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千佛塔的好处 (第2/2页)
?不会吧?” “又……又走了。” “他是不是知道我们在看他,就故意这样涮着我们玩呢?” “……” 走了好久,印瞳又再次停下来。 这次他看的,是这座千佛塔里最大的一尊佛像。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祖师,佛门的开创者,无上净土的主人。 三十丈的石佛身体就这么盘坐着,俯视着千佛塔的诸天神佛,就像俯视着人世间。 这是千佛塔里最特殊的一尊佛。 因为其他的佛像都是一个人雕刻一尊,而这尊佛像,是由无数人共同雕刻的,以前就在雕刻,现在还在雕刻,未来还会继续雕刻。 印瞳的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他从来没有感应过任何一尊佛像,没有一点佛缘,更没有得到任何的法门。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从始至终来到这里几次,都没有。 不是他和佛没有缘分。 也不是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佛缘。 更不是自己的悟性不够。 他拒绝了。拒绝任何的佛缘,拒绝所有的法门。 为什么呢? 印瞳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而且不止一次。印瞳每次都会给自己一个答案。 因为印瞳自己很骄傲。没有任何的佛,神,乃至是天,能够凌驾在自己之上。 他拒绝所有的好处,也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拒绝所有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坏处。没有因,就没有果。 这就是印瞳的想法。 如今再看这千佛塔的诸多佛像,印瞳忽然百感交集。
有那么一刻,印瞳觉得自己错了。 因果循环,种因得果,本就是天道使然。而自己不愿种因,其实也是一种因。 原来自己不是骄傲,不是不愿受到别人的摆布,而是在害怕。 活了那么多年,长生不老的美好都变成了一种对生命的厌倦和对死亡的向往。自己活得越久,就越害怕。 因此,执念也会越深。 所以自己固执了一千多年,固执了无数次。 印瞳发现自己从来没想过,就算自己接受,又能如何? “又能如何?” 印瞳笑了笑。 一千八百多年的生命,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中的异数。印瞳是白纸上的污点,是大河里的砂砾,是黑夜的繁星,格格不入,却又倔强的一直存在。 那么这个世界的因果,对于自己这个异数,还有用吗? 有用,自己又有何惧? 异类,并不全是坏事。 印瞳笑了笑,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很多事。 在这一刻,暮夕、林瑶、苏筠、苏尘、毋什、明空、李若缺,还有所有在感悟法门的修道者们,都同时睁开了眼睛。 “诸位?感觉如何?” 当所有的修道者睁开眼,再去回味,不由觉得那段修炼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很是神奇,便议论纷纷。而这时,戒罪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 “戒罪大师,这是这么回事?” 一个刚刚感受到了法门的致知境散修问道。 看着塔内这些面色惊喜却疑惑,怅然若失却又似有所得的修道者,戒罪笑着说道:“诸位,这千佛塔的真正的玄机,就是在这九百九十九座佛像上。” “或许有不少人看得出,这些佛像的雕刻手法和风格迥异。事实上,的确如此。” “这些佛像都是这千余年来,我静蝉寺的历代佛道大德所雕刻。” “我静蝉寺传承一千余年,历代出色的大德,不论修为如何,只看佛法精深是否精深。只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便可以来到千佛塔雕刻一座佛像。迄今为止,已经有九百九十九座。” “这九百九十九座佛像,形象来自于我佛教典籍中的诸天神佛。这些真佛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特点,我静蝉寺历代大德便依照典故中的真佛形象,结合自己的佛法感悟,雕刻出这一尊尊佛像。” “所以,这些佛像,都蕴含着不同的意境。” “这些意境的感悟,并不能提升修为,但是却会提升心境。每一尊佛像都有自己的特性,只有性格心性与之相似对应的人才能感应到,便是我们所谓的佛缘法门。这种法门,不是道术佛法的法门,而是对于心境悟性的升华和净化。” “今天在千佛塔的修炼,对于诸位以后的修炼都是大有好处的,至于好处多少,便在于你们自己。至于未找到自己的佛缘的人,也莫要失望,一切都是缘法,不可强求。” 戒罪一席话,让众修道者了然。 …… 最近在做毕业设计,所以比较忙。而且条件艰苦,没网,这章还是用手机发的。如果比较晚见谅,但是每天起码一章不会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