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合纵 (第1/2页)
河北真定府 齐王柴英愁眉苦脸的坐在书房看着自己的心腹谋士房学度和李天锡,希望这二人能够给自己出个主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当耶律宁带来金国使臣抵达京城的消息后,柴英就立刻意识到自己那个兄弟这是准备对自己下手了。若是三王之乱初,柴英还不会像现在这样焦急,可如今他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虽没有了叫他害怕的李墨跟秦八郎,但如今大周朝廷的力量也足以解决自己。 耶律宁说他是从李墨那里过来,可柴英又怎么敢相信李墨。毕竟之前他曾经跟朝廷联手想要算计李墨,以己度人,柴英才不相信李墨是那么大度的一个人。虽然在房学度的牵线下三家结成了一个同盟,但比起对秦八郎的提防,柴英对李墨的提防之心更重。 现在朝廷准备对自己动手了,柴英隐隐感到了自己的大限将至,放眼望去,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容身之所。 “二位军师,你们倒是说话呀。”柴英见房学度、李天锡沉默不语,忍不住开口催促道。 “王爷休要急躁,我大齐如今虽兵微将寡,但也非是任人宰割,那大周朝廷想要动兵,谁胜谁负尚未可知。”房学度缓声对柴英说道。 房学度的沉稳让柴英稍稍冷静了一些,而李天锡也在一旁缓声劝道:“王爷,虽说仅凭我大齐一家难以抵挡大周朝廷,但唇亡齿寒,微臣相信无论是安西还是安东,都不会就此事袖手旁观。” “为何如此肯定?”柴英闻言问道。 “王爷请看。”李天锡边说边走到书房墙壁上所悬挂的一副地图前,伸手一指地图上的河北对柴英说道:“我大齐位于安西、安东两大势力之间,所起的作用就是联系两家势力的桥梁,相信无论是安西还是安东,都不会希望将河北之地控制在大周朝廷的手中。之前安西、安东两家之所以与我大齐结盟,目的也是维系这条沟通东西的桥梁。” “可若是安西、安东被大周朝廷收买……”柴英担忧的说道。 “那是不可能的。安西、安东虽未竖起反旗,但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大周朝廷的眼中钉,rou中刺,不管是安西还是安东,肯定明白一旦朝廷消灭了我大齐,下一个目标肯定就会是他们。”李天锡十分肯定的答道。 “王爷,天锡说的很有道理。大周朝廷之所以有意想与金国结盟,依微臣估计,应该还是想要借金国之手拖住安西和安东,那样一来他才好对我大齐动兵。可安西、安东同样能人辈出,不会看不出朝廷的意图。眼下的情况,就是大周欲与金国结盟,而我们则要想办法与安东、安西结盟。” “……那需要我派出使臣吗?” “暂时不需要,眼下我们只要与辽国结盟即可。那耶律宁来时已经说的很清楚,安西、安东如今不适合出兵相助,毕竟他们并未公开独立。而且我大齐若是引入安东、安西的人马,这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依靠自家的兵马比较合适。” “只是如今我大齐人马不多,如何凭一己之力抵抗朝廷?” “王爷,眼下我大齐的确人马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齐地无有人马,只要王爷肯,相信那些三山五岳的英雄好汉一定会争相来投。” 被房学度这么一说,柴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起兵反周以来,柴英由于自己不喜欢那些占山为王的草寇,所以对于治下那些山大王并未派人招揽,而是通过募兵的方式增加手下的人马。而现在房学度提起了那些山大王,很明显是希望柴英可以允许他获得封官授爵的权力,从而将那些盘踞在各个山头的人马收归己用。 若是起兵之初,柴英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房学度的这个提议,但眼下,正所谓病急乱投医,虽然心里还是有点不愿意,但也只能姑且一试。毕竟增强自身的实力才是最要紧的,个人的好恶也只能先摆到一边。 得到了齐王授权的房学度立刻动身,前往河北各个山头招揽人马。眼下的大周,除了齐地以外,其他地方通过占山为王讨生活的人已经没有多少了。在李墨、秦八郎相继离开以后,朝廷的官军并未停止对草寇的征剿,尤其是江南一带,为了防止摩尼教的死灰复燃,没有随李墨离开的王禀、武松带着地方官军几乎将江南的匪xue一扫而空,等到虎贲军坐镇江南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成气候的贼寇给辛从忠那帮人打时间。 居安思危,还在河北一地讨生活的山大王们必须要为自己以及手下找到一条生路。而房学度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洗白的可能。虽说齐王的势力弱了点,可在别无选择的前提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接受齐王的招安。 虽然每个山头的人马并不是很多,少的三五百,多的一两千,但在积少成多之后,当房学度结束这次招安之行以后,聚拢到手下的人马已经有了两万余人。而且房学度这次招安也不是是个人就要,那些平日里劣迹斑斑的山头,在房学度收得了这两万多人以后,立马就成为了这两万多人的投名状。房学度可不相信日后那些被征剿的山头摇身一变成为朝廷攻打齐地的炮灰。 英雄起于草莽!除了为自家平添了两万人马,数名战将的加入也缓解了齐王手下重文轻武的现状。狄雷、冷宁、牛庚三人中狄雷武艺最高,但冷宁、牛庚的性情最得房学度欣赏。 带着新收的人马回到真定府,柴英喜出望外,眼下他最缺的就是兵马,虽然心里还是有些看不上那些出身草寇的武夫,但表面上柴英还是不会叫人瞧出丝毫的端倪,厚赏了那些接受招安的英雄好汉。 …… 齐王柴英在紧锣密鼓的做着战前的准备,与耶律宁的谈判也达成了一致,两家约定,只要安西、安东出兵牵制住金国的人马,辽国就会派大将郭药师率部前来助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