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贤婿_第三百五十四章 有敌西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有敌西来 (第2/2页)

誓言这东西李墨虽然不太当回事,但能不违背李墨还是不想违背。不能动大周,那就只能打大周邻居的主意。北方的大金国、大辽国其实都是李墨那口锅里的rou,如今耶律大石想要跑来分rou,李墨怎么肯答应。

    哪来回哪去!少来老子这边找便宜!

    目标明确了,剩下的事情自然就好办。干什么?打呗!不打败耶律大石,估计他也不肯老老实实回去。正好眼下大金国忙着收拾耶律定,金兀术又被自己刚刚击败,为了自己手上的三万女直战俘,估计他也不敢在这时候找自己麻烦。就是不识好歹李墨也不怕,在决定出兵与耶律大石一战的同时,他已经下令发布******,征召预备役入营训练,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负责监视金国的岳飞手上就能增加到十万人马。

    李墨是很看重战争潜力这回事的,三十万常备军是平时就要准备好的,而预备役则是李墨所控制范围内所有适龄男子都必须参加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日后会出现兵力不足这种情况。

    北人好武成分,官府若是任其发展,对地方治安将是很大的考验,但由官府牵头以后,那些浑身精力无处发泄的惹祸精算是找到事做了。这不仅让地方的治安得到改善,而且也让李墨达到了藏兵于民的目的。

    预备役的战力自然是无法跟常备军相提并论,但守守城这类事情,他们还是能够胜任的。有他们负责守城,那原先负责守城的常备军自然也就能抽调出一部分投入战场。

    九万安西军与耶律大石的七万东征军在西夏的瓜州城下遭遇,从耶律大石的进军路线就可以看出这家伙此次居心不良。要是真想要复国,他完全可以直接杀进大金国控制的上京道进入复国计划,可他偏偏要绕道跑来攻打并没有多少契丹人的西夏,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他不是为了复国,就是为了解决李墨这个日后他抢夺辽国正统的绊脚石。

    耶律定在耶律大石眼中无足轻重,皇室的血脉并未给耶律大石带来多少好处,反倒蒙受了更多的磨难,所以对天祚帝那一支的族人,耶律大石并没有多少好感。至于拥护耶律定为帝这种事,耶律大石更是想都没想过。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都是皇室血脉,凭什么就非得你那一支能出皇帝。

    在西辽,耶律大石是皇帝,是九五之尊,但回来复国却让耶律大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别说耶律大石不答应,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大将也不会答应。

    双方的意见分歧太大,根本就没有办法谈得拢。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事情就是一个打,谁把谁打趴下了听谁的。

    早在耶律大石率军攻入西夏之前,吕将就命史文恭、杜等人对瓜州以西进行了坚壁清野,耶律大石率军东征,路途遥远,虽然在龟兹、高昌等地获得了一些补给,但七万大军的日常消耗,还是让耶律大石感到有些吃不消。

    好不容易进入了西夏,到了敌人的地盘,耶律大石原本还指望能够获得一些物资的补充,只是没想到那些天杀的西夏人竟然跟自己玩起了坚壁清野,不说粮食收集不上来,就是有限的水源都被人污染,这些日子大军的士气低迷,让耶律大石看了好不心急。

    李墨的安西军出现,耶律大石不惊反喜。虽然事先他也命人收集了有关安西军的战绩,可受辽强汉弱影响颇深的耶律大石却固执的认为那些战绩是夸大其词。也正是因为这份轻敌,在第一次与安西军交锋的时候,耶律大石吃了一个大亏。

    那长的有些过分的骑枪,那排列成墙的陌刀兵,还有那射程惊人,多如飞蝗的箭阵,直接让耶律大石投入战场的一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耶律大石直到这时才明白自己之前错的有多么离谱。

    这次出兵,耶律大石与金国在私底下并没有任何勾当,但人言可畏啊,在有心人的宣传下,耶律大石纵是长了一百张嘴去解释自己没有和金人勾结,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相比起耶律大石这位过气的英雄,如今的辽人更加容易接受李墨这个娶了辽国公主的汉人。

    吃了亏的耶律大石痛定思痛,立刻调整战略,一方面退兵至沙洲,一方面派人游说西域各国,希望他们可以出兵相助。通过这次交锋,耶律大石已经清醒认识到仅凭自己如今手上的六万人马,恐怕不是安西军的对手,唯有拉拢更多的盟友,才有战胜安西军的可能。

    只不过耶律大石在建立西辽的时候行事太过张扬,得罪的人太多,尤其是有关信仰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耶律大石的西辽与塞尔柱突厥国的敌对。

    信仰问题是很难处理的,尤其是那些拥有激进思想的宗教信仰,那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消灭异教徒!最直白的宣战口号。

    耶律大石也知道想要找拥有不同信仰的塞尔柱突厥国帮忙不现实,所以他的目标是那些位于他的西辽与西夏之间的那些小国,比如龟兹、高昌等等。

    财帛动人心!为了让龟兹、高昌等国出兵,耶律大石许下了重利,承诺只要击败安西军了安西军,他可以将西夏分给各国,他是不占一城一池。而在厚利面前,龟兹、高昌等小国纷纷动心了,巨大的回报让他们忽略了出兵所带来的风险,三万东拼西凑出来的各国联军抵达了沙洲。

    而在获得了各国联军的指挥权后,耶律大石又将目标放到了与西夏接壤的吐蕃以及回纥身上,希望能够说服他们的加盟。各国联军是什么货色耶律大石心里明白,那就是负责摇旗呐喊的,上阵杀敌最好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而吐蕃与回纥是什么货色,耶律大石也是心知肚明。只有这两个帮手的加盟,耶律大石才有信心能够战胜安西军。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