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吴大鹏大战理学派 (第2/2页)
“此车还省畜力……” 万士达不得不说话了,他说:“我们到家了,你想喝杯茶,还是自行回去?” 制造御前军器法可提辖大声地说:“某渴了,想叨唠一杯茶汤,二陈皮茶汤就行……” 靠,这家伙上脸呢! “二阵皮茶汤没有,清水煮茶要不?” “然!” 万士达第一次有心想踹飞一个古人的想法…… 大家对这个空手上门,还是一个提辖的人,还是死皮赖脸的人没做好招待的准备。 先以陶瓷碗和清水茶汤饮之。 吴大鹏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大家明白,他是去查资料了。 这里的人哪里有知道大宋工部制造御前军器法可提辖是个什么鬼? 鲍威和郭勿语也不知道,这家伙还是穿着常服。 吴大鹏回来后,用手做了一个七的数字,大家明白了,这是一个七品官员。 吴大鹏皮笑rou不笑地说:“再来一碗茶汤否?” 这小子已经喝了两碗了,真渴了。 “不了,不了!” “要不要来点果子?” “正好,腹中有些饥饿……” 好吧,吴大鹏挥手让使女端上来两盘江婆婆雪米糕。 结果这家伙一个人吃了半斤有了。 吴大鹏看着两盘子里的最后一块,说:“算了,都吃了吧,省得剩这一块儿太寂寞……” 他真就拿起来吃了。 这期间,大家也都知道了他的家世。 这是一个凤凰男,老家是虔州府三口水村人,父母双亡,由家族周济,中了二甲第三名。 大宋时期完善了此前科举的很多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 其一是糊名制度的确立,就是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还有专门的誊写院,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 其二是考试时间的最终确立。 唐朝每年一考,国家动用的财力、物力、人力可想而知。 大宋时期定为三年一大比。 这个时间直到满清的宣统间最后一次科举,没有任何改变。一般中提到的“大比之年”,就是指这一年有礼部会试,要出状元了。 其三是文风的转变。他们将延续了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所以苏轼、苏辙就占了大便宜,因为这两兄弟最善于议论古今成败之理。 其四是考试内容和科目的转变。 宋朝前期的拿手绝活儿还是诗、赋、论,前两项更是绝活儿中的绝活儿,那是要按照韵书去写的,一旦出韵,再好的文章也是零分。 但是至大宋起科举不再考诗、赋而专考经义。 大宋到了南宋明期,明确规定进士考试共分五甲。 比如现在的文天祥那一榜,一共录取了六百零一人,其中一甲二十一人,二甲四十人,其余为三甲、四甲、五甲。 从宋理宗时期开始,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新学、蜀学在科举中遂完全被排斥。 吴大鹏其实最恨所谓的理学了,他对这些崇尚理学的知识分子也不稀得搭理,但是他没有想到古人还有这样赖皮赖脸的,还是一个进士出身。 正七品绝不是戏剧里一个芝麻官的概念。 那家伙,要是外派出去,管一个县的地盘。 便是现在,他啥也不是。 吴大鹏想打打他的脸。 吴大鹏皮笑rou不笑地说:“如果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给你引见制造这辆四轮/大驴车的工匠。” “请言之。” “存天理,灭人欲。此言何解?” 吴大鹏心里话,我有一百条办法来侧面攻击这一条理论,而且还不与你发生正面冲突。 你们现在都信奉这一句话吧…… 那个:“某师从陆象山先生的关门弟子,云斋先生,自认为那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即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然心中有理,为何常人却不识得?私欲甚多,便被此遮蔽。所以‘‘存天理,灭人欲’方可为义理可存可得!’” 吴大鹏晃乎了一下,妈蛋的,你们说的是人欲,但又偷换成私欲了! 吴大鹏说:“以饮食为例,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制造御前军器法可提辖神采飞扬起来了,还站起来了! 他大声说:“朱子曾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奢侈,则是人欲也。’” 吴大鹏也大声说:“以太平车和四轮/大驴车为例,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制造御前军器法可提辖想都没有想,直接说:“太平车和四轮/大驴车皆为天理,若是镶金嵌玉以求奢华者,则为人欲!” 哎呀,吴大鹏感觉这小子不太好对付啊…… 最后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故意生气地说:“你们为何不把‘人欲’解释清楚了!你们知不知道会弄乱很多思想的!” “理要自己用心悟……” “好吧,你现在自己悟这个四轮/大轮车的结构吧,我不想引见那个大工匠了……我就不信你能悟出弹簧钢的成分……” “……” 制造御前军器法可提辖一时大窘,无言以对。 大家都在微笑着看这个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