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侠客行(下) (第1/2页)
(等会儿还有一章!)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声与名。 闲过信陵君,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失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一首《侠客行》,乃是江湖上青莲剑仙所写,浩浩汤汤,周游春秋时数国遗址,感怀千古,从那处处断壁残垣之上,读出了千秋侠客之风。 朱亥锤击晋鄙,慨然解围,实乃当时游侠风范。侯赢愧而自刎,面北身死,亦是君子之风。 拔剑斩不平,当为侠客哉! 亦如,此时拔剑杀人,血流满山道的陈乾元。 山风卷动,扯得他背后一袭披风猎猎鼓动,手中提着的长剑血流滚滚,直淌而下。 在其身后,数十里山道上,皆是死尸遍地,血流成河。 “哪来的恶人,居然敢杀上我乱石岗上来?”一员彪勇汉子手持朴刀,怒目张须,威风大喝。在此人身后,则是乱石岗匪寇的老巢,足足有五里宽长的小广场,在东北角一端,赫然竖立着一张血红大旗,上绘有猛虎之象。 低头垂眸的陈乾元面色泛红,之前的酒意不断翻涌上来,着实有些难受,轻轻吐出一口酒气浓郁的浊气,抬眸看向战战兢兢的匪寇,淡然道:“杀人而已。” “杀人”话音一落,那名手提朴刀的匪寇人首分离,鲜血直喷三丈之高。 上山杀匪盗的陈乾元闲庭信步,走到小广场之上,看着从四面八方不断奔出来的山中匪盗,忽而想起了之前自己初入江湖,便在伏虎山遇见李啸天时的情景。 伏虎山的匪盗,是良盗,杀贪官,杀恶人,本来也只是伏虎山下的村民百姓,也是快存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跟着李洪上山落草。 然而眼前这一帮子人,光是那一身浓郁的煞气,陈乾元也知道不少人是军伍中逃出来的士卒,显然是双手宰过不少人的。 “哪来的小儿,居然敢跑到我乱石岗上杀人?”百十名匪盗蓦然裂开一条道,一个胡须大汉腰悬弯刀,大步流星而来。 陈乾元不着意皱了皱眉头,自己半载沙场,怎么不识这位大当家腰间的曲脊弯刀,全然是西厥步卒所配置的兵刃。 这种曲脊弯刀,弧线大,刀刃长,极善于劈砍,加之配合西厥胡人先天就高出中原战卒一截的臂力,挥舞起来,简直就是犹如月光罩落,绞杀一片,堪称步战利器。 也正是基于此,西厥国内,极少有人能私下佩戴曲脊弯刀,几乎是全数配备给军伍之人。当年西厥王庭还曾闹出赫连家族一位子嗣,愣是要在狐朋狗友面前充面子,通过不少渠道才找来一柄曲脊弯刀,结果呢,被王庭逮住了,管你家族有没赫连天王坐镇,依旧被杖责八十,活生生被打死了。 故而,也只有西厥二皇子阿史那布赫这等一流的天潢贵胄,能配备一柄象征无上身份的镶金裹银弯刀在身,出入江湖朝堂。 而此时,眼前这土匪头子居然敢明目张胆悬一柄曲脊弯刀,别说是自己照着模子打造的,就算是捡来的一柄,若是被发现了,还不是会引来西厥军伍大肆肃清,说不得这座偌大的乱石岗就变成了乱葬岗。 由此可见,这大当家弯刀在腰,除了那种故意找死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此人是西厥故意按插在此处的人。 两国之战,不仅是大型军伍的死战硬战,还是小股游骑斥候探马的互相刺探情报,暗地里,更是双方密探碟子互相潜入,拿命换来一字一血的珍贵谍报。 故而,中原西北边关和西厥王庭,都看准了在两国边界上这些为祸一方,谁也不愿出大军来剿灭的流寇盗匪,反倒有些盗匪是两国故意按插在此的暗刺,已做打探军情之用。 “于情于理与国家,我都不得不杀你了呀。”陈乾元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轻轻说道,手中的长剑又轻轻上提了两寸。 此番西厥之行,陈乾元也不仅是过来走走江湖,看看风土人情那么简单,背地里,还带着辅国大将军唐凌天交给他的任务,希望他在能这一路上,杀某些慢慢崛起的西厥年轻武将。 足足有十八人! 足足要辗转大半个西厥国! 既然此时能遇到西厥按插的暗刺,当然自己也能顺手拔除,说不定以后能救下很多自家袍泽暗探的性命。 “宰了小子,剁碎喂狗!”大当家虎须一抖,挥手发令,一众各持枪棒的盗匪皆是跃跃欲试,不断扑杀而来。 陈乾元嘴角冷笑,想起了朱亥锤击晋鄙,救国都之围的轶事,手中长剑一挑,直直穿透一名悍匪的心口,鲜血喷泄。 其余人也不管照顾这位被刺伤的盗匪兄弟,悍勇奔上来,提起兵刃便招呼下去。 也不能怪这些六亲不认,杀人如麻的家伙,山上的匪盗少了一个,也就相当于以后大秤分金的时候,自己能多得那么一钱半钱的金银,想想自己也能快快积攒起银钱,跑到山下的窑子里好好泄一身火。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剑影漫天飞舞,陈乾元游身而动,恍若一尾小蛇一般,在盗匪人群中穿来游去,出剑便是人头滚落,意气潇洒! “大当家,这人扎手得紧呀。”身形瘦削的二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