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招揽 (第2/2页)
早在岳飞率军北伐之前,岳飞曾经向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建议立储,可当时的赵构膝下并没有子嗣,而且赵构当时也年轻,三十来岁的年轻正是打拼事业的好时候,要孩子对赵构来讲并不着急。 可岳飞不会说话的问题就在这时暴露出来了,赵构没孩子不要紧,建议从宗室子弟里挑选出一人。立储这事本来就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可岳飞不仅说了,而且说得还很深入,闹到最后搞得君臣是不欢而散。 而之后岳飞就率军北伐,高宗赵构虽然对岳飞妄言立储之事感到不满,但北伐之初,对岳飞还是很器重的,要不然也不可能让岳飞领军挂帅。可等到岳飞喊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帝的口号以后。高宗心里就不能不犯嘀咕了。 他是宋徽宗第九子,按道理来说皇位轮不到他。只是因为当时金兵把赵氏的皇室成员尽数掠去了番邦,赵构后来逃回来了,这才做了皇帝,建立了南宋。 岳飞要直搞黄龙,赵构没意见。可你要迎回二帝?你想干嘛?就因为我不同意立储的事你就准备找个听话的来取代我吗? 功高某过救驾,罪极不过谋朝。为了自己屁股底下的皇位,高宗是不可能允许当时手握重兵的岳飞干出另立新帝这种事的,哪怕是有这种可能都不允许。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了朝廷。 当时岳飞如果聪明,想明白原本一向倚重自己的皇帝为何突然态度大变,那上一道请罪的折子,和高宗皇帝把话说清楚,那保住性命应该还是问题不大的,毕竟岳飞对高宗来说是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可问题就是岳飞觉得自己没错,他觉得委屈,那到最后可不就叫人给弄死了嘛。 如今的岳飞自然不太可能会和历史上那个岳飞的结局一样了,至少历史上的那个岳飞没来过朝鲜半岛。对于岳飞这个人,李墨还是想要招揽过去的,毕竟能力摆在那里,独当一面完全没问题。 可想要招揽岳飞也不是想想就能办到的。岳飞不是卢俊义,更不是高宠,他所坚持的信念更加坚定,对朝廷的忠心也更加深厚。从宗泽那里可以知道官方对封李墨为安西大都护一事的态度,而从史文恭那里,岳飞又能知道李墨这个安西大都护究竟是怎么来的。可即便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并没有叫岳飞有任何弃柴投李的想法。
这是个即便撞了南墙也不大可能会回头的男人!不过现下他遇上了麻烦,李墨被封为了安西大都护,而秦八郎则被封为了安东大都护。李墨在安西,跟岳飞站不上边。可问题是秦八郎的安东大都护府就是朝鲜半岛,这样一来,岳飞的处境就尴尬了。 岳飞能够成为独领一军的大将,那是托了李墨当初的推荐。与秦八郎的关系不大,而现在秦八郎成了安东大都护,这朝鲜半岛的兵权也就尽归秦八郎之手。愿意追随秦八郎来此的常胜军中肯定尽是秦八郎的亲信,等秦八郎的常胜军抵达了朝鲜半岛,岳飞即便还能留在军中,但受重用的程度势必受到影响。毕竟秦八郎手底下有的是亲信大将,岳飞这样的新手是争不过那些老资格的。 可让岳飞率兵重归大周军方序列也不太可能。龙骧四将的遭遇已经给岳飞提了个醒,只不过是与李墨合作过一段时间的龙骧四将都是被闲置的命,那自己回去又能得到什么满意的安排。 岳飞是不太懂说话的技巧,可这不代表他是个笨蛋啊。在弄清楚前因后果以后,他忽然现自己若是还想要独立领军,那最好的去处就是李墨那里,至少在那里自己依然可以收到重用,可以为保护大周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龙骧四将前车之鉴,已经让岳飞对如今的大周朝廷不报什么希望了,而想要保境安民的愿望似乎也只有通过投靠李墨才能得以实现。不是岳飞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而是对新到任的安东大都护秦八郎没什么信心。 在岳飞眼里,李墨出走情有可原,不走那就只能任朝廷摆布。若是李墨真有不臣之心,那岳飞会选择站在朝廷这边,可问题是李墨没有反叛朝廷的举动,而是朝廷先下手为强,当今圣上是为了排除异己才对李墨下的手。这就让岳飞心里的那杆天平不由自主的往李墨这边倒了。 但秦八郎所做的事就让岳飞感到不解了,相比起李墨,秦八郎在朝中的地位更加根深蒂固,两朝元老,只因为担心会遭到朝廷的迫害就先下手为强,这与朝廷因为莫须有的担心而抢先对李墨动手又有什么区别。 李墨在岳飞眼里是受了委屈的忠臣,哪怕李墨如今是名为周臣,实则是自立为王,而秦八郎在岳飞眼里就是实实在在的2臣。在李墨手下做事岳飞还能接受,毕竟李墨所控制的西京道没少找金兵麻烦,可对秦八郎,岳飞却没有那个信心。 只是岳飞如今虽然有心去投奔李墨,但眼下却缺少一个推荐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感到烦劳的原因。上杆子去毛遂自荐,岳飞的性格干不出来这事。 “父亲,史将军来了。”门外传来一声禀报。 “快请。”岳飞闻言连忙吩咐道。 自从卢俊义、高宠离开以后,就属史文恭与岳飞来往的最多,二人联手对付来找茬的金兵也不是一次两次。尤其是在用兵方面,岳飞好用正,史文恭好用奇,二人联手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 “文恭今日前来可有要事?”岳飞等史文恭坐下后就问道。二人平时私交不错,岳飞也就没和史文恭客套。史文恭也了解岳飞的性情,闻言笑道:“两件事,一件是替我主送封信与鹏举,另一件则是来跟鹏举辞行。” “……你也要走了吗?”岳飞手拿史文恭递过来的信,望着史文恭问道。 “鹏举先看信,等看完了咱们再说。”史文恭笑着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