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猛将的作用 (第2/2页)
佼佼者,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勇将,但光论武力的话,他远远不是高宠的对手。只这一枪,完颜宗弼就经历了与完颜翰鲁同样的遭遇,手中刀飞了,双手虎口震裂。 完颜宗弼心中大骇,也顾不得去救自己的爱将了,拨马就走。可高宠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送上门来的完颜宗弼,当即就要催马去追。却不想撼答鲁此时拦住了高宠的去路,举起狼牙棒不顾一切的砸向高宠。 该死的以命换命,高宠不得不先解决眼前碍事的撼答鲁,可等终于一枪刺穿撼答鲁的心窝,尸到底以后,再想要找完颜宗弼又上哪去找? 完颜宗弼受伤落荒而逃,丰州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趁你病,要你命,随着李墨一声令下,丰州军起了总攻。而高宠在找不到完颜宗弼的踪迹以后,不由大怒,单人独骑杀入了金人的中军,斩将是没指望了,那就只剩下夺旗。 随着还在抵抗丰州军攻击的金兵眼睁睁的看着中军大旗被点燃,士气顿时大减,原本还拼死作战的金兵大多数立刻开始溃败,即便还有人在抵抗,可也随即就被丰州军如潮的攻势给淹没,翻不起任何的浪花。 两万对三万,金兵主将完颜宗弼负伤而逃,导致三万金兵大败,丰州军趁势掩杀,大破金兵。得胜之后,李墨并未让军队立刻休整,而是打算带兵立刻杀向大同府。完颜宗弼在率兵与丰州军作战前留下一支人马负责监视大同府动静,这时候赶过去说不定还能截住那支金兵,保不齐逃走的完颜宗弼也在那支金兵之中。 高宠虽已经立下了大功,但这份功劳却不是那么完美,所以在听说完颜宗弼有可能在大同府外那支金兵之中,当即就向李墨请战。李墨也不推辞,下令兵分两路,一路随自己去大同府,还有一路则是沿着金兵进入西京道的路线去收复失地。 孙安接了后一个任务,带着骑兵匆匆离去,李墨则带着高宠与何元庆前往大同府,至于打扫战场,看押俘虏的事情,李墨则交给了手下主要是步兵的卞祥来办。
众人一路上马不停蹄,当他们赶到大同府城外的时候,就见一座金人营寨寨门紧闭,寨内的金兵严阵以待。李墨一看事情有异,并未下令马上起进攻,而是命人前去大同府询问情况。 大同府内的耶律雅里等人当得知完颜宗弼大败的消息以后不由欢呼雀跃,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所有人都感到一阵轻松。听说李墨此时已经率军到了大同府外,正带人围住金兵的营寨。耶律雅里等人当即就坐不住了,留下负责守城的兵丁,他们这帮人也随着李墨的使者一同到了城外。 耶律雅里等人见到李墨的时候,李墨正在与人会面,而那人的服饰装扮,一看就是金人。耶律雅里等人几乎条件反射似的抽出了刀,引得带他们过来的何元庆当即就瞪了眼。何元庆以前一直就是李墨身边的亲军统领,负责的就是李墨的安全。耶律雅里这帮人当着自己的面就拔刀,分明就是想给自己上眼药,当即一声招呼,守在四周的亲兵当即就把耶律雅里等人给围了起来,手中的弩箭也指向了耶律雅里等人。 “何将军,你这是何意?”耶律雅里没想到何元庆会突然翻脸,连忙吃惊的问道。 “耶律雅里,来大同府的时间长了,连丰州军的规矩都忘了吗?”何元庆怒声喝道。 被何元庆这么一喝问,耶律雅里才猛然想起了丰州军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在面见李墨的时候不许带刀。 “忘了,忘了,事情太多。”耶律雅里讪讪一笑,边解释边将随身佩刀解下交给了何庆元带来的亲兵。见耶律雅里都主动交了刀,剩余的人也不敢抱怨,纷纷交出了刀。何元庆见状这才放过了眼前这些人。 见李墨那边似乎还没有谈完,耶律雅里并没有马上凑过去,而是凑到何元庆的身边问道:“何将军,咱们丰州军真的打胜了?” “那还有假?完颜宗弼已经逃了,可惜他没有直接逃回这里,只能便宜那个孙安了。”何元庆有些遗憾的说道。 “那,那个金人又是怎么回事?”耶律雅里又问道。 “完颜宗弼不是跑了吗?他留在大同府外的那支金兵就没人管了,现在被我们给堵住了退路,所以派来了使者,我估计是来投降的。对了,你们不在大同府里待着,跑这来做什么?”何元庆纳闷的问道。 “这不是咱们大获全胜了嘛,我们当然要过来见见大人。哎,跟咱们说说到底是打赢的?”耶律雅里笑着说道。 “哦……要说起这个呀……” 还没等何元庆跟耶律雅里等人摆起龙门阵,李墨那边已经说完了。就见金人使者向李墨大礼参拜,看样子明显是接受了李墨的条件。不接受也不成,完颜宗弼留在大同府外的这支金兵实际上只是金兵里的炮灰,也就是一帮汉人。只不过他们身上穿上了只有女直人才能穿戴的一套重甲,留在城外吓唬大同府的人。 可完颜宗弼战败,这帮汉人的处境就尴尬了,想跑又没有马,一旦叫大同府觉察出不对,那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而且更主要的是现在完颜宗弼不知去向,即便他们真的顺利逃了回去,万一完颜宗弼有个什么好歹,那不光他们自己,就是他们的家眷都会受到牵连。因为投了金人,为金人作战,这些汉人的家眷才免了沦为奴隶的下场,在金国只是赤贫之家。可一旦他们回去被视作逃兵处理,那他们的家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顾虑,这些汉人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有心想跑又不敢跑,只能留在营寨中期待着完颜宗弼能够得胜归来,可没想到,完颜宗弼没等来,等来的只有李墨的丰州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