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风起不平波 (第2/2页)
兵军团。最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是从西方而来,而且已经翻过险峻的天砀山。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事情是,秦国还集结了大批重甲骑兵部队和成建制的战备部队,驻扎到了秦岭以南的定军山。而且大批大批的军械粮草也在陆续不绝的送往定军山。 这个消息,最早得到的是禹步和华宇。 虽然夏国秦国分别在中原东西,但是作为最强的两国,彼此的动向和渗透进入的力量却都是难以揣摩的。以双方的能力,第一个发现对方的大批军力调动是很简单的事情。 而这份情报在送往长安的时候,也复制了一份送去了阙州,给了印瞳。 紧接着,其他诸国也陆续得到了秦国部队大规模调动的消息,主要的调动方向也已经明确。 秦国的一线战斗部队主要是骑兵和步兵,分为三个军团共三十万人全部集结在定军山,同时定军山已经积聚的粮草初步估计,已经足够三十万人吃半年了。 最重要的是秦国黑龙骑兵军团的动向,从东往西进入西域,再从西域绕出,绕出时已经到了天砀山。 这样的调动,局势很明朗了。 “虽然我非常疑惑原因,但是可以确定,秦国要攻打巴蜀了。” 印瞳看着夏国探子送来的情报:“想必这份情报禹步和华宇也看到了,不知道他们会作何反应。” 林瑶好奇的问道:“巴蜀不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中原最特殊的一个国家吗?一个守着两川之地,无论外界怎么变化都只是固守国界的国家,和别国无冤无仇。而且巴蜀地势复杂,山林极多,有天险相隔,易守难攻,攻打巴蜀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决定啊。”
印瞳摇摇头:“我也很好奇秦国为什么想要攻打巴蜀。” “但是根据这份情报来看,秦国攻打巴蜀是没跑了。” “这份情报应该是诸国能够得到的最详细的情报了。定军山是什么地方?那是秦岭的尾端,恰在秦国和巴蜀的交界处,再往南面就是子午谷和汜水关——那是巴蜀在北方的门户啊!” “而且秦国集结的大多是轻骑兵和正装步兵,可以说是轻装简从,为什么?为什么秦国集结的都是这些轻型部队?因为巴蜀山林极多,不方便重装部队行军,至于秦国同样强大的弓弩和战车也在巴蜀的地势中受到了掣肘,更是没有发挥的空间。” “让夏国的人继续刺探,想来运往定军山的物资必然有份量极多的防蛇虫药和除湿药剂。” “不过最让我确定的还是秦国的黑龙军团的动向。” “天砀山是一个军事重地,它的另一边就是剑阁,可以直接通过剑阁跳过汜水关和子午谷,直逼巴蜀腹地。” “之前我就奇怪,西域邻近中原的地带大多贫瘠无人,为什么黑龙骑兵会大规模进入西域,没想要是利用西域地带作为烟雾弹和中转站,直接再从西域出来时已经到了天砀山。这时候,只要再过剑阁就可以直达巴蜀本境,可谓神兵天降,讲的就是一个快。” “黑龙骑兵作为秦国最强部队,全体重装却和轻骑兵一样具有着高机动性和灵活性,战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他们顺利通过剑阁,而且巴蜀手忙脚乱防御不当的话,定军山的三十万大军就可以只扫扫尾了。” “真是够可以的。”印瞳赞叹一句。 “只是不知道巴蜀这个一向波澜不惊,不卑不亢的国家,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反应。” 林瑶反驳道:“巴蜀虽然一向低调,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但是能在中原屹立这么多年,总是有着自己的实力的。” 印瞳点头道:“话是这么说。巴蜀的确是深藏不露,但是要知道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是秦国的铁骑。” “秦国不打无准备之仗。” “而且黑龙军团真的很强。” …… 第四卷就此结束,下面就是第五卷了。 你们也看出来了,下面的内容,就是天下大乱了。 而之前的那些势力,七大名门;那些人,苏筠、苏尘、蚀风、重勿、李若缺等等在这乱世中又会如何自处,落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