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金兵来了 (第2/2页)
着这两样来的。先不说金兵会不会真的像李墨让人谣传的那样禽兽,总之耶律雅里眼前的这帮豪强不愿去赌。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信了。 …… 见手下这帮人的意见终于统一,耶律雅里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固守待援。众人闻听此言不由暗松口气,说实话,他们是真怕从耶律雅里蹦出要跟金兵在城外决战的话。金人野战无双已经成了大多数契丹人的共识,没办法,天祚帝一次次的失败早已将契丹人的自信心给打击没了。 眼下见耶律雅里决定固守,众人不由纷纷点头赞同。让他们出城跟金兵一战他们胆气不足,但龟缩在城中坚守那还是没问题的。 “二皇子,方才你说咱们要固守待援,这固守咱们都懂,可这援兵在哪?难道中京道方面传来了好消息?”有人出声询问耶律雅里道。 耶律雅里闻言看了出声的那人一眼,答道:“中京道那边自顾不暇,所以我们还是趁早不要指望为妙。我说的援军,不在东南,而在西北。” “西北?……莫不是丰州李家?”方才出声询问的那人想了想后两眼一亮,脱口问道。 “正是,实不相瞒,到了此时也不必瞒你们了。其实早在这次金兵入侵之前,已经有过一拨金兵到来,那支金兵原本是打算在金兵攻打中京道时对我西京道难,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他们途经德州时叫丰州李家察觉,与半路伏击,除了金兵主帅完颜翰鲁生死不明外,那支人数达到两万的金兵被丰州李家带兵尽数歼灭。” 这个消息还真是如同一剂强心针,顿时就让众人的心气得到了提升。对于丰州李家的二次崛起,在西京道的权贵中已经快成为一个神话。原本丰州李家连续两位家主遭遇不幸,家族没落在当时几乎已成定居,但谁也没料到李家竟然还有一个合法继承人存活于世。早些年失去音讯的李家二公子带着五千精悍之士回到了丰州,一战就灭了家族中的叛逆,稳住了人心,随后便是叫人感到瞠目结舌的大展。
当所有人回过神来的时候,丰州李家已经成了不可遏制的庞然大物。钱粮无数,兵强马壮,只可为援,不可为敌。原州的臣服成了丰州李家向外扩张的开始,先是德州,再是云内、东胜,不客气的说,如今的丰州李家已经成了西京道半壁江山的主人,这次大同府想要渡过此次危机,还真的只能指望人家。 耶律雅里此时就是众人的主心骨,毕竟众人心里都清楚,耶律雅里就是李墨在大同府的代言人,而那个耶律习泥烈,则是感受到了众人同情怜悯的目光。 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可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无用。如今的耶律习泥烈已经没了当初刚来大同府时的雄心壮志,那次耶律雅里与自己的一次长谈,随着那些信誓旦旦支持耶律习泥烈的人转头支持耶律雅里而被耶律习泥烈结束。 此时的耶律习泥烈已经不打算去争什么,二哥已经跟他说好,只要他乖乖合作,到日后即便不能手握权柄坐镇一方,但富贵一世还是可以保证的。 人,要懂得知足。在吃了一次贪心不足的亏以后,耶律习泥烈学乖了,一心跟随二哥耶律雅里的脚步,不打算再三心两意。至于远在南京道的耶律定,耶律习泥烈至始至终就没有指望过。 无视那些或同情或取笑的目光,耶律习泥烈问耶律雅里道:“二哥,那眼下我们要做什么?” “自然是备战。眼下金兵距离大同府尚远,我们必须要在金兵到来之前做足准备。你们马上出城收拾家当,我会在城中给你们准备地方安置。”耶律雅里后半句话是对住在城外的众人说的。 即便耶律雅里不提此事,众人也不打算继续待在城外。金兵来了,如狼似虎,留在城外等金兵上门抢啊?此时待在城里才是最安全的。 打走了那些急于出城收拾家当的人,城主府中就剩下耶律雅里跟耶律习泥烈两兄弟。两兄弟也没闲着,分头行事,耶律雅里去组织人马分派守城任务,耶律习泥烈则派出数队快马前往丰州求援。而耶律两兄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与众豪强商议对策的时候,城中一处民居内,早已有人放出了数只信鸽。 ********************************************** 怀安 四万金兵正在向着大同府的方向挺进,此次领兵将领名叫完颜宗弼。这个名字或许听着叫人感到陌生,换个名字就应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岳飞传里的金兀术,就是此人。 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也有说是第六子的。不管是第四子还是第六子,完颜宗弼都是他们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此次金兵会在攻打中京道的百忙之中抽出人马攻打西京道,原因就是完颜宗弼在巡营的时候遇到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的完颜翰鲁。从完颜翰鲁的口中,完颜宗弼知道了在西京道的德州,除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亲自接见了完颜翰鲁的完颜阿骨打原本是打算让完颜宗翰走一趟西京道的。毕竟相比起此时的完颜宗弼,完颜宗翰要显得更加老练,行事也更加稳重。可完颜宗弼却不乐意了,他与完颜宗翰论关系那是远房的堂兄弟。可在金军中的地位,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完颜宗翰是自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那时候开始就追随左右,而完颜宗弼现在不过是军中新秀。 一个是沙场老将,一个是军中新秀,新秀不甘位居人下,自然是要主动请战。完颜阿骨打见亲儿子主动请战,那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便答应了完颜宗弼的请战,让其领兵四万,征讨西京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