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强索粮食 (第2/2页)
林,风必摧之。 轩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但为同僚嫉妒,为仇敌所怨恨,为上官所不容啊。 这不,一些宵小造谣生非,说我忠义军与流寇有勾结。 还有一些人,更是造谣生事,说我在地方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 是的,一些jianian商是搞得家破人亡,终日惶惶不可终日。 就像那个苟伟怡,官商勾结贩卖私盐,最后被炒家,如此当然惶惶不可终日啊。” 王阳禧呵呵笑道:“知府大人是否与流寇勾结,是否横征暴敛我等没有看到。 但这一路之上,沿途民众还算安居乐业,地里抛荒甚少,地方秩序井然,士民还算安居乐业啊。” 杨轩拱了拱手,笑道:“王公子,各位大人,钱御史、范同知过去都是四省总督、督师王公(内阁大学士)幕府中人,这半年下来,钱御史作为忠义军监军不但参与审判多起大案要案,更是参与军中决策。 而税赋征收,征收那些税赋,如何征收虽然是找大家商议,我拍板定案的,而具体如何落实还是范同知负责的。” 王阳禧脸色大变,钱邦芑、范文光过去都是四省总督府高级官员,简单两句话,就与四省总督府拉上关系,而这一切,又让人反驳。 钱邦芑、范文光都是正人君子,当然为杨轩作证,佐证了这一点。 大西军来犯,得不到友邻部队支援,先是商定用联寇灭虏的说辞作为缓兵之计,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是希望对方北上抗击鞑子。
这些都是事实,钱邦芑照实回答,虽然过去经常与杨轩争议,但那主要在具体执行方面而已。 杨轩所作所为绝大多数还是利国利民的,现在在大堂之上,当然为其辩解。 横征暴敛,范文光则显得更加理直气壮,虽然征收数额多了很多,但征收水平反而低了很多。 过去田赋征收到两三钱,现在田赋有两种,蓬州征收白银,每亩最多不超过6分钱,其他各州县每亩15斤。 过去丁赋征收到5钱,现在最多一钱二分 这些都是照规矩来的,没有丝毫乱来,大家根本不怕差。 稍稍有问题的是商赋、盐赋、所得赋这些赋税,大家也是理直气壮的。 明朝末年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状态,地方经济颇为发达,大的县有十多个集市(明末苏州吴县甚至达到二十余个),小的也有五六个,现在官府在各个集市设立乡公所,不但强化地方治理结构,而且还可以征收税赋,完全利国利民的事情。 ……. 钱邦芑、范文光过去为四省总督府帐下高官,言之凿凿,王阳禧目瞪口呆,而又不得不相信。 余朝宗本身就是打酱油的,这次前来,只是希望能够敲敲竹竿,只是希望川南明军反击的时候,杨轩能够有力配合。 川南明军原以云贵为基础征讨大西军,但现在云南出现****,黔国公沐天波御下无方,激起兵变,这年九月武定土司土司吾必奎打着:”没有朱皇帝,那有黔国公”的口号发动叛乱,叛军一度攻下大姚、定远、姚安等地,现在虽然平息,但云南仍然不稳。 最叫苦连天的是川东参政刘鳞长,巡抚马乾,副将曾英一再叮咛,无论如何要敲几万担粮食。 由于大肆招募军队,曾英帐下有五六万人,每天粮食消耗甚大,想就地屯田又被否决,粮食缺口非常大,一直想敲忠义军竹竿。 毕竟在官场厮混了数年,刘鳞长想了想,说道:“杨大人,按照大明律,史谨宸贪污十五万,苟伟怡贩卖私盐获利十万,这些都是民脂民膏。 数额如此巨大,理应解到四川巡抚衙门,归巡抚大人处置。” 范文光连连摇头,现在周转正常,主要还是这些赃款,若全部解到巡抚衙门,那么就没有钱,最后受累的还是自己。 但刘鳞长则坚持按照过去官场规矩处理,一再坚持要将赃款解到巡抚衙门。 杨轩哑然失笑,摇头道:“刘参政此言大谬,苟伟怡巧取豪夺,是在顺庆府,是从顺庆民众身上榨取的,理应归还顺庆民众。 还有那个贪官史谨宸,其主要是在担任顺庆知府任上贪污,这些都是顺庆府民众的民脂民膏,当然归顺庆府处理。 刘参政,若你们这样喜欢钱,我想辖下重庆府贪官污吏更多,只是你们敢不敢抓? 或者,有的人本身就是大贪官,自己富得流油,自己行不端,走不正,怎么去抓贪官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