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换单据 (第1/2页)
有了张华荣的壮胆,我们渐渐都忘了蟒蛇的事,家里人见很多天过去了,没出什么事,也又同意我们这些孩子再去看护果园了。毕竟水果的成熟期马上来临,现在是一年之中保证丰收最重要的时期了。 我又开始自由的出入果园,爬树摘果,乐的忘乎所以,一切似乎又恢复往日的样子。 这天下午,我正在树上摘水果,远远看见张华荣向这边走来。他大步走着,震得地面蹬蹬响,面有忿色,气呼呼的,像是谁招惹着他了。 我心里一想:“坏了,老头别是冲着我来的吧,觉得我趁着他不在,糟蹋果子而生气了吧?”想到这里,我赶紧从树上溜下来,把手上的水果一扔,慢慢走出来,往窝棚的方向蹭。 张华荣来到窝棚里,一屁股坐下来,嘴里气呼呼的骂道:“不长眼的玩意,什么东西,糟蹋国家,这好好的国家非要败坏在这群人的手里不可……” 我一听心里吓了一大跳,摘几个果子而已,还是自家的,就能上升到国家层面了?这个国家因为我糟蹋了几个果子,就会被败坏完蛋了? 我调整了一下心态,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子,有这么严重啊?几个果子而已……” 张华荣喘着粗气骂道:“这群王八蛋,得点势尾巴就上了天,不知道老祖宗姓什么了,也该他们倒霉今天遇到了我,让他们长点记性!”说到最后,老头似乎有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我这才听出,似乎不是因为我的事,这下可好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问道:“老爷子,什么事,快说说,说说!” 这老头估计本身就是来找我倾诉的,有了大事总希望有个忠实的听众,这老头也不例外。听我主动搭话询问,老头很满意,但还是装出生气的样子,说:“这种人,就是欠治,给他们点教训也好。” 在我的安慰下,老头子平复下心情,给我讲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上午他去公社换公粮条子,遇到了让他气愤的事。公粮,作为国库皇粮的主要来源,已经被加注在这个国家的农民身上几千年了,人人都觉得种地纳粮,理所应当。皇粮国债、杂捐劳役,似乎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 偏偏到了这个朝代,政府有令,改缴纳公粮为国家购买公粮。将公粮根据成色定级,然后定出每级单价,按人均规定数量缴纳,国家根据缴纳的总数和单价,计算出应该付给农民多少钱。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笔钱农民们从没有拿到过手,每年都是缴纳了公粮后,当场由收粮人员开一张白条子,过一段时间拿着白条子到政府部门去换取正式的盖着公章的收粮单据,至于购粮款,没人问,也没人给,就好像理所应当一样,又好像国家定这个制度只是开个玩笑,不用当真一样。 但老百姓缴纳公粮的热情却被高度调动起来了,虽然没有真的给钱,但国家毕竟给自己的粮食订了价格,打了欠条,是对自己的认可啊。老百姓对于国家制定的政策,坚决的拥护,打白条就接白条,让去换正式单据,就去换正式单据,丝毫不在意这只是一种无谓的手段,而该给的钱却永远到不了自己的手中。 由于孩子们忙农活,所以就让张华荣去换取单据。张华荣一大早就感到了政府那边,在粮所和扶农办临时组成的办公室外的小窗口排队。 夏天,早去为的是能凉快一点,再就是家里都有很多事,都想早换完早回去。所以当张华荣赶到的时候,那里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面大约有二十几人,后面的人还在络绎不绝的赶来。 等到八点,扶农办的一位女会计赶来了,但粮所的人还没有来,必须要粮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核对老百姓手里的白条与实际交粮的数量一致,才能换取单据。 八点半,粮所还没来人,扶农办的女会计干脆找地方喝茶去了,让大家耐心等等。外面的太阳早已经老高了,酷暑中的早晨,依然炎热不堪,很快排队的人们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九点,已经有人开始撤退了。但我们村离政府不近,去一次不容易,张华荣不想走,想着来一次最好能办利索,省的来第二趟。 九点半,人群中传出了不和谐的叫骂和诅咒声,但小窗口依旧紧闭,有更多的人离开。 十点了,终于有一个老头,脚有一点跛,夹着个黑皮包走来了,有人认出他就是粮所的一个副所长,副股级干部。随着他走进那座三层的小办公楼,小窗口被打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