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〇章 良苦用心 (第2/3页)
尹旭轻轻一笑,韩信倒是想的长远,已经想着如何对付项羽。尹旭心里很清楚,短时间内自己不会也不能和项羽起冲突。当然了暂时并不代表永远,等到成功收服了东瓯和闽越,哼!和项羽本就是貌合神离,到时候撕破脸皮自然也是可以的。 分封诸侯并不代表着天下太平,反而是处处矛盾随时爆发。金戈铁马,逐鹿天下,这是因为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争夺天下,那便没有任何的客气可言,对于都是如此! 韩信续道:“对于西边的英布,则可以采取联合,甚至是吞并……当然了,越王您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否则会适得其反,会有大麻烦!韩信以为,越王未来的发展最好是先一统大将以南,暂时不要上江北与群雄争夺,凭借到江东富饶的楚国故地,积蓄足够的实力,谁都不敢小觑您。不论北方是何形式,越王都能游刃有余,进可以北上争霸,退可以据大江天险而守!进退有据,从容不迫!” 尹旭轻轻点点头,韩信的建议和自己可以说是大同小异,先夺取南方也是自己的计划。整个楚汉争霸的战争主要集中在大河一带的中原之地,让项羽和刘邦大打出手吧!中原之地一片焦土,战火纷飞之时,自己的江东却一片安宁,老百姓们会怎么办呢?说不定历史上的北人南迁会提早进行也未可知! 最主要的是自己在继续实力,而刘邦和项羽是在不断的消耗,到时候自己便有了足够的资本与之一较高下。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未尝不可,鹿死谁手也未可 对此尹旭有着充足的信心!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刘邦尽早出巴蜀,出秦关对项羽发起进攻。单是一个田荣,似乎并不足够,也脱不了项羽太久。虽然隔着大江和折江两道天险,却并不代表自己是安全的。 想要彻底安全,那便是项羽东西两线作战,焦头烂额,忙的腾不出手来管自己。回到越国以后,刘邦的重要不言而喻,也就是尹旭为何要与刘邦结盟,尽可能帮助刘邦的缘故。 尹旭说道:“话虽如此,若是项羽和范增一意孤行,对越国动手怎么办?” 韩信摇头道:“不会,越国虽然距离西楚国近,但是项羽绝对不会先对越国动手。此次分封,项羽一家独大,严重削弱了众诸侯,其实也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现在都慑于项羽的威势与实力,敢怒而不敢言。 却不代表一直会如此,一旦项羽对南方用兵,北边的彭城势必空虚,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项羽为了后方和都城的稳定,不敢这么亲率大胆。 此次齐国被一番为三,削弱最多的便是田荣,不仅没有封王,还要被赶出临淄。以田荣的脾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更不会乖乖的就范,近来齐地是不会太平的。彭城紧邻齐地,时刻会受到威胁,项羽岂敢大意!要知道齐国历来都强国,田荣手下的兵力不少,比之项羽似乎略有逊色,却也是可以一脚高下的。若是项羽一个不小心,落于下风也是可能的!若是再有其他诸侯乘机而起,项羽的子就更不好过了,所以他暂时不会招惹越国!” “单是一个齐国田荣够吗?”尹旭轻声询问。 韩信略有迟疑,一时说不出话来,项羽实力太过强大。若是全心全意与齐国打起来,田荣能够支撑多久谁也不知道,若是早早败亡了……这么短的时间,尹旭来得及料理完闽越和东瓯吗? 所以这个还是有些棘手,若是其他诸侯也能乘势而起就好了,可惜中原的那些诸侯似乎都胆气不足,昏懦有余。想想巨鹿之战时,见到秦军势力强大,一个个都作壁上观,都不敢出兵参战,便可见端倪。 这些人中还真看不出会有那个有胆子,挑头出来率领诸侯对抗项羽。若是项羽打败了齐国,更加的不可一世,找寻下一个开刀的目标很有可能便是越国。 现在和项羽动手,凭借着越国仅有实力绝对是不行的,到时候内忧外患能够支撑多久了。若是早早的败亡了,岂非一切的努力全都白费,至于那些美好的期许和谋划也都是镜花水月,一切成空。所以如何拖住项羽,为越国赢得更长缓和发展的时间,成为一个重要的难题! 见韩信为难神色,尹旭提醒道:“其实诸侯度项羽不满者甚多,需要的是一个发起的领导者!” 韩信点头道:“不错,这个领导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魄力和胆识,才敢起兵与项羽对抗。可是中原那些诸侯,一个个都胆小如鼠,皆是如能之辈,要知道这个发起之人一旦成功将来的地位和利益是无穷的,若是就保持现有状况,对项羽坐视不理的话。项羽会一步一步,一个一个吃掉,这样做便是坐以待毙。唇亡齿寒的到底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懂!” 尹旭轻叹道:“何尝不是如此,别指望那些人,谁都没有胆识做那只出头鸟!” 韩信郁闷道:“越王您完全可以肩负起这个职责,也有这个魄力去实施。只是越国地处东南,与大部分的诸侯相隔甚远,无法联合道一起,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越国目前最重要的人物是整肃后院,而非对外作战。越王那你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中原鹬蚌相争,您在江东渔翁得利!” 短暂的沉默之后,尹旭开口道:“其实,未必没有其他人……能够担任这个发起的领导者!” 呃……韩信愕然看着尹旭,有些不大明白,疑问道:“何人?” 尹旭答道:“汉王刘邦!” “刘邦?”显然韩信并未将他考虑在内,听尹旭说到不有些惊讶。刘邦会是合适的人选?对此韩信满是怀疑。不过转念一想,单是从诸侯王个人素质的角度来看,刘邦似乎具备条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刘邦虽然为人有些无奈,但是从一个泗水亭长发展到今今的地位和实力实属不易,足可见刘邦此人却又非凡之处。先入关中却被项羽所剥夺,关中王的爵位不翼而飞,鸿门宴上为了生存和保全势力,能屈能伸为大丈夫所为,在这一点上韩信似乎能找到一些共鸣和相似之处! 想当初他在淮时,有大志却怀才不遇,受尽了白眼。还为此受胯下之辱,当一个人的尊严受到践踏之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可是韩信忍住了。为了心中的抱负能够施展,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为了他心的女人能过上好子,巨大的屈辱只能默默埋在心底。 外出游历,饥饿时向漂母乞食,这么看似卑微屈辱的事韩信都经历过。为的就是留下有用之躯,有朝一能够得偿夙愿。所以刘邦在一点上,颇为让韩信佩服。 张良、萧何、曹参、周勃、郦食其等众多的名士愿意辅助麾下,也证明这个主子不错,至少有足够的才能让这些人折服,看到希望。所以刘邦算得上一个有为之主,比之中原一带的众多诸侯王强得多! 再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