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姗姗来迟扑天雕 (第2/2页)
地人认同。而随着辽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称病将手中大权交给了李墨,李墨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辽国的掌门人,更被人暗中称为西辽王。至于南京道的正牌辽帝耶律定,也就成为了东辽王。 王府位于城中央,林冲一行人因为事先已经得过关照,所以在稍稍安顿之后便得到了李墨的接见。 “林将军,徐将军,一路辛苦了。”李墨笑容满面的对林冲、徐宁说道。猛将对李墨来说是绝对不会嫌多的。自家与大周如今势同水火,虽然还没有公开敌对,但以李墨对胖子的了解,那死胖子跟自己刀兵相向也没多久了。这时林冲、徐宁来投,那就意味着己方又多了两个可用之人,而死胖子那边又少了两个可用之人,此消彼长。哪怕林冲、徐宁不想与大周交兵,李墨也可以让林、徐二人去将与金兵交战的人马调换过来。 “林冲、徐宁不识时务,还请主公不计前嫌,容纳我二人。”林冲、徐宁齐声对李墨说道。 “两位将军言重了,这里同样也是汉家江山。你二人来投,我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见怪。你二人放心,若是不愿与大周交兵,我可安排你二人前往丰州,与金人好好亲近亲近。” “……多谢主公体谅,我二人听从主公安排。”林冲、徐宁对望一眼,再次齐声说道。 在与李墨见面之前,林冲、徐宁的心里还真是有点担心,可在见到李墨之后,二人知道自己先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李墨的大度让林、徐二人再次坚定了自己当初决定来投的信心。 以林冲、徐宁的资历,独领一军那是完全没有问题。李墨也是这样安排的,同样也为了服众,李墨给了林冲、徐宁两支新军,与之前来投的岳飞,杜壆等人的待遇相同。 不过相比起林冲、徐宁,李应的心里就有点忐忑了。他虽在江湖上闯出了一个扑天雕的绰号,但实际上比起林冲、徐宁那是远远不如。论起带兵打仗,人家林冲、徐宁是科班出身,而他李应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在来的路上李应也曾向林冲、徐宁讨教过带兵之事,但在李应看来,自己最好的安排,估计也就是一员副将,又或者是与祝彪、扈成类似的安排。
“扑天雕,来的何其迟也。”李墨安抚完了林冲、徐宁之后,笑着对李应说道。 “小人当初不识时务……”李应闻言赶忙说道,只是不等他把话说完,李墨已经摆手打断了李应的话,“哎~过去的事情莫要再提,咱们还是要把眼光放在以后。你今日既然来了,那我自不会亏待与你。林冲、徐宁有带兵经验,所以他们的事情好安排。只是对你,我尚有些疑虑,不知你愿意做些什么?” “小人愿为主公马前一卒。” “呵呵……让你扑天雕做我的马前卒,岂不是叫人说我无有识人之明?既然你有意从军,那我就先任命你为一副将,在大同府休息几日之后就上任。” “多谢主公,只是不知主公让小人跟随林将军还是徐将军?” “都不是,我有意让你去耽罗岛驻军栾廷玉那里。” “小人妄言了。” “唉~我这里不是一言堂,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只要说的在理,我一般都会听。”李墨再次摆摆手说道。 心事放下,李应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虽然自己的兄弟杜兴不跟自己在一起了,但对李墨的安排,李应并无任何异议。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家兄弟杜兴不是个上阵的材料,反倒与扈成差不多,对财货之事很是擅长。李墨安排杜兴负责一条商路,对杜兴来说也算是是人尽其用。 新人来投,自然需要大摆酒宴庆祝一下。林冲、徐宁与李墨手下那些将领也不陌生,双方在酒席宴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相比之下,李应、杜兴那一桌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李兄弟,介意我过来坐坐吗?”朱武笑着走到李应面前说道。 “朱军师请坐。”李应赶忙答道。这朱武是李墨的心腹之人,地位不低,他主动过来说话,李应自然不会拒绝。 “早就听主公提到过李兄弟,只是一直无缘一见,今日得见,朱武三生有幸。”朱武笑着对李应说道。 “军师言重了,李应不过微末小人,当日不识时务……” “李兄弟,主公都不在意过去之事,你又何必总是念念不忘。听说主公有意安排你去栾将军手下担任副将?” “正是。” “那你可知主公如此安排的用意?” “呃……还望军师指点。” “栾将军追随主公多年,一直任劳任怨,主公对栾将军感觉亏欠颇多,所以一直想要补偿栾将军。只是耽罗岛对主公来说关系重大,非是亲信不可相托。这次安排李兄弟你去担任栾将军副将,一方面是看中李兄弟,将兄弟你是为可托大事的心腹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你在日后接栾将军的班,好让主公将栾将军调离出来。” “军师,耽罗岛对主公真的有大用?”李应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的问道。 “呵呵……你莫不信,耽罗岛上不仅仅有一座优良的马场,更是大周、朝鲜、日本的中转站,谁控制了耽罗岛,谁就占据了这三方势力的主动权。你是自家人,有些话我也不必瞒你,对将来的天下大势,你也应该有些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以主公的雄才大略,这天下何人是主公的对手?” “莫非主公有意问鼎?” “呵呵……”朱武笑而不语。 李应见状一愣,随即笑道:“我这不是糊涂了嘛,怎么尽说些废话。军师,不知对李应之后的安排可有什么建议?” “方才所言,前半是主公让我代为转述,而后半则是我自己所想。我个人建议,李兄弟不必着急上任,倒不如先去武学院旁听一段时间再起程不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