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鬼道之谜 (第2/2页)
了仙人卷轴和尸体,始皇以之陪葬,妄图成仙,然后后来赢氏子孙进入墓中,发现此地恶鬼横行,于是告诫子孙后代不得让始皇再临人间,否则必有大难! 李蛰弦点点头,说道:天人之躯何等高贵,若以之陪葬,即便不能沾染些仙气,从而羽化登仙,至少也能保障墓室风水祥和,福荫后代吧,如何会成为九幽玄境,又弄得后代子嗣不昌了? 此事必有蹊跷,南宫断然说道,若按之前我所猜测的一般此地乃是修习鬼术者的圣地话,或许有此可能,佛家有云,天下众生六道,轮回不止,生生不息,有上三道与下三道之分,天道最上,鬼道最下,若当真有天人存在,必定也有恶鬼横行,我观那鬼术阴邪不堪,或许与这鬼道或有关系! 李蛰弦颇以为然的说道:世人修仙必选洞天福地,若是修鬼的话,怕也会选择如九幽这样鬼气纵横的地方,南宫兄或许说对了,这里便是鬼术剑客的圣地,但为何始皇要将自己的陵寝设在这里了? 南宫修习佛法,精通诸家所长,对小乘佛教中的轮回并不陌生,略一思量,便悟透了其中机窍,缓缓说道:人死灯灭,魂魄轮回,六道罔替,上世为天,下世必不为天,人道也是如此,始皇既死,魂魄进入六道,就再无此人了,他若是想要复活,灵魂一定不能远离,而此地乃阴世隔绝的不可知之地,方能保护他灵魂不散,秦贞这句话没有说谎,始皇确有复活之望! 李蛰弦微微一怔,看向南宫,问道:那王崇一此来,到底是为阻止他,还是为成就他了? 南宫一时也是无解,片刻的失神,随即便听到李蛰弦大叫一声小心,他连忙从原地跃起,回头一看,顿时便见到一个浑身血污的身影向自己奔来,虽然看不清楚面孔了,但从他身形来看,应该就是方才落入阵中的尹默然,他竟然如此命大,还没有死!
虽然没死,但看尹默然此时的情况,应该也离死不远了,浑身没有一块好rou,乌血滴滴答答的直往下落,一众秦兵正眼巴巴的跟着他的身影,不住的往天空放箭,看到这里李蛰弦忽然一阵奇怪,对了他们之前为何不放箭,莫非那棺材有古怪,他们竟然不敢损毁? 此时情况紧急,李蛰弦无法查验,他们被逼离悬棺,必须一边防备尹默然,一边避开兵俑的阵击,逃得当真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然而这时李蛰弦却似乎察觉到了这阵法的一丝奇怪之处:原以为那些残疾军吏是带着手下兵士四处奔袭的,然而此刻从空中看去,却发现那些兵俑虽在奔走,而军吏似乎一直在原地转动,之前看似在移动的错觉,其实是因其他兵俑变化之时造成的视差。 李蛰弦顿时有些明悟,为何这军吏的目光宛如刀势一般,原来他们并不能移动,只能以此作为攻击方式,虽然不明白为何如此,但他觉得似乎找到了离开此处的方法了,于是高声对身后的南宫叫道:跟进我,我发现离开的方法了! 南宫并不怀疑,紧随在李蛰弦身后,却见其速度极快,眨眼之间身形斗转,宛如鹰隼一般,若非他将土系灵力中重势一道精研至第三层境界,早已习得万向归心之术,是以而有凌空一羽的声名,怕是还难以跟上他的步伐。 此时李蛰弦的举动格外奇怪,他竟然仍然向着战阵中的残疾军吏奔去,南宫刚要提醒,却又见他并非与其相争,只是在他头上踩了一脚,说来也是奇怪,方才在空中时,下方的兵俑还不断以箭矢相击,但当他落在那军吏头上的片刻,那些兵俑竟然停顿了一下,在他重入半空之后,方才继续攻击。 本来这一停顿并不显著,但战阵一直都在变化,如同不断转动的水轮一般,这稍微的停滞让一片区域的兵俑都静止了片刻,战阵变化的趋势似乎都改变了丝毫,这便显而易见了。南宫见状,接着也踩在了那军吏头上,下方的兵俑果然也有片刻的停顿,顿时欣喜的大声问道:李兄,你是如何察觉的,他们为何会停下? 李蛰弦其实也只是从军吏原地转动一事上略有所悟,并不完全明白,短暂之间也说不清楚,于是猜测的说道:这些军吏只能原地转动,之前你那一击又未将其击碎,所以我想这人并非陶俑,而是僵尸所化,若修炼过通灵之术便该知晓,通灵之物若非活物,则施术者必须实时掌控,须臾不得离开,否则,则需以符印控制,而符印控制之下,仅能听从简单指令,这些军吏应该就是如此。 南宫还是不解:为何我们踩在他身上时,其他人就不攻击了呢? 李蛰弦顿时一笑,这个秘密其实还是他刚刚才想到的,从半空中那些悬棺得来的启示,他并不隐瞒,大声解释道:与我们方才呆在悬棺上一样,他们是怕伤到这些人,南宫兄,先前我们只猜到这些军吏乃是破局关键,眼下却已能看出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个阵眼所在,你记好这些军吏的位置,或许能够推测出阵眼布置成的阵法为何,我想左右不外乎阴阳八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