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国演义_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第2/2页)

誓书,复我三镇,再纵其北归,乘其半渡而击之,此乃必胜之策。”

    宋钦宗听了,深以为然,并与之约定时日而举事。

    其时,在勤王之师的诸将之中,有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之子姚平仲。姚古与种师道之弟、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及折彦质等人俱提兵勤王,而种师道与姚平仲率兵先至。宋钦宗任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而兼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之职,任命姚平仲为都骁制之职。这种任命,却引起了姚平仲的极大不安。

    原来,种氏和姚氏都为山西巨族,两家子弟多不相能,极有成见。姚平仲看到宋钦宗倚重种师道。欲图借其之力而破敌,心中惟恐功劳独归种氏,于是到处扬言道:“勤王之兵到达京城已经这么长的时间了,将士们却以为不能速战速决而有怨言。”

    这些话传到了宋钦宗的耳朵之中,遂又转告李纲。李纲却支持姚平仲的看法,而令城下之兵全部听从姚平仲的调度和指挥。

    宋钦宗几乎天天派人督促种师道出战,按种师道之意,是想等到他的弟弟种师中率兵到达,因奏言等到春分过后乃可击之。

    其时距离春分仅仅只有八天时间了,宋钦宗犹然以为过缓。而姚平仲却想先立头功,自请先期出兵击之。

    宗望看到宋人勤王之师陆续到达,人数大增,心中颇为忧虑。除了加倍防守之外,并加强了夜间的巡逻和侦察。

    二月了酉入夜之时,金兵侦骑发现宋营之中灯火通明,心中生疑。登高望之,又见调动频繁,急忙返回营寨,将这一奇异的情况禀报宗望。

    宗望闻而笑道:“最近我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料到宋人可能因为勤王之兵渐多,胆子也就大起来了,会对我们有所动作。好吧,那就让他来吧。”说罢,号令诸将,各自去做准备,以待来敌。刚刚部署停当,又听得侦骑前来禀报,说是宋兵已经出寨直朝金营杀了过来。

    姚平仲亲自率领步骑一干之众,打算夜袭金营,欲图生擒宗望,并夺得康王以归。到了夜半之时,宋钦宗派遣中使告谕李纲道:“姚平仲已经举事,卿速部署兵力,前往增援。”李纲听了,立即率兵而出。

    姚平仲率兵渐至金营,看到金营之中灯火全无,万籁俱寂,不由大喜道:“今日大功告成了。”

    到了寨门之前,忽然听得金鼓齐鸣,惊天动地,又见近万只灯火一齐亮了起来,照的天地间一片通明。金兵齐声高叫道:“宋人上当了,宋人上当了。”

    姚平仲看到金人已有准备,急忙传令退军。

    正在这时,金营之中,万弩齐发。刹那之间,箭如飞蝗般射了过来,宋兵中箭落马者不计其数。宋兵出其不意,瞬间陷入慌乱之中。

    金将阿鲁补、赤盏晖各率所部铁骑,从天而降,从四面八方向宋兵冲袭过来。宋兵顿时大乱,逃溃而去。

    姚平仲看到突袭不成,反为所败,不敢回城,遂逃逸而去,隐居不出。后来,据说有人在庐山看到过他。

    这次夜袭,宋兵伤亡惨重,大将陈福、陈开战死,杨可胜被俘之后,不屈被杀。

    金兵乘胜追袭,至幕天坡,与李纲援兵相遇。李纲命令诸将士,以神臂弓轮番射之。宗望见了,急令撤退而归。

    种师道听说姚平仲袭营已败,遂又献策道:“用兵在于用奇,如今劫寨已误,然若出其不意,犹然能够反败为胜。今晚若能出兵分道攻之,必能致胜。如果再不能胜,每天晚上都派数千之人扰之,不出十日,金虏就要逃遁而归了。”李邦彦等人这时已经是畏敌如虎,皆不敢用。

    自从姚平仲率众夜袭金营遭到重创之后,宗望立即召来宋之使者张邦昌,谴责其用兵违誓之故。

    张邦昌看到其怒气勃勃,声色俱厉之状,不由得伏涕泣,惊恐万分。

    康王赵构却是昂首而立,不为所动,宗望见而异之。又派遣王讷为使,前来致责,并请调换其他亲王为质。

    李邦彦曲承其意,把责任推到了李纲及姚平仲的身上,对王讷说道:“用兵乃是李纲、姚平仲之意,而朝廷并不知道此事。”

    宋钦宗遂用李邦彦之言,******纲,并撤销了新征行营使。并以肃王赵枢取代康王赵构为质。

    这时,宋钦宗欲想派遣使者拜见宗望,以辩解袭营之事。谁知大臣之中,竟然无人愿意充当使者。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只见一人挺身而出,愿意出使金营。众人视之,不是别人,正是资政殿大学士,军前宣抚使宇文虚中。

    原来,宇文虚中奉命征调勤王之兵,传檄督征姚古、种师道等兵,令其直驱汴京应援。宗望初时并不以宋兵为意,派兵四掠,如入无人之境。有西路金兵曾经直抵郑州城下,后被马忠所败,遂收为一,不敢有所分散。西路也因此被打开了一条通路,勤王之兵得以源源而至京城。

    宇文虚中既然完成了使命,也就疾驰返归,沿途收集散卒,又得东南援兵,共计约二万余众,并任命李邈为统领,驻兵于汴河岸边。宇文虚中缒城而入,来见宋钦宗。正值无人奉使,当下不顾仆仆风尘,亦不避凶险,慨然应允。

    宇文虚中奉了宋钦宗之命,即时来到都亭驿,与金国使者王讷相见,并随之前往金营议和。

    刚刚渡过濠桥,便见甲骑如云,云梯、鹅洞蔽地,当下昂首举步,身冒锋刃而行。既至金营,露坐风尘之中,自上午而至下午,并不见金人前来招呼。却见金兵注矢露刃,里三层外三层的将他层层包围。等了许久,这才被领去军中见了康王。

    次日,王讷领着他到了金人募府,见到了二太子宗望。宗望礼节倨傲,言语不逊。直至迟暮之时,这才派遣王讷又随宇文虚中照原路返回城中,索要越王、李邦彦、吴敏、李纲、曹晟诸人及金银、骡马之类,还提出了要御笔书定三镇之界。

    王讷提出,只有答应了这些条件,方才退军。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输入正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