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云际会 (第2/2页)
说陈蒲剑术高人所授,杀他必定要牺牲很多士卒,你们杀人的时候难道就没感觉? 一时间范增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田横和齐国上下这些人。 他在心里不断的抱怨! 这次是多好的机会啊,全军覆没都没能拖那家伙下水,以后再找这样的机会就更难! 而且经过这次他必然警觉,身边不会没有保命的手段了! 果然齐国的家伙一向都是不靠谱的,做点事情也不知道要把屁股擦干净,现在破绽一大堆。 看你们怎么收场! 将来齐国将会是项羽称霸天下一个很大的阻碍,然而现在翻脸有点太早了! 幸好自己还有备用方案。 一时间范增也陷入了思索当中。 “亚父,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宋义来势汹汹,楚军新败,只怕这家伙是想夺权啊!” 宋义在信中说自己近日就会回到彭城,商议抗秦的事宜。 话中暗藏机锋,不怀好意! 范增欣慰的看了项羽一眼,这次他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宋义这家伙,阴险有余,城府不足,有谋无略,根本不足为惧。 这种人,从来都不可能成事,但坏事的可能性却很大! 这种人一定要控制住!不然到时候给你关键时刻来那么一下,还真的是很恶心。 “左传有郑伯克段,羽儿可以好好温习一下。” 范增说的轻描淡写,项羽却已经知道意思。 春秋左传的名篇。 二货弟弟叔段仗着母亲的喜爱,在国内胡作非为。 作为哥哥的郑伯想收拾却碍于情面。 于是不断勾引弟弟犯罪,让他更加无法无天,同时私下里准备着。 最后国内的人都盼着郑伯收拾叔段,于是作死的叔段就真的死了。 范增的意思很明白不过,他让项羽暗地准备,假意示弱。 群众的眼睛大多数时候都是雪亮的! 正如这次的事情,定然是宋义怂恿齐王田荣做的,他自以为自己做得隐秘,实际上楚军上下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人不可能成为领袖,就算是最后成了,也会很快跌落下来。 范增就是希望项羽麻痹对方,让宋义慢慢放松警惕,慢慢高傲自大,慢慢目空一切,把所有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一遍。 反正现在楚军上下看宋义不爽的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 等时机成熟就是该项羽出手了。 这就是范增为项羽谋划的“计策”。 定陶之战可以说是项羽人生当中的噩梦,让他失去男性的能力之后,又失去了唯一的叔父,还是自己曾经的唯一依靠! 但他现在已经从伤痛中恢复过来了,要做的就是重新振作,打败章邯! 还有就是和那个神秘人周旋,恢复自己男性的能力。 路在脚下,不去走永远都不知道前面是什么。 在范增的鼓励和开导下,项羽已经下决心接过抗秦的大旗,他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宋义什么的,只是前进路上一块垫脚石罢了。 “对了,有蒲将军的消息么?”项羽好奇的问了一句。 既然田荣这么急着要杀陈蒲,那说明此人对楚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现在陈蒲现在的地位,也相当于楚军大将当中的一哥,所有将领都愿意跟他一起合作共事。 原因很简单,跟着陈蒲混能活得更久。跟着别人混,哪怕那个人是项梁,都要打个问号。 你没见到钟离昧的惨状么! 多亏章邯善心才捡回来一条命。 “羽儿,宋义会直接回彭城面见楚王,事不宜迟,你这就跟我一起去彭城,不能让宋义钻空子。” 楚怀王是什么德行? 那就是个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到三国时期的曹cao才懂。 项羽点点头,他正有此意,大军在城父已经重新整编完毕,现在英布,钟离昧,季布,项声等几员大将都在,楚军战斗力有所恢复。 既然章邯已经无心南下,那也不必把大军消耗在城父这座小城里。 彭城才是楚国的都城所在,一日不在彭城,项羽一日难以心安。 于是项羽和范增留下英布守城,带着楚军整编后的主力,返回了彭城。 几乎是同一时刻,宋义从齐国开始返回,与之同行的还有齐王田荣的弟弟田横,以及五万齐国大军。 这支大军是田荣最后的家底,如果损失了,齐国就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 宋义名义上是以“楚怀王”的诏命,出使齐国“借兵”,实际上则是他自己想依靠齐国的关系,巩固他在楚国内部的政治地位。 毕竟这年头有兵才是王,自己的主力被韩信消耗一空,不足万人,又如何能维持他从前与项梁分庭抗礼的地位呢。 此次田横是代表齐王田荣来参加“会盟”,共同以联军的形势“抗秦”。 至于实际上是打的什么算盘则是不得而知。 项梁的死,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中一个耀眼的新星,在项羽这轮骄阳的背后搞风搞雨,既显眼,又低调。 历史悄无声息的翻开了新的一页。 ....... 三天后,陈蒲一行人到达了城父。并没有引起什么震动,除了英布以外。 英布和心爱的妻子吴丹相见,不甚唏嘘,他也很感激陈蒲的仗义,只是他要感谢都没对象,因为陈蒲到现在都还陷入昏迷之中。 这一路想来波折重重。 不过很快这种情绪就被另外一种更激动的情绪所淹没。 “嘿,儿子,儿子!太好了!哈哈哈哈哈!” 英布本身就不是什么懂得感恩的人,看到陈蒲现在还处于昏迷之中。又看到自己生命中第一个儿子,自然是喜出望外。 要知道现在英布都无后,以古人的观点看,他此刻也不算是小年轻了,早已过了应该成家的时间。 他并没有注意到吴丹眼中的不满和失望。 很快英布便将诸人安顿好,颖儿一直寸步不离的守着陈蒲,好像母鸡守着自己的小崽子一样。 不过陈蒲依旧是昏迷不醒,直到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