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奏此爱_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高气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高气傲 (第2/2页)

拿大清门说事,什么淑女仪态,哄哄年少无知的皇上可以,跟她面前装老资格,摆大家闺秀的架子。实在是令人不撕不快!长春宫只点燃了一支黄油蜡,微弱的烛光愈称得她的面容朦胧凄美。

    夜晚载淳也来到长春宫,皇后心高气傲乃秉性天生,不说她作为晚辈如此有理,但额娘这么恼着终究伤了自个儿身子,白日虽送侍婢回去了,但皇上绝无忤逆之意,皇上到了夜晚,没有去找皇后,而是来了额娘的长春宫,西主子见皇上来了,心中的气消了一大半,皇上向额娘请了安便问了,“额娘,朕有一事想请教额娘。”

    西主子扶一扶钿花,“皇上可是为重修圆明园之事而来?”

    “正是,满朝文武反对声一片朕深感无力支撑。”

    “皇儿,如今你刚刚亲政,自然颇多责难与反对。作为一个名正言顺的新君不要胆怯,群臣进言皇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莫认为诸臣是在给你找麻烦,适当之时,学会变通,统治者同样有思虑不周之处,否则朝廷奉养群臣意义何在?”

    “可是额娘,朕说是两宫太后授意,他们一个个脸变得比戏法还快,朝臣说没银子,朕说那助捐罢,虽然看得出个个挺不情愿,为了图那表现,每个人也捐了几万两银子,总共有大致四十多万两银子。”

    “四十万两银子,皇上真未曾想过好好利用周转这笔银子办些于国有益之事?”

    “朕当初确实只想以助捐的名义让大家量力出财,然后用蓦得的银子集中成一笔‘政治基金’,投放到造厂,办学,遣留洋使者经费这几个方面,朕本欲命户部拟一个提案,将这笔白银以宫民两带的方式放出去,运作数年,令国库小有盈余,亦可将修园与维新运动所需银钱都周运出来,朕下文一字未题便被那帮老资格训得跟孙子似的,朕哪里还有心情跟他们讨论什么国家大事!”

    “皇儿这主意比额娘所提议还要周全的多,可皇上都亲政了,怎还能耍小孩脾气?与群臣闹僵,对大清有何好处?咱娘儿私下说一句,人家出了这么些银子,念叨几句让他去呗,再念那银子也不会长腿跑回各人府上呐。”

    “朕怎么想也窝囊!朕提议一个个地只会大眼瞪小眼,一说两宫太后授意,连大王叔也当场捐了两万两,额娘你可得公正些,朕明明想做一个努力上进的好皇帝,大王叔居然不跟皇室利益站一边,他是大清的王爷呐!”

    “孩子,额娘说你太年轻你还不服气,凡是有利有弊,只看来人心中所想,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你不能学会知人善用,这种僵局只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呐。”

    “那朕还能怎么办?朕不能置额娘晚年安宁幸福于不顾,亦不能置黎民苍生于不顾,如何选都免不了偏差!”

    “皇上上课时打瞌睡了罢?难道太傅未曾教过皇上‘衡两害取其轻’么?既然各有各的不是,自是选一个好处更多的来执行呐。皇上为一国之君,黎明苍生为国家之本;对于额娘,皇上有孝心,额娘便知足了。因而额娘建议皇上,先为民后行孝,皇上觉得如何?”西主子此时一心扶植皇上作盛世明君,只盼皇上能理解她的一番苦心,认真治理大清江山,母子二人能名垂青史。

    载淳听说额娘似乎不愿意搬出紫禁城还要留在“训政”,则一下急了,“额娘,朕堂堂七尺男儿却被世人当作孩童看待,额娘可有想过这前因后果?”

    “你这说的什么话?皇上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究竟是谁教的!”

    “不是谁教的!朕自己觉得被额娘扁了,重修圆明园乃额娘授意,其中过错却成朕一人之失,分明是额娘说圆明园有太多与皇阿玛之间的美好回忆,如今风向不对,就把朕推到了出来,朕若与群臣失和,不正是额娘的天赐良机么?”

    “你...你…这逆子哪根筋搭歪了!自从娶了皇后便如同变了个人!”

    “朕哪里有变,朕今日前来,本市想与额娘商讨政银用处以及为皇后向额娘请罪,可额娘为何要刁难皇后?她是朕的妻子啊,额娘在奴才们面前羞辱她时,可有为朕的颜面考虑过一丝一毫?”

    “你......你......”西太后指着皇上双唇抖动,粗气直喘,皇上见状忙扶了西主子坐下,捋了捋西主子背后,“额娘,别气了,是朕不好,朕处事cao之过急令群臣反感,如今朕心中苦闷,口不择言了。”

    西主子叹了口气,“额娘提议时未曾想过皇上会如此认真,群臣反应激烈,咱们也该悬崖勒马才是,皇上也知修园工程巨大,现有银款都用上方是杯水车薪,修了园哪里还有银子给户部?恭亲王也是为不忍见黎民受难呐。”

    皇上跪直在西太后面前,“额娘,难道朕是铁石心肠之人?黎民受难是一国之君的责任,可额娘万年的幸福是朕为人子的责任呐,朕少时顽劣,浪费太多读书的大好光阴,如今臣下所论之事朕亦有不能通处,朕已十八,若不能与贤德之士达成治国共识,日后臣下怎么会听命于儿臣?”

    “额娘这时责你为时尚早,皇上天资过人,只要记住谦虚隐忍,贤德之士定会知无不言言而不尽,皇上集百家所长,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朕亦愿作一代明君,建功立业。可是额娘,朕专心理政,于内宫中却有一事放不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