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十万兵俑 (第2/2页)
越凝重,眼神也因吃惊而瞪得浑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这始皇的兵俑战阵会演化成如鬼谷迷宫大阵,唯一的区别只是鬼谷的大阵乃是幻象所生,而眼前却是实打实由活生生的兵俑汇集而成的,李蛰弦能够感到那金戈铁马的奔腾威势,能察觉那冷刀冰戟的朔朔寒风,这一切都向他面前猛扑上来,面皮之上甚至有了一丝血迹流下,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李蛰弦曾经身处于鬼谷幻阵中时便曾怀疑过,与仅凭幻想创建而出的墙体迷宫相比,世上如何有人能够生生在识海之中想象出不断变化的战阵来,这需要刻画每一个人的形象、神情、动作,若是三五个或有可能,但一旦上百,再厉害的人也无法同时控制这么多人的幻象变化,而要实现鬼谷幻阵那种幻术的话,就绝不能以孙乔所说的那种构建之法想象,唯一的可能就只有一个了—— 李蛰弦看向眼前的兵马俑阵,想到那唯一的可能,或许就是凭借这眼前兵阵的记忆了吧,创建鬼谷幻阵的前辈,当初必定来过这里,甚至他就是这座古墓的设计者,这也解释了这古墓为何有如此多的迷宫的谜题,鬼谷一脉与始皇必定有着莫大的关系。 大阵一旦运转起来,若陷阵之人不死,大阵不休,李蛰弦也只能一边避其锋芒,一边思考破解之法,他记得孙乔曾经跟他说过,这阵法并非全是死路,只要看清局势,辨认方位,便可从阵中的暗门而出,这暗门便是阵法开创者给自己留下的后门,向来只会传给自己的关门弟子,便是历届的鬼谷子了。当时孙乔没有告诉过自己,恐怕她也不知道,甚至于苏三禾与张韧逸都不知晓,但是他们是如何从阵中离开的,孙乔之后又是如何带自己走出的了?李蛰弦顿时醒觉,这阵法绝非只有一个暗门这么简单,暗门是设计者留给自己的求生之路,这条路绝非只是让他走出去这么简单,若是自己,当被人陷害至深入自己的阵法,绝不会轻易放过那人,而是会将阵法以自己的方式控制住,从而反制那人,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孙乔、苏三禾等人知道的并非真正的暗门,只是鬼谷子交给他们防身的法子而已,此刻,自己若想要登陆到那阵中的高台之中,则必须找到这阵法的暗门所在,完全将其掌控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打开始皇帝的棺椁。 秦兵战阵,大约有武士、车兵、骑兵、射手以及将军五类,其中或依据阵位不同,或因披甲不同,有细微差别,但不离这五类,其中车兵分左右,左兵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二者合击,左右翩飞,正道则以马势威吓,只能后退或远远避开。 而射手分跪立两类,手持弓弩,组成弩兵军阵,一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轻便灵活,一位于阵心,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左腿蹲曲,右膝着地,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时隔千年,虽然他们手中的弓弩已经全然失效,然而这些兵俑远非寻常兵士,似因阵法之故有了新的能力,只以射箭之姿便有劲力透体而出,不可轻易触之。 而这阵中最多的还是武士与骑士,其中武士披甲持戟,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气质昂扬,而骑兵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手托长枪,急速奔行,人力不可与之相抗。 至于最后的将军,头戴长冠,着装朴素,配以花饰,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这类兵俑身材更是高大,仅以身高便足见其不凡,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单骑一马,在阵中来回奔走,虽并无兵刃,但李蛰弦却见其周身隐隐有流光闪过,遍入四周兵士之中,显然这类将军才是一个个阵眼所在。 武士往往六七成群,配以一队九人弓弩手,三骑骑兵以及一辆军车便算作一什了,两什则为一伍,每伍便有一将军指挥,可算作秦时军制,李蛰弦深深体会到了什伍之制的厉害,可攻可守,又随同大阵移动变换,分化出了无数阵型,仅仅是看清这些阵型的变化,已让人目不暇接,更何谈破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