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同境界之战 (第2/2页)
想要再射一箭,但那人一直没有动静,这才确定他应该当真无力反抗了,于是缓缓靠近,踢了他两脚,说道:现在在下可以告辞了吧? 明显的讥讽之语,但剑客却无力反驳,哼哼唧唧了几句,仍然倒在地上不起,李蛰弦眉头一皱,本来就没有瞄准他的要害之处,毕竟是晋国的剑客,汴梁附近晋军群狼环伺,杀了他们一名剑客,怕是要吸引一堆闻着血气过来的暗客,对自己而言着实不值,当下迅速的替他点了伤口附近的xue位,阻止血流过快,然后在他的衣服上随便撕扯了一块,绑住了伤口,随即叹道:本来没事的,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李蛰弦有感而发,在人听来却仍然是讥讽,他也懒得解释,此时隔得近了,月光下也能看清楚此人的面孔,看了几眼,忽然间觉得面熟,仔细回忆一阵,再加上他的这一身雷系秘术,恍然间记忆回到了七年多前的灵隐剑庄的儒者庄试,在众剑客从岷山回剑庄之时,此人似乎向宋依冉等人下过手,后来萧郎出手方才救下她来,这人叫什么名字来着,不记得了,但记得他应该是岐国剑客,如今如何又在晋国军中了? 不过这倒是不重要了,今日之后自己也无须与他打交道,饶过他的性命已是仁德,正要离开之时,李蛰弦却忽然转念想道,此人既然是晋军剑客,怕是多少应该听说过自己的大师兄的名字,毕竟二师兄已在吴国站稳脚步,大师兄天纵英才没可能籍籍无名的,自己此次汴梁之行,便是依王释空之求,前来打探刘掌柜的计划,避免梁晋中的一国大胜,若是能够见到大师兄,提醒他一番的话,刘掌柜不管有什么计划,自然就不会那么好达成了的。 本来李蛰弦觉得是多此一举的,梁国都被打到都城前了,都无反击之力,刘掌柜再厉害,如何能让梁国反败为胜,尤其还是大胜,但他仍然还是问道:你们晋军之中,可有一个叫做苏三禾的人,我与他有旧,这次来梁国便是寻他的—— 李蛰弦说着说着,眼见这剑客脸色骤变,顿时不解,莫非是流血过多了么,但他下句话就解释了原因,显然不是他想的那样,只听他道:你如何会知道军师的名字的?
军师?李蛰弦微微一愣,随即便意识到了他说的是大师兄苏三禾,之后又从他的口中了解到大师兄到晋国之后做的事情——设计捕杀试图夺位的晋王叔父李克宁,推测到大雾天气后,趁雾气弥漫突袭潞州,一举灭杀了潞州的梁军,解决了之前梁晋大战屡攻不下的窘境,后来又全权策划了柏乡之役,仅此一役,杀王景仁带领的梁禁军五万,其中杀两万,俘虏一万,其余则逃的逃,伤的伤,不见了踪影,之后便以骑军迅速封锁了汴梁八方的交通要道,大军围城,可以说晋军有如今的战果,大师兄可居首功,如今晋王李存勖对其敬佩不止,所有兵事必咨询其意见,军中的剑客也听从其调遣。 没想到大师兄这么猛,不过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就让晋国北据契丹,西凌岐国,创出的了如此盛况,相比二师兄,如今虽然也入了吴国朝廷,却仍然只是太子中允而已,对朝政的影响并不大,也难怪二师兄忍不住了,不仅与慕容氏联手,还与刘掌柜合谋,目标怕就是大师兄了。 李蛰弦已从面前剑客的口中知道他叫蒙袏古了,本来他还不承认,只以假名相告,后来还是李蛰弦点破了灵隐剑庄旧事,方才以实相告,李蛰弦说道:如此正好,你领我去见你们的军师,我有要事相告? 蒙袏古却有些担心,说道:军师地位崇高,晋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你身份不明,怕是没有那么好见到他的,万一你心怀不轨,伤到他—— 李蛰弦顿时笑道:这你就别担心了,大师兄一身本事,你们不知,我还不知么? 竟是将自己的身份说出了,蒙袏古顿时一阵惊愕,没想到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连忙陪起了不是,说道:军师如今与晋王驻守在京北的陈桥镇上,你可现在与我同去,不过此行要经过烟雨楼,我们又是刚刚从那里过来,里面着实藏着不少姜家的暗客,虽然不理两军之战,但我们毕竟窥探了其中秘辛,万一被发觉了,也是麻烦! 李蛰弦想了想,也是觉得麻烦,陈桥在汴梁东北,而烟雨楼就在城东郊外,若不从此处经过的话,只能绕一大圈,晚一日见到大师兄,他就少了一丝准备时间,刘掌柜既已与姜家接头,怕是这两天就会有所行动了。还是蒙袏古深明大义,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说道:还是分开走吧,你持我令牌先行过去,有这令牌,加上你们同门的说头,定然可以见到军师的! 李蛰弦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你—— 蒙袏古摇摇头说道:不妨事,流了些血而已,将养些日子就好! 李蛰弦也不啰嗦,拱了拱手,将他先扶到了河边,这里经常有晋军骑兵经过,不多久就会看到他的,然后持了令牌先往禅天塔而去,准备接了茗惜便去找大师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