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大变故 (第1/2页)
马车很快就到了杨府侧门,江承紫让柴令武先不要下车,就呆在车中,免得这副模样被柴将军瞧见,又少不得一顿骂。 柴令武哈哈一笑,说:“无妨,无妨,今时不同往日。” “义兄心思是变了,这行事可还没变,商人最忌讳不拘小节。”江承紫不咸不淡地说一句。 柴令武一怔,仔细想这女娃话中有话,似乎是在批评他行事鲁莽,根本就承载不起他所谓的梦想。 而江承紫已经挑开帘子,戴好帷帽,吩咐门房去找大公子取外袍与披风。 “你就说,柴公子要用。”江承紫对那门房说,随后又叮嘱,“夜深了,此等小事,就不要大呼小叫,径直告知公子就行了。” “是,小的明白。”那门房回答,随后就一路小跑往内宅去。 江承紫这才拢了拢衣衫,从钱袋子里拿出几枚铜钱给赶车的老爷子,很有礼貌地说:“多谢老爷子送我们回来,还劳烦老爷子稍等片刻,容家奴为我家兄长送来衣物。” “无妨,无妨。杨县丞来此不到一年,却让我们晋原县百姓都能吃得起盐,吃得了好盐,这是天大的恩惠呢。就连这车钱,我也不能要。”赶车的老爷子抑制了一路的激动,这会儿终于是爆发出来。 江承紫摇摇头,笑着说:“老爷子,一是一,二是二。杨县丞所作乃为官者本分,怎能以此谋私?而老爷子所为,乃凭力气挣钱,钱财乃你应得,又如何能不要?还请老爷子收下。” 赶车老头一听,连忙道歉,说:“是老朽愚钝,如此这般,反而亵渎了杨县丞,实在不该,实在不该。” 江承紫笑了笑,并没有再说话,只是伫立在杨氏六房的侧门,等待门房取来衣物,让柴令武顺利回到府邸。 不过,他到底去什么地方了?是发生什么事了么? 江承紫一颗心还是悬着,悬得越发有些发慌。 朔风呼呼吹得紧,天空墨黑一片,门房前挂的灯笼映出的灯光都显得惨惨淡淡。 “像是下雪了。”那赶车的老头拢了拢衣袖,喃喃自语。 江承紫回过神,仔细瞧了瞧,在昏黄惨淡的灯光里,真有零星的雪花飘下来。 “这样冷的天,这样黑的夜,怕是要积雪了。”赶车老头依旧自语。 江承紫没说话,她凝神静听,想要听更远处的声息,她期望能听见李恪的行踪,哪怕是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好。但周遭是朔风呼呼的声音,以及附近有人低声聊家长里短,甚至调情的声音,就是没有一点点的异动,也没有一点点关于李恪的话语与声息。 柴令武在片刻的安静后,却在车上坐不住,将车帘子挑开一点,跟那老头攀谈起来。 “老爷子,看你也是赶车的老把式啊。”柴令武很是无聊地说。 老头很谦逊地回答:“不敢,不敢。我从小跟随我父亲赶车,做得多了,有点点赶车的经验。” “那是术业有专攻,真了不得啊。”柴令武赞叹。 “不敢,不敢。”老头又回答。 柴令武笑着说:“老爷子就是谦虚。我跟你说,你这身本事,可敢跟我到长安发财?” “啊?”老爷子一惊,随后就摇头,说,“老朽没有啥本事,哪里能去长安那种地方去?再说,去那种地方,我能作甚?公子,你莫哄我老头。” “哎,老爷子,我如何哄你啊。我是瞧你这身赶车本事,又有这么多年赶车经验,就想问你愿意去长安赶车不?”柴令武问。 老头子摇头回答:“公子莫说笑,我老了,不想离开家乡。我妻儿孙子都在晋原县。” “这样啊。”柴令武颇为失望。 江承紫原本是在凝神探查李恪所在,这会儿也被柴令武搅得不能专心,只得听他说。 听到此处,她大概明了柴令武是想从吃穿住行上着手来做生意。可是,做生意是他这样做的?他空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却对商业一无所知。看来,以后要跟柴令武合作,少不得要对他进行一番培训,否则这家伙分分钟都是败家子的料啊。 正在这时,门房归来,与门房一并前来的还有杨清让。杨清让自是知晓柴令武穿衣衫的大小,于是取来的衣衫十分合身。 柴令武穿戴完毕,又将头发用布条暂且束好,这才跳下车来,还不忘调戏赶车老头一句:“老爷子,说真的,要不跟我去长安发财吧。” “多谢公子美意,风紧雪大,老朽告辞。”老头子立马调转车头,虽然举手投足很有礼貌,但那眉目之间已有对柴令武的鄙视,就差骂一句“蛇精病”了。 老头调转车头,唰唰唰甩了几鞭子,飞也似的赶马车离去。 待那老头走后,一向严肃的杨清让居然笑着打趣柴令武,说:“方才我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这会儿才算想明白。阿武兄若是对一位妙龄姑娘说出方才一番话,倒不失风雅。哈哈哈哈。” 杨清让忍不住哈哈一笑,江承紫也掩面吃吃笑,说:“大兄所言甚是。” 柴令武这才反应过来,横眉冷对,佯装生气,说:“哼,没想到清让也学坏了。” 杨清让不说话,倒是与江承紫一路笑着入了杨府。柴令武还不依不饶,拉着江承紫说他方才想到的构想,若是能在长安推行新型马车,供乘客使用,价格便宜,时间固定,那也是一条生财之道。 他大爷的,这不就是公交车么? 柴令武的意思是要在长安实行公交马车,方便群众出行,还以物美价廉赚了钱。 这柴令武也真是个商业天才啊。他虽不懂商业运作中的具体原则与手段,但他的商业目光与商业嗅觉简直可以让很多苦读一辈子商业的人绝望。 “阿芝,你觉得可行么?”柴令武很是兴奋地问。 江承紫点头说:“听起来不错。” “咦,听起来确实不错,似乎还可行。”杨清让也插话。 “呀,你们也觉得可以,太好了。”柴令武哈哈笑。 “义兄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知道什么能赚钱。不过,能否实施,还要看具体的情况,等到了长安再说。”江承紫回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