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风云岁月_第一九四回 丽绢心急如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九四回 丽绢心急如焚 (第2/2页)

到了我们的总会计师建芳那里,她就不同意支付这笔动迁款,事情就拖了下来。今天下午我了解到,这人家背景硬,能量大,点子多,原来也搞过动迁工作,对动迁工作路子的套数非常熟悉。他非但自己顶着不签协议不算,还串连了不少已经签约和正要签约的十几家动迁户,一起跟动迁组闹了起来,形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丽绢听完汇报,想了许久,说:“这事也怪不得建芳,从财务制度来说她做得并没有错。但这动迁的情况特殊,可能也要有个灵活机动。不过现在我也算领教了这动迁工作确实难做,刚才是我错怪大家了,你们不要计较。”

    “我看现在情况紧急,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要研究一个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家兴说。

    “还有一个情况,这事已经闹到了区政府,区房产管理局的动迁科这两天要派人来调查。”爱国说。

    “我们经得起检查吗”丽绢着急地问。

    “应该说我们这个动迁工作,是经得起检查的。”爱国说。

    “那现在老百姓反映怎样?”她又问。

    “现在大部分被动迁老百姓的反映比较好。事先我也反复向动迁组交代,我们公司的徐董事长,是为了报答这里的居民,是要为这里的父老乡亲通过动迁来改善居住条件,让些利、做些好事。再三说明我们的动迁用房是公司自己造的,不是买来的,所以是按建筑成本供给动迁户的,不许动迁组加价分配。”爱国继续说。

    “我们请的动迁单位情况怎样?”君兰又问道。

    “我们请的这个负责动迁工作的单位,在社会上名声还是比较好的,比较坚持国家的政策。”家兴答道。

    “我在基地上看到这些办事人员的素质也可以,办事比较公正,既坚持政策、原则,对老百姓态度挺好的,说话也和气,不是像社会上有些做动迁工作的,哄、吓,拐、骗样样来。”爱国又说了自己的体会。

    “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不要弄成想办好事,最后像上海老百姓说的,叫‘阿王炒年糕,吃力不讨好’。现在说是说,关键是怎样解决这些签约反悔,还不肯签约的对象?家兴,你拿个办法出来。”她现在的心态平静多了,要家兴拿主意了。

    家兴开头没有讲话,沉默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说了话:“现在不是讨论谁是谁非,而是要解决好最后的这批动迁户。我想了三条:首先还是坚持原则,不能轻易松口、开口子,否则会进一步出来连锁反应,事情更不好办了;第二,让区里的有关部门来检查,能帮我们说句公道话,比我们自己说话要有力得多;第三,还是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必须依靠我们的工作组与罗秀英这些骨干,加上他们的配合,一户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抓紧时间、当机立断,更不能把矛盾搞得复杂化。特别是这户五层住房的人家,还要做耐心的说服工作,万不得已,最后只好实行强迁。但是尽量不那样做,不能为了个别人家,坏了我们公司的好名声。”

    “我看这三条可行,我会努力贯彻。好在现在动迁公司的工作抓得很紧,是迁走一幢拆一幢,速度比较快,一个半月已经拆掉三分之二。基地规定三个月拆平,只要我们工作做到点子上,我想问题也不大。”爱国的信心比刚才足了许多。

    “我认为这问题就这样去解决,大家密切配合做好工作。还有个问题就是公司的全面管理,必须要加强,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家兴,你准备个意见,下个星期我们三个人坐下来认真讨论一次。”丽绢最后对动迁工作做了结论,还提出要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

    事后,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加紧进行,动迁工作又经过一个月,只剩下那幢五层楼的房屋还矗立在基地旁边,没有拆除,真是成了一根钉子,但不影响基地的开工和建设。另外对整个公司管理工作的加强,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后来的情况怎么样了,且听下一回分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