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直在斗争的贾似道 (第1/2页)
张国安对这次前往大宋的交易做了充足的准备。 鹿皮五百张。 与鹿皮面积同等大小的鲸鱼皮一千五百张,当然这个是鞣制好后,分层的。 这个世界上纯度最高的硝酸/钾五百公斤,分成二十个木桶包装,用生石灰袋子防潮隔离。 硫磺一千公斤,这是最好的火山硫磺矿产品。 粗盐五十吨。 精盐一吨。 同一标准型号的箭杆一万支。 紫杉木英格兰式长弓一百副,配两根弓弦。 腌制鲸鱼r五吨。 其它干鱼获五吨。 那面世界的水稻良种一百公斤,可留种。 土豆与地瓜各一百公斤,可切块做种。 安静看完这个单子后,对张国安说:“国安,为什么没有给他们玉米种子?” 张国安笑着说:“不急的,先有这些就够了,这个南宋问题不在粮食上,和大明失败的原因不一样。” 安静看着他说:“如果真心想交换,就拿出自己的好东西吧,我不想占人家便宜------我们两个人和你的好朋友不一样,真心在这面过日子了。” 张国安一下子搂过了安静说:“知道的,这个民族我也一直怀疑是受过诅咒,一但有可能往好了变化,就一定有邪恶的东西跳出来,还循环着来折磨他们呢! 所以,一下子不能给太多,慢慢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总选错的!” 安静也紧紧地搂着自己的丈夫,她仰面看着他说:“真不放心你去呢!------不想听你们高谈阔论,我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去!!” 张国安摸着他的长发说: “放心,他们古人都是傻傻地,伤不到我的,你看,那二十个半大小子,是不是当你是妈一样的听话?他们烦死在你那里干活了,但是还不是听你的安排?!------所以,他们是我们的依靠,同样,他们也在心理上依靠着我们,这是我的朋友们打下的基础啊!” 安静搂着自己丈夫不放手,说:“猜猜看,那些朋友们他们回去那面的世界会怎么样?” 张国安沉吟了半天,说:“不要猜了,我们一起把眼下做好!” 安静问道:“还要怎么做好?” “他们的厢兵太多了,又没有办法分流,只能是最低级的办法喂养,我们试着再招募一些吧。” 张国安很有信心。 安静迟疑了一下,她认为不会这样容易的,天知道那些古人是怎么想的。 张国安笑了笑,说:“利益,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他们不会拒绝的。” 张国安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个时空,南宋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虽然不如北宋时期,但是,诸多在大宋历史发生过的问题,他们也一样在发生。 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而大宋动辄四五百人。 早在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大宋对宗室、亲信弟子特别是赵家人尤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 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 臃肿是溃烂的开始,大宋官场十分**,效率很低。 照理说大宋涌现的人才数量不少,但其效能不是被埋没,便是在官僚机构中被销蚀。 由于吏治**和人才政策的失误,这使大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示出封建王朝末路的本色。 但是也不能说没有优点,比如在维稳这一点上就作用明显,不会发生李自成、洪秀全式的大型动/乱。 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如果张国安的办法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作用,那么对方应该高兴地配合一下。 在出发前,张国安先让那些工匠在临河边把炮台式军营先盖起来。 这个炮台式军营结构很简单,总共就三层,第一层主要住人,第二层摆放相思木火炮,第三层上架上两门青铜火炮,这两层也可以住人,但是以军械仓库为主。 房间可以多一点,这为以后扩军时提前做好准备。 院子可以大一点,暂时不需要围墙。 同时可以把原先的观察哨架到第三层炮台上,无形中扩大了视野。 工匠们明白了张国安的要求后,纷纷表示一定能尽快完成。 这样,张国安放心的带着几艘海船,借助着东南季风,向着临安城驶去。 --------------------------------------------------------------- 当年,大宋在抵抗蒙哥三路侵略的战役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将才。 如王坚,吕家兄弟,刘整,高达等等。而这些名将当中,只有吕文德愿意真心诚意的依附贾似道。 并且这个吕文德有真材实料,能打仗会打仗,因此贾似道愈发的器重吕氏集团。 这时由于北方的鞑靼强盗集团还在积的积攒自己的实力,因此大陆南北也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贾似道入朝后,斗垮了另一个权臣丁大全,买一送一的搞垮了另外一个清臣吴潜,开始自己独相的阶段。 这个时候在军队的问题上,平章贾似道开始出昏招了,或者说也是被*无奈,这就是开始推行“打算法”了。 平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