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人生_第一百一十五章 别了,我的故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别了,我的故乡 (第2/2页)

衰败哀怨的感觉,让人触目惊心。

    农村的风俗很多,出殡前要陪灵,出殡后要谢孝,那些天我跟在爸爸的身后,不知磕了多少头,不知哭了多少回。

    但我知道,只有看见奶奶躺在冰冷的堂屋里、脸上盖着白布的躯体时,那默默流下的眼泪才是真的。

    我那时老是有一种冲动,想过去把她拉起来,喊她去给我做早饭。

    但我知道,奶奶是真的走了,这一生,我与奶奶缘分已尽,我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奶奶,那个最最疼爱我的人。

    从此我明白了,真正的伤心,是无法大声哭出来的!

    此后的很多年,我再不敢看别人家出殡,因为会心跳加速、泪流满面。而此前,这一直是我最爱的节目之一。

    这一年的春节,是我记忆里最悲伤的春节,没有欢声笑语,只有痛哭流涕。即使在年夜饭,水饺摆上桌时,我们依然在流泪,而奶奶常坐的那个位置,依旧有一双筷子、一盘水饺!

    压抑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很久之后。

    奶奶走了,爷爷的精神垮了,再也没有精力给我讲笑话。

    春耕开始了,往年都是爷爷统一安排家里的劳作,而今年,他把爸爸、叔叔叫到跟前,说以后自己照顾自己的小家吧。

    爸爸是建筑工人,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听从爷爷的指挥,参与着家里的春种秋收。

    爷爷一甩手不管,母亲立刻感觉吃不消,再加上家里的气氛实在是太压抑了,母亲便和父亲商量着,一起出去打工。

    这便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将不可能再和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县里上高中了,我将会去父亲打工的城市,要么继续上学,要么辍学打工。

    以前我的生活,基本都是奶奶照顾,住校后每周回家,才换成母亲为我准备物品,但总少不了奶奶在一边指挥着母亲。

    奶奶不在了,爷爷自然照顾不了我,也为了减轻他的负担,父亲决定带我一起走。

    商量这件事,爷爷没有明确表态,挥了挥手,表示我们自己决定就好了。

    初三的下学期,我基本就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未来的无知,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无力面对这种恐惧,就把自己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一副混吃等死的样子。

    父亲要利用这半年的时间,为我联系学校,当然还要看我的考试成绩。省城里的高中,还是有对全省招生的名额的,但最好的学校,比如省实验中学,我肯定是考不上的。

    中考终于结束了。

    大部分同学都立刻轻松起来,一场又一场的同学聚会开始了。

    同学聚会,美其名曰:庆功宴,说白了就是散伙饭。

    对于他们来说,是结束一个旧的过去,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大部分同学还会依然生活在这个县城里,进入县一中,这种分别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小别而已。

    但对于我来说,我将离开自己的家乡,从此不知流落何处,是真正的分别。

    我不太想参加这种场合,看着别人的欢喜,****自己的伤痛,只会让我更加难过。但胖子、张楠等人总是拉着我,我知道他们是为了减少我的寂寞。

    喝醉了,大家就会抱头痛哭,又蹦又跳。我不哭,因为我的泪早已流干。

    在一次小范围聚会后,张楠喝多了,很失态的抱着我哭,哭的很伤心,我虽然心里也酸楚,但仍然面无表情,任由她抱着我哭。

    她絮絮叨叨的说:“不走行吗?行吗?我不让你走,你不走行不行……”

    我不回答,就这样静静的站着。

    她哭了很久,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说:“别忘了,你说过要驾船来接我的!”

    我想点头,但最终是摇了摇头,说:“再说吧!”她愣愣的看着我。

    我叹口气,说:“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

    “那写信总可以吧,要经常给我写信!”张楠再次提要求。

    我点点头,想到写信,心里一动,不知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季晓娟。

    父亲的学校已经联系的有眉目了,但对方还要等我的成绩出来,只要不是太差,应该问题不大。毕竟这所学校不是什么名校,而是一所注重体育的高中,也就是说这所学校里大部分学生,毕业时都会以“特长生”身份参加高考,这就决定了这所学校在文化知识课程上要求的不是很严格。

    暑假,在家里陪了爷爷三天,仅仅三天,我便背上行囊,跟着来接我的父亲走了。

    因为一家人都要去省城,所以父亲准备在省城买一所小点的房子,这对于农村的我们来说,负担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我也要去爸爸所在的工地,打短工贴补家用。

    背上行囊,冲着故乡挥一挥手!

    别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别了,这片我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从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心里依然会有深深的牵挂,割舍不断的,是已经融入血液里的乡音。

    别了,我的故乡!

    别了,我的故乡!

    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