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黑风寨,敲山震虎 (第2/2页)
扛起另外两人,踏着轻功而去。 “大侠救我啊!”跪在地上的那个是师爷,不过很奇怪一个老书生竟然没有被杜兴庭的药毒倒,这说明里面有鬼。 两团略显蹒跚的身影极速地往京中方向去了。 皇宫。 日出东方,阳光高照进皇宫的金銮宝座上,金光闪闪。 皇帝面色阴沉着走着上大殿,下面带我人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国舅,温清墨被人打了现在都昏迷不醒的事,你可知道?” 皇帝一落座便问着一旁俯首的杜导,像是要看出什么来似的。 其他臣子听着皇帝点名了,都心照不宣,心头一松,和自己没关系,暗笑。 “回皇上,微臣略有耳闻。”杜导上前答话,不知皇帝是什么意思,却浮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温清墨是温家二公子,乡试会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没有清苑公子那般出众,但廷对金榜好像没有他。 “陆毅然,温家的状子你是收到了没有?”皇帝转而问起了大理寺卿。 “微臣知错因淮国公状告杜家影响考场之风,又殴打温清墨,缺乏证据,罪名没有成立。” 陆毅然跪在地上,惶恐不安。 温明简那叫一个无名业火起,当日清墨被打就指证了杜家的奴仆,才交给大理寺不过一日就突然暴毙了。 “皇上,臣有话说。”温明简左步移出,“清墨素来醉心诗书,如今右手毁了,人也昏迷不醒。请皇上帮温家查出元凶以正科考纪律,让微臣给家兄一个交代。” 温明简说完,跪在了地上不愿起。 “皇上,温将军所说,由于温二公子受伤而导致的科考风气,未免有些强词夺理。”一个朝臣道。 又有几人站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无过,闹得皇帝头疼。
“皇上,老臣倒觉得科场风纪不是儿戏,温二公子也算是国之栋梁,如今昏迷不醒,也该核实清楚,给温老头子一个交待。” 林之敬想了想,等众人词穷了才开口道,果然大家都把这话听的清清楚楚的。 “父皇,温二公子地笔墨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乐正先生这一脉只有清苑公子和二公子。儿臣请求父皇给天下儒生一个公正。” 大皇子头头是道的附议,顿时拉拢了清流一派的好感,太子等人听着,神情素然。 “太子,你说如何?”皇帝对大皇子点了点头,又问着太子。 “回父皇,儿臣觉得大家说的都不无道理。”太子成功和了一把稀泥。 但皇帝瞧着大理寺卿的人明显不对,说出口的的是:“此事混杂,交给刑部去处理,至于科考风纪属实情况,祁玢去调查。” 说完大手一挥,退朝。 杜家。 杜太傅郁闷地回家时,马车在门口停着,却听得呜呜洋洋的人声,以为是菜市场。 “老爷,到了。” 但马夫的声音明显提示了他,不是这样子。他没有急着下车,问着怎么回事。 “一群百姓围着,不知道讨论什么,小的去打听打听。” 杜导罢了罢手,正了正衣冠,摆弄着朝服,踩在条杌上下来了。 “国舅爷来了。”人群中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唏嘘,顿时散了开来。 面前的这一幕,令杜导险些不顾形象地怒发冲冠,“还愣着作什么,还不赶紧抬进去,请大夫来。” 杜导本想否认,可是那几个**的侍卫腰间都挂着杜家的牌子,顿时脸上有些过不去。 “谁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杜导高坐在金丝楠木芙蓉宝座上,神情严肃地打量着每一个人的表情。 正厅外四个软榻上躺着的正是杜兴磊安排在露华台守着的四人。 双目被挖,十指全无。杜兴磊双脚打颤,脸色煞白,虚汗不禁冒着,连看一眼也是不敢的。 右首的杜兴容也发觉了他的不自然,眉头紧皱,不禁思索起来。 “磊儿,是不是你!” 杜导大发雷霆地看着神情最心虚的杜兴磊,想想那张在四人脖颈上的字条,他就怒火冲天。 “爹,孩儿——”杜兴磊被他一吓,跪在地上不断认错,“孩儿是因为搜查来府上的刺客,才得罪了那个贱人,请父亲饶恕。” 露华台不过是个青楼,他没想到花玉堂手段如此毒辣,暗暗心惊。 “查刺客,那你可有查到什么?”笔墨不通,武功不会还抓刺客。 “爹,本来我已经看到那个刺客进了露华台的……” “放肆,还胡言乱语,来人,把四少爷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杜导一听他那话就是借口,套路,火气不减反越盛了。 “父亲,四弟固然有错,但当务之急是刑部的案子。”杜兴容摇了摇头,起身阻止。 “是啊爹,四弟从小就身体不好,他如今这样打出什么问题来让二娘情何以堪啊。”杜兴业附和着。 杜导沉思了一会儿,又想着他若不是有病在身,也不会如此肥胖,定然是偏偏佳公子。 “闭门思过,没有我的允许不能出门。”杜兴磊如获大赦般退下去了。 后来的杜兴业才觉着兄弟几个好像少了一些,“大哥,二哥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