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战事继续中 (第1/3页)
此前庆王府就从浩气盟换得四万支青焰莲箭,他们这次元婴境强者人数有限,几次遇险,都是靠青焰莲箭齐射化险为夷,但青焰莲箭已经消耗大半,极需要再补充一些。 只要此战能得大胜,控制好伤亡,弟子又能得到锤炼,战利品也不会少得,庆王府倒不愁没有获取高级法宝的渠道。 这一战过后,十二面都天拘魔旗天妖级主魂增加到四樽,威力少说提高了一倍。 都天拘魔旗的威力,跟主魂直接相关,而要想提升主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炼制更强的元神。 小魔将级数的骸魔元神与天妖级数的罗刹魔元神所炼制的魔旗主魂,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捕杀强悍魔物、炼其元神,风险极大。 就算日后有机会将魔帝擒拿捉住,合众人之力,将其元神击碎摧毁、令其永世不得超生容易;而以修全意一人之力,想将其元神炼入都天拘魔旗,不要说成功的可能性百中无一,因此而产生的反噬也足以令修全意九死一生。 而大量层次较低、支离破碎的残魂,炼入都天拘魔旗,可以直接转为精纯的妖元;修全意倘若以自身命元精血为引,更是能直接将残魂融入主魂之中。 后者以自身命元精血为引,虽然会损耗自身的修为,但对于陷入瓶颈无法突破,不在乎损耗三五十年或三五百年修为的金丹境、元婴境强者而言,这才是提升主魂层次、提高都天拘魔旗威力的主要手段。 修全意此时服用龙血宝丹,可以补充部分命元精血的消耗,而战场上又到处都是有残魂剩余的魔兵尸骸,修全意自然踏着反噬的边缘,将魔兵鬼卒体内的残魂,尽可能都卷入都天拘魔旗,与主魂融炼。 三天之后,八樽骸魔元神所炼制的主魂,都隐隐达到要突破的边缘,十二面都天拘魔旗祭用,都是焰光涌动,煞气逼人。 以灵天军为首的右翼,三天后还是没能攻下两座魔族壁垒。 修全意虽然巴不得南陈化战死黑阴岭,但右翼进展不顺,恶鬼峡这根硬骨头就没有那么好啃。 龙门宗、浩气盟、庆王府三家兵马合于一处,择险要山峡固守,修全意将都天拘魔旗祭炼过一番后,就应玄都教所邀请,与谭飞、念千真、火翼妖猿、洪英杰、武奕真人、延陵郡主南陈云仙等人,赶去增援右翼。 修全意再傻,也不会凑到南陈化跟前找不痛快,他们增援右翼,自是选择与玄火老祖汇合。 不像玄都教负责的中路,以及龙门宗、浩气盟、庆王府负责的左翼都有主心骨,右翼整体实力要比左翼强,但力量分散。 南陈化直属的灵天军都有畏战之心,更不要指望来自东域等地宗门的弟子能拼死诛魔,玄火宗虽为北域仅次于玄都教的第二强宗,玄火老祖也有元婴境初期的修为,玄火宗的整体实力,却是要差浩气盟一大截。 这年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玄火老祖实力是够强,但在北域屈居玄都教之下,弟子所能获得的修炼资源,就相对有限了。 玄火宗在玄火老祖之下,元婴境强者仅有三人,还要有一人要留在山门坐镇。 灵天军、玄火宗越是畏战、越是犹豫,魔族守住右翼两座壁垒的决心越是坚定,每天都有大股的魔兵鬼卒涌过来,以致右翼更像是主战场。 真要在右翼形成决战之势,无极界诸宗联军也是极乐意的。 右翼战场距离铜城约九百里,此时驻守铜城的预备兵马,修为在筑基境之上还有三万人,乘坐龙牙舟、金鳞船等浮空战船增援右翼,只需要两个时辰。 玄都教负责的中路,距离右翼战场,甚至不足四百里,苦庵真君等元婴境强者赶来,都不用一炷香的工夫。 修全意等人与玄火老祖汇合,唯一的主张就是立即强攻正面的魔族壁垒。 宗门阵列进剿魔族,数以万计的普通子弟可以说是玄兵之身、之柄,元婴境、元婴境强者可以说玄兵之刃。 得修全意、火翼妖猿、武奕真人、谭飞、延陵郡主等人相援,玄火宗所负责的前锋阵列,刃口可以说是陡然锋利起来,玄火老祖也是要脸皮的人,更是亲自站到阵前搏杀。 玄火老祖修行是毒炎之道,虽然他在元婴境中期停滞了两千年之久,没能突破瓶颈,但他利用两千年停滞期炼制的三十六盏毒焰神灯,都是以他第二元神为主培养出器灵的顶极天器法宝。 三十六盏毒焰神灯齐出,威力不在二阶天地道器之下。 陈景宏单论个人修为,要超过玄火老祖一大截,那些怕遭遇雷劫、轻易不出世的元婴境巅峰强者不说,元婴境初期、中期绝世强者,陈景宏可以说是无极界第一人。 而陈景宏只能算是一千年来才修成元婴之躯的“后进”,龙门宗有三件天地道器,已经分有三位元婴真君执掌,没有多余的一件能分给陈景宏祭用。 以综合实力论,陈景宏还未必就能压制拥有三十六盏毒焰神灯的玄火老祖。 玄火老祖悬立战场半空,三十六盏毒焰神灯在他周身极速飞旋,绿焰毒煞大涨,笼罩千丈方圆,范围之内的魔兵鬼卒即使能挣扎脱出,再坚硬的鳞甲铁骨也多被绿焰毒煞腐蚀残缺得不像样子。 右翼不是没有攻下魔族壁垒的实力,主要还是进攻意志不够坚定。 左翼诸强来援,玄火老祖亲自搏杀阵前,形势立即大为改观,修全意他们也仅是掩护玄火宗前锋阵列的侧翼往前推进,确保玄火老祖本人不陷入魔兵鬼卒的重围即可。 推进到煞阵壁垒之前,除了撼地道符外,玄火宗还有一种冲击战船,可以直接冲撞崖体。 魔族所布设的煞阵,可以说是能与无极界最顶级的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