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风水轮流转 (第2/2页)
与完颜宗朝合兵一处的时候,完颜宗弼终于醒悟,自己原来已经变成了万人嫌,没人愿意搭理自己了。 对于金国的未来,完颜宗弼比任何人都关心,而在金国之中,最了解李墨为人的,也是跟李墨打过交道的完颜宗弼。 这世上最让人郁闷的,就是有心办事,但旁人却不肯给个机会。完颜宗弼一连两天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书房中谁也不见。吴乞买倒是没有虐待完颜宗弼,没有将完颜宗弼关进天牢,除了没有自由外,完颜宗弼的活动并不受任何限制。当然,想要对外送信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那种情况是在吴乞买留在会宁府的时候,吴乞买这一走,完颜宗弼的管制立刻便松懈了一些,除了不能出门外,书信这类东西想送出去并不难。 不管立场如何,完颜宗弼终归是女直人。安西这次大举进犯,完颜宗弼敏锐的预感到了末日的临近。这次安西势在必得,就是奔着灭金这个目的来的。而无论是吴乞买还是完颜宗朝,心里还在抱着一点点幻想,认为只要肯付出足够的代价,就可以让安西退兵,将矛头对准正陷入内战的大周。 吴乞买与完颜宗朝还抱着胜上一场,然后逼安西回到谈判桌的想法,可安西这回却是发了全力,绝对不会因为金国的服软便收兵。完颜宗弼久经战阵,自然明白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 也正是因为明白,完颜宗弼才对吴乞买分兵去迎战安东军感到不满。那安东军也就是安西的一支偏师,即便真的被其占了东京道,只要大金集中所有力量击败了安西军的主力,到最后安东军也会乖乖将吞进嘴里的东京道重新退出来。不懂取舍,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丢,倒头来必定什么都不会剩下。 对大金的未来感到担忧的完颜宗弼已经不止一次的上奏提醒吴乞买,可那些奏折无一例外不是石沉大海,叫完颜宗弼好不灰心丧气。至于完颜宗朝那边,完颜宗弼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从他不向吴乞买提出放归自己这点就可以看出,完颜宗朝不希望自己回去。与其回去做个讨人嫌,倒不如留在会宁府,至少要比回去安全一些。
当然留在会宁府也不代表完颜宗弼就会无所事事。吴乞买这一走,完颜宗弼立刻忙碌起来,终归做过大金国的二号人物,门生故旧无数,吴乞买在的时候还能镇住那帮人,可吴乞买这一走,会宁府顿时就变成了山中无老虎的状态。那些与吴乞买合谋对付完颜宗弼的元老本来就多是墙头草。如今安西大举入侵,尤其是在占了南京道以后,这帮元老就开始习惯性的谋求退路。不光是完颜宗弼不看好金国的未来,就是这帮元老,也对金国的未来并不看好。 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初都是一穷二白的苦哈哈,苦日子也就咬牙熬着,可后来跟随完颜阿骨打发迹了,荣华富贵也享受了十几年,再让他们去过苦哈哈的日子,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没人愿意放弃手中的富贵,可想要保住富贵那就必须要行动起来。为了保住富贵,他们可以毫无原则的站在吴乞买这边,同样为了保住富贵,让他们重新站在完颜宗弼这边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前提是能够保住他们的富贵,那就没什么事是他们不敢干的。 在这些元老的默许下,完颜宗弼的看管形同虚设,除了不能离开住所,完颜宗弼光邀人心,一步一步控制着会宁府。但完颜宗弼也知道顾全大局,不会在这时发难,以免让吴乞买不能专心对付入侵的安西军。 吴乞买并不知道会宁府内所发生的事情,那些曾经站在自己身边的元老现在又站在了完颜宗弼那边。若是知道,他肯定会后悔没有趁着完颜宗弼被收拾的时候立刻收拾那些元老。当初生擒了完颜宗弼,正是由于这帮元老的阻拦,吴乞买才留下完颜宗弼一命以作日后与完颜宗朝讨价还价的筹码。 可现在,这帮没节cao的元老为了保住富贵,又一次围拢到了完颜宗弼的身边。而得到了这些元老的支持,会宁府中那些完颜宗弼的旧将亲信,立刻便又恢复了往日的自由。完颜宗弼是老实待在府里不出门,但许多事情都已经被他那些手下办妥了。 还不知道后院已经火上房的吴乞买率领大军进入了中京道,他是不会进大定府的,万一完颜宗朝心生歹意怎么办?眼下虽说有安西这个外部威胁在,可谁敢保证完颜宗朝就不会趁机对吴乞买下手。 信任这东西,早在完颜宗朝拥立完颜亶为帝时就已经不存在了。吴乞买与完颜宗朝如今只是合作者,由于安西这个共同的敌人,二人才不得不联手,但必要的防范那是肯定不会少了。 吴乞买的大军屯扎在了七金山下,当然完颜宗朝也是肯定不会去了,原因同上,一切都是安全起见,完颜宗朝同样也不放心吴乞买。 两军联合,总不能双方首脑连个面都不见吧。待到两家商议稳妥之后,完颜宗朝与吴乞买各带二百人在大定府至七金山这段路的中央位置,见了面。 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吴乞买与完颜宗朝相对而坐。二人并不是头一回见面,但像现在这样见面却是头一回。昔日见面那是君臣,完颜宗朝需行臣下之礼,可如今完颜宗朝所代表的是完颜亶,他与吴乞买的关系也就成了对等。 不管是吴乞买还是完颜宗朝,都有些不习惯眼前的情况。不过大敌当前,为了应付安西的入侵,再不习惯也只能先摆到一边,把正事忙完了再计较其他。相比起吴乞买,完颜宗朝对安西最近的动向要了解的更多,吴乞买也从完颜宗朝的口中得知,如今的安西军大举进犯,眼下已经打到了北安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