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贤婿_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意南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意南侵 (第2/2页)

年大计着想,这道命令并没错。但问题是宗望你忽略了士兵的情绪。我大金的士卒之所以骁勇善战,除了本性使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战过后收获颇丰。但此次俘获耶律定,所得战利却极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士兵聚众从民间掠财的肯定原因。宗望,这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阻止的,那些士兵得不到他们所想要的战利,迟早会对你生出不满。”

    “……宗翰,那你的意见是什么?”完颜宗望沉默了片刻,问道。

    “耶律定仅凭南京道抵抗我大金数年,南京道的财富早已被其挥霍一空,想要从民间掠财,不仅无法满足士兵的希望,更会让我大金在南京道尽失。我的意见就是不必把目光全放在南京道内,而是另寻财路方为上策。”

    “另寻财路?西京道倒是有钱,可安西军手上尚有三万女直战俘,若是此时攻打西京道,那李墨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我当然不是来鼓动你与我一起去找安西李墨的麻烦,我是想要邀你与我一同出兵南下。眼下安西李墨被耶律大石拖在了西北,这东边肯定是已守为主,我们出兵南下,也不必太过深入,只要打下几座州县,那就可以平复士兵的不满情绪。”

    “……只是我大金与大周结盟没过一年,此时攻打大周……”

    “不是攻打大周,而是协助盟友攻击河北。”完颜宗翰闻言强调道。

    这下完颜宗望明白了,对啊!河北此时正与大周交战,作为大周的盟友,完全有义务来帮助盟友摆平河北。

    完颜宗望本来就在头疼如何安抚麾下士兵因为没有捞到战利品而生出的不满情绪,完颜宗翰的提议正好就解决了完颜宗望的难题。他们不是在攻打大周,而是在帮着盟友大周对付大周的敌人。

    在未得到大周允许的情况下,金国中路军与东路军合兵一处,杀奔了河北雄州。河北上下正集中力量对付大周的官军,之前因为南京道的存在,在双方势力的交界处都未投放重兵。而南京道被破之后,河北也想要抽调兵力防止金兵有可能的南下,只是没想到金兵的动作如此迅速,抽调的兵力尚未抵达,金兵已经杀到了。

    雄州瓦桥关被金兵一战而定,自此河北门户大开,金兵如潮水般涌入河北四处劫掠。在连续攻破莫州、瀛洲之后,金兵转向西进,直奔真定府杀来。

    得知金兵杀入河北,齐王柴英是真的慌了神,原本对付大周就已经有些吃力,现在再加上一个金国,柴英吃不消了。可好在他知道自己眼下已无退路,无论是落到谁手里,他的下场都不会好。三弟柴慎已经兵败**,而二弟柴勇也在不久前传来暴毙的消息。投降大周,结果恐怕也是一个暴毙而亡。而投降大金,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中刚一露头就被柴英否决了。

    因为李墨早年间的宣传,金国是怎样对待战俘的事情早已深入人心,单是一条金人喜yin敌酋妻女的习惯就已经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柴英无法接受。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若是连妻女都不能保全,实在愧对了这副男儿身。柴英虽然平时有些优柔寡断,但在此时却显得很男人。

    而随着柴英的态度坚定,河北上下也抱定了决一死战的想法。金兵过境,雄州、莫州、瀛洲深受其害,虽还不敢说白骨累累,千里无人烟,但真实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了。犹如蝗虫过境,女子被抢走,男子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些侥幸未死的老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坐在被烧焦的家门前哀哀痛哭。

    三州的惨状激起了民愤,更让远在西夏沙洲与耶律大石作战的李墨暴怒。

    “明日决战,耶律大石生死不论!”李墨沉声对帐中众将下令道。

    之前李墨与耶律大石互有胜负,这世上本来就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只不过李墨吃亏的时候少,占便宜的时候多罢了。但现在,情势危急,已经不容李墨继续与耶律大石比拼耐性了。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合该你耶律大石倒霉,好好的西辽王不做偏要跑来找事,那就别走了,想复国不可能,但让你长眠在故国的土地上,那还是可以办到的。

    随军到此的许贯忠也知道李墨此时听不进人劝,而且他对安西军彻底解决耶律大石也没什么怀疑。别看耶律大石好似与安西军打了个平手,但实际上这还是安西军手下留情的结果。

    替李墨主持西京道多年,当初的书生意气早已消失不见,已经完全成熟起来的许贯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更多会从大局着手。安西与大周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他许贯忠作为李墨身边第一谋主,将来若是落到大周的手上,肯定不会有好下场。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李墨既然不是夺了大周的地盘自立,那为何就不能有与大周争夺天下的资格。

    不光是许贯忠,那些追随李墨为安西军效命的人们,其实大多数人都与许贯忠的想法一致。谁没个封侯拜将的念想,而这个念想大周给不了他们,他们也不打算通过卖主来求荣,那就唯有拥立李墨来达到目的。

    想要争夺天下,首争民心,其次才是双方实力的比拼。要论实力,包括许贯忠在内,并不觉得大周的官军能胜过安西军。而这民心就不好说了,大周天子虽然这几年光顾着打仗,聚敛民财充作军费,但百姓尚未到山穷水尽,民不聊生的地步。大周的百姓虽然对天子有诸多不满,但还没严重到想要抛弃天子。这大周,还是柴家的天下。

    早在耶律定兵败被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墨就与许贯忠、朱武等谋主考虑到金兵南下的可能,也定下了数个应对方案,但不管是哪个方案的执行,前提都是先灭掉耶律大石,解决安西军自身的后患以后才会回军东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