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告密与忠诚 (第2/2页)
会越高。 当然,实践也是很重要的。 这一天,他们下午要去安静主家那里实践了。 现在,安静主家的育苗田里各种的芽苗都长势良好,它正在春天的微风里,冲着半大小子们打着招乎。 但是,半大小子们不喜欢这里,他们当然不知道那些芽苗能代表着什么。 那些芽苗将代表着他们今后只要勤劳,可能会永远没有了饥饿。 但是半大小子们真心不愿意来这里,哪怕他们去熬制樟脑、松香,甚至可以去帮助铁匠们抡小锤子,来打制火绳枪筒也行,哪怕累一点呢。 在安静主家这里,那活计可是真多,还磨叽。 在种子室里,他们要把那用竹子扎成的苗盘,拿上拿下,浇水施肥。 等到成苗了,还要迁移到育苗田里,还要小心翼翼地------光是引水、浇水、拔草、施肥这一套下来,真心烦啊! 可是不久还要种大田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烦,比如封争就喜欢这样农活,而且他还喜欢跟着安静主家一起干,感觉她像是自己的娘亲了-------- 安静说:“这是一个农业时代,如果没有我们来,可以会持续很久的,现在,你们所干的工作,只是农业生产的十分之一,想想吧,农业生产有多累人,那些农民有多么不容易!” 侯东方哭丧着脸说:“我家乡种大小麦子,都是直接洒到地里,哪里有这样麻烦-------” 安静说:“大家想一想,是多累一些,让相同的面积产出更多好呢,还是轻松的干活,产出却很低好?” 这个还用大家选择吗?侯东方无语,只能老实地跟着封争他们去堆肥了。 封争被安静家主认命为他们中的农业队长,他偷着高兴极了,干活儿非常卖力气。 其实这些半大小子们差不多人人都当队长了,只不过这个根据分工时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去硝制皮子实践时,就有梅乐芝当队长了;处理鲸鱼时就变成穆木当了。 诸如此类了------总之,张国安的建议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组织和领导他人的时机。 大家都认同了,他本来就是当老师的出身嘛。 “让每一个人都有使命感和角色感!” 全队中,只有封争在扛着农业工具走路时乐呵呵的了。 他们要按照安静主要的吩咐,去堆肥啦! 封争根据自己当时在课堂上学的道理,在基地的不远处,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一些,又背风向阳,还要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为堆制地点。 他领着大家把堆制地点的地面平整了。 在场地上,开挖出一个“井”字形沟,深宽各15—20厘米左右,在沟上纵横铺满硬坚的作物秸秆,作为堆肥底部的通气沟,并在两条小沟交叉处,与地面垂直安放了竹竿,把这个作为堆肥上下通气孔道。 他们收集了杂草、落叶等绿肥1000斤左右,然后加入粪n200—300斤,水100—200斤,每一层又适当覆盖一层薄薄的深层暗沟泥。 安静主家讲过,这主要是起到加快腐熟的作用。 但是这个泥土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腐熟和堆肥质量。 封争队长在这个臭哄哄的场合里笑着说:“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 侯东方说:“你有种把安静主家的话都背下来!我怎么就记不住呢?倒是能记住万士达主家的话-------” 封争队长还是笑着说:“当官的活儿,十几年,工人的活儿,几十年,农民的活儿,万万年!” 好吧,大家都背不过他,只好继续干活了。 他们在在堆积场的通气沟上铺上一层厚约20厘米的污泥、细土或草皮土作为吸收下渗肥分的底垫。 然后将已处理好的材料,充分混匀后,又逐层堆积、踏实,并在各层上泼撒粪n肥和水后,再均匀的撒上少量石灰、草木灰、鲸鱼骨粉。 “这时候一定要加足水啊!” 封争队长这时候给那些来来回回拎桶倒水的小伙伴们打气儿! 也确实啊,加水就是堆肥的关键。 接着他们开始盖严了。 把成堆后的肥料都要用泥土密封,安静主家说过,这样可起到保温保水作用。 如此一层一层地堆积,直至高达1.5米为止。 先前他们每层加入的粪n肥和水的用量,都是上层多,下层少,这样方可顺 流而下,上下分布均匀。 堆好后,他们及时用2寸厚的稀泥、细土和芦苇密封上,随后又在它的四周 开环形沟,以利排水。 一个肥堆不算啥,大家很快就干完了,但是封争队长的话,让人沮丧。 “好了,大家想必学会了办法,就像这样啊,三人一组,再堆出六个来,我要一一检查,合格了,方可结束今天下午的实践工作!” 好吧,你是队长,你说的算了。 封争队长果然认真起来,他还表扬了鲍威、郭勿语、杨友行的组合非常认真,并且说古剑山、郭子仁、吴杰三个人要返工,认为他们偷懒了。 三个人不服气,封争队长说:“我去找安静主家来评评理好不好?” 不好! 我们不就是稍稍差了点吗?返工就是了------ 安静在远处看了看他们劳动的场面,感觉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