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7章 刑部大堂 (第1/2页)
卢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汉族,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 自崇祯六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 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追赠太子太师。 也有人说崇祯皇帝要是利用好了孙传庭和卢象升,也就不至于亡国,但这一切还需日后才能有所分晓。 一盏盏的油灯从房间点燃,三三两两住宿的客人陆续的走出房间,万分不解的望着卢象升七嘴八舌的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拿刀的汉子是什么人?” “这么多的黑衣人?难道是打家劫舍的强盗不成?” 龙天阳喊了一声:“风紧,扯呼!” 上百的黑衣人动作整齐,没有一丝的杂乱,退到了窗前破窗而出。 “杀人了.....” 一声尖叫从客栈的二楼传来,时间不大就见一个店小二匆匆跑了出来道:“不好了......萧家......萧家一十三口全部被杀无一活口......抓住他们......” 望着一个个已经破窗而出的人,卢象升高举手中的大刀喊道:“慢着!” 有些爱管闲事之人准备去追龙天阳等人,但是听到卢象升的话后纷纷待住了脚步,将目光投降了卢象升。 “好汉!为何要阻拦我等?莫非你与黑衣人是一伙的?” “就是就是......” ...... 卢象升不喜不怒,抬手指着窗外道:“这些人动作整齐,进退有序!虽说喊的是江湖口号,但是各个都是训练有素!若是你们此刻去追,那无异于送死!何况发生如此大的案子,刑部有司衙门绝不会坐视不理,我们还是速速到衙门报案的好!” 这时,一个书生装扮的汉子指着卢象升道:“喂!汉子,你是谁啊!你怎么对他们这么了解?难道你真是他们一伙的?” 卢象升听罢依旧是面不改色道:“本官乃是大名府知府卢象升,此次乃是奉旨入京,官印和圣旨就在本官的房间中......” 卢象升报出自己的官职后,在场之人纷纷施礼道:“原来是大名府的知府大人,恕草民眼拙......” 抬手压了压,卢象升对着众人道:“都别慌,你们随本官前去衙门做个证人,将此事交由衙门处理!” “好!既然知府大人要去衙门。那我们也就豁出去了,走,一起去衙门作证......” 漆黑的街道上,客栈中的杀人案使得大街上杂闹起来。 刑部衙门 “咚咚咚……” 一阵阵的击鼓鸣冤声打破了夜空下的宁静。 卢象升带着众人敲完了衙门口的大鼓,时间不大一个看似衣着华丽的肥胖汉子也来到了衙门口击鼓鸣冤。 鼓声响罢,又来了一个击鼓鸣冤的瘦高老头。 “嗄吱吱……” 大约过去了一刻钟,随着三通鸣冤击鼓之声响过后,刑部衙门的大门缓缓打开,从衙门中匆匆忙忙跑出来一队捕快,看上去大约二十余人左右。 二十多个捕快出了衙门一字排开,其中有一个捕头装扮的中年汉子站在门口高声问道:“三更半夜你们想干什么?” 站在衙门台阶下的数十人,关说来的时候口号喊的挺响。但真到了刑部衙门,望着台阶上腰悬配刀的捕快,一个个的都开始担忧起来,将目光望向了卢象升。 此刻的卢象升一身儒装,本来他也就二十六七岁,看起来帅气中夹杂着威武,威武中又不失一丝的文雅,好一个十足的羌男子。 卢象升走上前对着衙门前的捕快拱手抱拳道:“在下乃是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在客栈中睡到半夜之时,有一群黑衣人潜进客栈之中杀人十余口,此来是来报案的。” 那名捕天来回踱步,上上下下将卢象升打量了好几遍,面带疑惑的问道:“既然你说你是大名府知府,可有凭证?” 卢象升听完后对着身后摆了摆手,一个小时捧着一个长方形的小木匣走到了卢象升的身旁。 卢象升打开木匣,从里面取出自己的官凭印信递给了那名捕头。 捕头捧着手中的官凭印信细细打量许久,将官凭印信还给卢象升后,有些不喜的问道:“既然你身为知府,这击鼓一次就行了。为何还要接二连三的敲?” 还没等卢象升说话,一胖一瘦两个击鼓鸣冤的人匆匆忙忙上前道:“大人容禀,第二通鼓是草民敲的……” “第三通是草民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