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旨 (第2/2页)
里给敌人眉来眼去。不光是鲁达,帐中众人此时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除了那些已经决定追随李墨的人,尚未拿定主意的卢俊义、关胜等人此时的脸色也很不好看,原本还打算保持中立的心不由得也开始产生了动摇,就这么一个皇帝,真的有拼死去保的必要吗? “别烦恼这事了,眼下还有一桩大事需要我们决定。”李墨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后才说道:“现在圣旨已下,你们是准备遵旨入蜀,还是抗旨继续留在江南?” 李墨的话让众人不由陷入了沉思,即便心里对京城那位有再多的不满,可那位终归是皇帝,圣旨一下,他们需要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遵从,要么抗旨。可让他们放弃彻底解决摩尼教的机会转而入蜀与蜀王柴慎交战,大部分人的心里都不大乐意。 “大人觉得呢?”林冲这一问算是问出了众人的心声,众人齐刷刷的望向了李墨。 “……我这个人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李墨缓缓的说道。 听到李墨这话,众人心里都是一喜,高宠等人是庆幸自己没有跟错人,而卢俊义等人此时却是又在心里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去留。只有错过李墨与众人摊牌的王禀以及武松二人用一种敬佩的目光看着李墨。 毕竟抗旨这种事还真没有几个人敢干。 天塌下来有高个顶,作为老大,李墨都不怕,高宠这些做手下的自然更不怕。不过打定了主意准备要抗旨,那也不是说就要公开跟皇帝叫板。既然皇帝能下这道混账旨意,那就说明方嫣然那个女人在皇帝的身边起了极重要的作用。李墨这边的意图从此时开始对朝廷就要有所保留。 化不利为有利,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既然方嫣然能撺掇皇帝为了美人不要江山,那李墨将计就计也就无可厚非。相信有方嫣然在,皇帝命李墨率军入蜀的消息想必摩尼教也是会知晓的,而这对李墨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杭州是摩尼教苦心经营的重镇,防守严密,兵马众多,若是强攻必定损失不小,毕竟困兽犹斗,所爆发出的战斗力绝不容人小觑。李墨不希望自家的人马损失过大,哪怕能少死一人,对他来说都是值得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就是李墨与众人商议过后定下的计策。表面上让人率军前往巴蜀,而实际上主力却隐藏在暗处,只等杭州摩尼教放松警惕,就是李墨率军打出致命一击之时。 攻城战对攻城一方来说最麻烦的城墙,只要失去了城墙的掩护,李墨不觉得方鼎的摩尼教能够阻挡自己的兵锋。 粱师成回京复命去了,只不过这次回去粱师成在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下回说什么也要想办法不来了。那种被人用吃人的目光盯着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也得亏粱师成还算是胆子大的,若是稍微胆子小点了,非被李墨手下那些虎将给吓出个好歹来。 等到粱师成离开以后,李墨手下的官军也开始了行动,而官军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有摩尼教招揽的眼线时刻关注着。对那些以前是江湖好汉,现如今变成非专业斥候的人,能看出官军内的变化才怪。他们只知道盯着官军的动向,但却对官军中的人员变化并未察觉,只要官军的人数不少,他们就不会觉得异常。 可他们哪里知道,官军每次路过一处民壮乡勇的营地,就有一批正规军留下,等到官军主力向西离开了两浙路以后,这些负责监视官军动向的斥候立刻欢天喜地的赶回杭州去了。而他们这一走,谛听营的人才算是松了口气。 强中自有强中手!相比起摩尼教临时挑选出来的斥候,谛听营才算是斥候界的老元良,若不是这次李墨下令放松警戒,这批摩尼教的斥候想要全身而退几乎就是不可能。 摩尼教的斥候才一走,李墨就已经知道了此事。而在瞒过了摩尼教的斥候以后,李墨立刻返回了德清县。而等李墨回到德清县的时候,他之前通过各个营地所留下的军中精锐此时也差不多都到齐了。 作为官军幌子的民壮乡勇队伍正在大张旗鼓的吸引着摩尼教的注意,而作为官军主力的正规军此时则是分批向着杭州城的附近活动,只等抵达预定地点,李墨一声令下,就会对杭州发动总攻。 现如今可不比后世那样信息发达,飞鸽传书这种在后世几乎不用的通讯手段,搁现在那就是划时代的。再加上有谛听营的斥候全力配合,当李墨手下各军抵达杭州城外四门附近时,杭州城内的人并不知道此时城外有官军已经兵临城下。 在收到方嫣然使人送回的消息时,方鼎等摩尼教的首脑人物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可等自家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汇报说官军真的离开以后,方鼎就是不想相信都不成了。虽然方鼎曾经提议要出兵去抄官军的后路,可却被以方晴为首的众人拦下。 那李墨手下的官军皆是虎狼之辈,原本就因为圣旨的缘故走的不情不愿,若是此时主动去惹事,岂不是给了人家抗旨不遵的借口。眼下摩尼教实力不够,兵卒战力不强,远不是官军的对手。 好不容易才把瘟神给送走了,这时候去招惹岂不是多此一举? 方鼎被劝住了,只是心有不甘。不过除了方鼎以外,杭州城内大多数还是松了口气。主要还是李墨前段时间表现的太强势,宁王那么大的势力说灭就灭了,摩尼教上下的确担心会扛不住李墨的进攻。而现在李墨率军走了,心头压得那块大石头被搬开,从算是叫众人感觉身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只是老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紧张的状态一放松下来,再想要恢复紧张状态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 杭州城的摩尼教松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