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第2/2页)
一边。吴西发进门简短地问过吴光源医生是怎么说的,知道哥哥身体已灯尽油枯,便愁苦地到吴东发身边,嘴里却像年轻时,哥俩经常在一起玩笑一样地道:“起来,我们喝酒去,拿副骨牌再来赌一把,那祠堂后面的那块地归谁。嗲嗲说给你留着,都五十多年了,不是我老骨头种点 ……为了维权,此处有省略——江锋…… 听着抚州二字,吴东发眼睛亮堂了起来。弟弟的小名是父亲吴礼明特意给起的,因为三个mama生了孩子都带不长久。所以,便花大价钱,从外地买了个儿子回来,进家门时两岁不到。为了好养活,便起了个贱名,大名叫西发,小名叫狗仔。吴东发认真地看了看弟弟,良久才微弱道:“狗仔,儿孙都已经长大,我也该上路了,别妨碍地球的运转。虽然经历了抗战、内战,也享够了共产党的福,拿了几十年的离休工资,再不上路,良心上也过不去。你说是不是?”老人说着重重地喘了口气,脸上挂满了知足的笑,可那笑很苦涩,却也是发自内心。他见没人吭声又接道:“狗仔,我归西后,记得让他们把我送回我们吴家的坟山,嗲嗲和三个姆妈还等我回去。”老人说着看了看吴光源和其他人:“我那口棺材准备了十二年,也该派上用场了,虽然没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准备的好,但也是我亲自请人动工的,退休从长彼搬来南丰都十年了,记得把我安排在鸳娇旁边,等你百年之后,你就挨着她,我们还在一起。” 吴光源知道父亲说的鸳娇是婶婶周鸳娇,前年她因为与邻里吵架,一时想不开便喝了瓶农药撒手归西,之后便葬在母亲坟边。父亲说第一口棺材被大火烧了,那是发生在一九八九年的事。当时,整个房子被一把大火化为灰烬,所以连省吃俭用做好的一副棺材也没能幸免于难。那时一家人两手空空,得到了整个垦殖场工人和领导们的接济,帮助度过了难关。一年后,父亲再次做了副棺材,未料想母亲去世给用了。之后又做了副,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其实无需父亲对叔叔提起,吴光源也知道该怎么去做。毕竟平时和父亲在一起聊天,老人家也安排好了一切后事。他想着,见父亲和叔叔在拉呱,便安排 ……为了维权,此处有省略——江锋…… 心里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四十五岁的人,在这几个月里煎熬着,看上去比五十五岁的人还显得苍老,让张琳也看得心痛。她不想大伯太难过,先止住泪水道:“他看上去精神状态还好,理了光头脾气依然没变,雪花也亲眼看见,他高声呱叫呱叫。不知道是不是在里面呆着的原因,人越来越暴躁了。请了律师又辞退掉,白白损失了九千块钱,算是白喂了梁佩梓那狗一样的东西。”张琳说着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你也别太难过,什么事都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我在,你和恬恬就放心吧。”吴光源说着,见张琳拿着两个包子没动,又催促她吃点,见她缓慢地咬了口,便把手里的油条咬了几口:“你还是赶紧吃点吧,待会和叔叔一起回家,也该去老车站看看恬恬。” 张琳以为女儿在大伯家,便奇怪地看了看吴光源。这时,游秀萍和陶雪花也出来。游秀萍听了丈夫的话便接道:“前天你mama过来看望老人,见大家都忙着分批照顾老爷子,便主动要把她带去,我们也就只能依了她。等老爷子事后,我会去把她接回来,你该去顺德还是回去,多少都方便看看他。” “舅妈,你还是多吃点吧。”陶雪花见张琳吃完一个包子,另一个拿在手上没动,就催促她:“当务之急,我们要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才有精力照顾老阿公,你说是不是?”她说着,吴光源看了看手表:“秀萍,你顺路去菜市场买些菜,过个把钟我带叔叔回去吃饭。你俩坐了一天一夜的车,也回去休息。晚上还是让我和筱辉看着。” “别看了,他这是回光返照,我们还是趁他没落气之前回抚州去吧,落叶归根是他最大的心愿。”吴西发从里面出来,看了看阴暗的天空,担心很快就要下雨,便接道:“现在赶紧去请车,如果落气,怕是医院大门都出不了。国家提倡火化,不遵守,怕是要拿安葬费都有点麻烦。如果回到老家,乡里也不会说三道四,在我们柘吴村,我还是说了算。”吴西发说着掏出烟给吴光源和刚刚到身边的陶凡斋,几人又各自掏出香烟相互敬着:“光源,你赶紧去请车吧,你嗲嗲说今天就走。”他说着看了看张琳:“把鸣崽的女儿也带上吧,你们的孩子们都全部去,别让村里人以为我们吴家人少。”吴西发在没来之前,就知道吴鸣出事,老人不想提起这个不争气的侄子,免得大家听着又会难过,所以根本不提鸣崽的事。 “大辉这个短命鬼子,电话是打了,也不知道小燕大着肚子,能不能来得了。”陶凡斋满口的南昌话,说起大儿子就爱带上短命鬼子四个字,这四个字看起来是骂人的意思,但他每每对三个孩子说起,都带有无限的关爱和无尽的希望:“如果要来,也要等到明天才到。狗仔叔,你还是先到我家去吃饭吧。”吴光源听了,忙告诉已让游秀萍去准备了,他说着看了看三个女,几人正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现在车这么方便,这里到抚州也就一百多公里。要不你再告诉他直接从深圳去抚州也行。他在柘吴也住过那么久,又不是不认得路。小燕怀孕能去就去,不方便就让她在南丰这呆着也行。”吴西发说着又催促吴光源:“去吧, ……为了维权,此处有省略——江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