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姬无涯重现 (第2/2页)
级阶梯方才到了最后的密室,李蛰弦惊叹道:如此隐秘,这里怕是在池塘之下吧! 李源点点头,说道:这里是老祖宗建的,下面有通道可以通向城外,这墙壁中藏有铁板,近些年来又布置了阵法隔绝里外,在这里商讨事情最是隐秘不过,即便钟南子这样的高手在就在书房之中也无法察觉到这里有人说话! 王释空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李源顿时会意,便说道:你们在这里说话,本侯暂时先回避了!说完,径自离开,二人都将脸上的白玉面具拿下,王释空坐了下来,还仔细的查看了一下这面具,沉默半晌方才说道:这玉质乃是西域所产的凝脂玉,比之羊脂玉更加纯净白皙一些,一般剑庄配发的剑客玉佩也不会采用如此高级的玉质,何况还是这么大一块,据我所知,诸国朝廷里也没有这么多的余料,还是曾经大唐繁盛之时,有西域敬献给玄宗的,没想到最后落到了长安侯的手上。 李蛰弦乍听之下倒不在意,但看王释空的神情,不像是随意提及的,似乎意有所指,这再一细想,心中顿时有所触动:长安侯府中有哀帝的画像,只说是祖父从宫中得来,作个纪念用的,但即便其曾为大司农,如何会得到如此名贵的宫中之物,难道是趁着宫乱之时打劫而来的,其中必有隐情啊! 不过虽然有此怀疑,李蛰弦却没有继续深究下去,毕竟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前朝早已覆灭,不值得为此劳神,便与王释空说起了这次的长安之行的事情:之前听说一个故事,说故事的人一个据说是始皇后人,一个据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后人,他们说始皇陵墓之中藏了一本天书,而王崇一便是为了此书而来的,故事不知到底是否是真的,不过王崇一倒是一心想要进入古墓,而且已经有过一次尝试了,却并不成功,盘桓长安,乃是为了寻找一枚夜明珠,昨夜已经被他拿到了,诸国还死了不少暗客,这些方才你也看到了!
夜明珠?王释空目光一紧,李蛰弦本来也有所奇怪,为何王崇一对夜明珠如此在意,这珠子虽然珍贵,但并非独一无二,各国朝廷之中或许都藏有此物,却独独对长安侯的这枚如此情有独钟,见王释空眼神有异,顿时察觉到其中蹊跷,问道:先生知道这个? 王释空沉默半晌,轻轻一叹,终究还是说道:说起这夜明珠来,其实也有不少故事,历代中被珍藏的夜明珠大多乃是自然生成的,能在夜色之中发光,但不过类似萤火之光,不能及远—— 李蛰弦想来也是,他记得鬼谷中的咫尺一阁的穹顶之上也是镶嵌了不少珠子,一到天黑便发出淡淡萤光,但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白日里石窗外透露进来的天光相比,这时又听王释空说道:这类夜明珠虽然珍贵,价值千金,但豪门显宦家中或多或少都藏有此物,或作为赏玩之用,或作为陪葬,我曾经到过西域的一个地方,那里的国王建有一座地宫,以夜明珠扮作星辰,至少有上百颗之多,可见这玩意虽然珍贵,但并不值得剑客争夺。 李蛰弦想了想,问道:那长安侯这枚夜明珠有什么特殊了,此物之前我也见识过了,不过寻常的一颗白珠,到了夜晚也确实会发光,除此之外,并无什么特异啊! 王释空神色忽然一黯,似乎回忆起了什么伤心往事,说道:听说你遍览群书,那么定然是读过博物志的了,文中有言,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这鲛人性格烂漫,世居南海不可知之地,偶尔靠近大陆时,会绕着渔船唱歌,渔民称之为渔舟唱晚,并将其谱之为曲,传唱至今,鲛人来历神秘,有传说其乃是上天的宠物,犹如富奢之士养鱼池中一般,他们将鲛人养在海中,由于与神仙相近,是以这鲛人沾染了些仙气,眼泣则成珍珠,另外,因在海难之前会围绕着渔船示警,也被传说有着预言之能,为海民敬拜,然而世上总有不信鬼神只为求利之人,行那涸泽而渔之事,认为既然鲛人眼泣能成珍珠,他们的眼睛自然更加珍贵,于是偷偷的捕获了个别鲛人,挖走了他们的眼睛,没想到最后眼睛变为白珠,熠熠发光,就作为夜明珠献给了当时的皇帝,得了大量财报,不过后来这些人没得好报,据说双眼失明,每日流泪不止,最后身体的水分全部流失,浑身化作了干尸。 说到这里,王释空顿了一顿,又道:当然,这只是传说,或许只是百姓单纯的愿望罢了,不过玄宗年间确实有南海海民敬献夜明珠一事,长安侯作为曾经救驾的功臣,皇帝以此夜明珠作为奖赏也不为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