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4231阵型 (第2/2页)
后4231阵型中的两个防守型中前卫再配合回缩,以进一步压缩进攻方的空间,是一种压迫式的防守方式。 过去的后防线,中后卫始终保护中路,只是视情况稍微向边路靠拢,而边后卫始终留在边路,防守的压力要靠边前卫分担。但是这种边路夹防方式并不理想,因为边前卫要从进攻球员的身后接近他。 而4231阵型中,可以更多地看见,中后卫出现在边路对边后卫进行保护,同时另一边的中后卫和边后卫也向这一侧靠拢,平衡整条防线,形成了“压力——保护——平衡”的一条俗称“斜线型”的防线。 换个角度,用简单点的话来说,就是十年前,边路是交由边后卫和边前卫协同防守的;而十年间,边路是交由边后卫和中后卫协同防守的! 在过往,边前卫既要负责进攻,又要负责防守,不但任务繁重,而且攻防都因此无法做得完美。他们在防守的时候往往处于对方进攻球员的身后,实际上是令到防守的重担大部分压到了边后卫的身上,回防的边前卫只能评价为聊胜于无;而他们在进攻的时候,往往会耽于防守,无法及时到位,错失战机。 曼联的亚历克斯·弗格森就说过,“就攻势足球理念而言,边后卫助攻的打法远不如运用边锋(边前卫)的打法!” 弗格森爵士这句话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因为4231阵型的普遍运用证实了这点。4231阵型依靠中后卫和边后卫来镇守边路,相当于解放了边前卫或边锋,令边前卫或边锋的进攻性更加咄咄逼人。 可以看到,最近十年是一个边锋的年代,而边锋可以火力全开,正是全赖于以球为导向的四后卫防守体系。 所以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4231是一个进攻型阵形,它不会因为前锋少了,中后场囤积的人多了,就会倾向于防守。4231阵型更接近433,而非442或451。翻看许多国外的足球论文,都可以看到其中,是把4231和433两个阵型相提并论的,甚至干脆以4231/433的形式来归于一类来研究。
一个总所周知的常识,就是433的固有弱点就是缺乏边前卫,边路防守薄弱,而以球为导向的四后卫防守体系,却恰好弥补了433阵型的这个最大缺陷。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最近的比赛阵型普遍选择中,崭新的433才能力压442,重现昔日的光辉。 通过边后卫和中后卫来协同防守边路,可以令他们迅速地、同时地正面防守对方的边路球员,无疑优化了防守强度,逼迫着对手球队的进攻往中路发展。可是4231有两个后腰,对手往中路进攻可谓是正中下怀。 于是利用4后卫的整体移动,再加上2名后腰,很容易就造成一种铁桶阵的错觉,让打法落后,意识落后的球队无从进攻。 然而这样一来,虽然防守方增加了有球区域的人数优势,却同时形成了防线的“强侧”和“弱侧”。 进攻一方可以迅速将球转移,传到防守阵型人数较少的另一边去。 如此一来就可以看得出来,边后卫将成为4231阵型最关键的一环。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攻方对守方的“弱侧”进行攻击的时候,守方“弱侧”的边后卫正位于中路,而这名边后卫其实正履行着中后卫的职责! 那么假如这名边后卫是个矮个子呢? 很显然地,身材矮小的他将会面临对手高大前锋的冲击,或者是让足球越过他的头顶,达到进攻他身后的目的! 知道切尔西为什么会排出4个中后卫的原因了吧! 也知道当今的边后卫为什么越来越高的原因了吧! 可是让高大的中后卫充当边后卫,显然对进攻方面帮助不大。所以还是有更多的教练会青睐于那些,传统的,擅长插上助攻的,灵活性强的边后卫。 而这里说到的,还仅仅是4231阵型的一个方面,它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也需要更多的战绩来证明。 它的出现不过才10年罢了。 也正因为核心是“以球为导向的四后卫防守体系”,所以4231阵型到后来无论是变形为433阵型,还是发展成为4141阵型,或新的4222阵型,都是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那么,4231阵型的“以球为导向的四后卫防守体系”,能够说比清道夫防守体系先进吗? 与“以球为导向的四后卫防守体系”的青涩相比,清道夫的防守体系不同的是,它经受了重重考验,还一度让1:0主义盛行一时,最后还不得不用修改越位规则来限制它。 既然是因为规则的改变,所以才无奈没落的,那么就能证明清道夫的防守体系,并不是落后的,只是不合时宜,不适应最新的规则罢了。但是,如果把“清道夫”和“以球为导向”两种防守体系放在同一条件下,比如在民国的历史阶段中,谁优谁劣,实在难说得很呢! “说不定,貌似落后的清道夫的防守体系才是最好的。”陈乐自言自语地说道。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迷信这些所谓的“先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