年都是村里农民的口粮田和主要经济来源,还是真打粮食。他拿到手后,这里挖个坑,放进水成了鱼塘,哪里堆个山包种些果树,而且在最大最平展的地方建起了一个三层的别墅,承包地也围起了围墙,建起了凉亭、花圃、鱼塘,俨然成了庄园,养起了狼狗护院。村里都叫做‘黄文彩庄园’,几百亩好好的耕地就成了私家庄园。”说着加重了语气,“村里人敢怒不敢言,没有老大的势力护着,他能这样干?他敢这样干?” 老刘外甥的话使车中一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都在思考,又都在愤愤地憋着一股气。 好在面包车很快就离开了山区,进入到城郊,进入到一片集成板材搭起的厂房面前停了下来。 下了车来,齐天翔仔细观看,这种集成板材搭建的房子长约六十米,宽约十五米,总共大约有十几栋的样子,整齐地排列在平整的大院里。 “这就是老三的大企业?这不就是临时板房吗?”齐天翔压低了声音问,刘唐子笑了一下,率先走进了一个板房里,见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几十台织布机,正在生产着,枯燥的机器织布声音震耳欲聋。几个带着帽子围腰的织布女工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看了一会,刘唐子示意齐天翔走出了车间,又走进了另一个车间,也还是织布机,也还是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紧张忙碌的纺织女工。 直到从第三个车间走出来,刘唐子才站住脚步,看着齐天翔问:“怎么样?感觉。” “这就是你说的大企业,简直就是小加工厂的水平。”齐天翔说着,突然明白了什么,“都是临时的,也是为了过渡吧?” “人家可不承认是临时,人家这叫产业转移,是大战略唻!”说着话招呼齐天翔上车,很快面包车就来到一处建筑工地停了下来。只见工地上一片忙碌,几栋高楼正在施工,整个工地分为两个部分,一边在紧张地施工,而另一边却是杂草丛生,但可以看出来这块地以前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刚才咱们看的企业原来的地方,腾出这个地方就是为了这些在建的高楼。”刘唐子望着长满了杂草的空地,吁了一口气说:“阴谋一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