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刺史刘馥 (第2/2页)
个城门,规模并不是很大。东汉末年合肥作为南北要冲之地屡经战乱、兵灾,旧城墙损毁严重。特别是建安五年那一次,孙权的兄长当时的讨虏将军孙策命其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了曹cao所属的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又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起兵作乱,合肥旧城在那次动乱中基本上本损毁殆尽。 现在合肥主城墙是现任的扬州刺史刘馥到任之后带领当地的军民新建的。由于财力有限,所以修建的新城也就相对小一些。不过这样反而更利于防守。 “呵呵,少来!曹洪将军在府中延请宾客,咱们的刺史大人能舍得下美酒佳肴来城头上陪我们喝西北风吗?”被冻得直跺脚的曹兵一脸不屑。 “怎么不行?”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当官的哪有和咱们一起受罪的道理呀!要说咱们这刘使君……”说话的曹兵还没反应过来,完全没注意到边上的曹兵脸色都青了。 “大人好!”边上的一个曹兵机灵些,生怕这家伙再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赶紧站起身来向一直站在说话曹兵背后的满脸笑容的刺史刘馥问好。 闻听这话,说话的曹兵到嘴边的话硬生生的被咽了回去,一转脸,见刺史刘馥正一脸jianian笑的看着自己。这个小心肝都在颤啊!“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一个劲的扇自己耳光,叩头求饶。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不该乱嚼舌根!大人饶命呀!大人饶命呀!”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成为了当时淮南军阀袁术的部下。后来发现袁术这人贪婪暴虐,难以成就大事,就生了叛离之心。建安初年,曹cao崛起于青徐一带,供奉天子迁都许昌、外讨逆匪、内整朝纲,使得当时士大夫中的很多人都视曹cao为社稷之臣,将兴复汉室,安定天下的希望放在了曹cao的身上。作为心怀汉室的刘氏宗亲刘馥更是对于这位安邦定国、戡乱保民、匡扶天下的曹丞相抱有极大的好感。在经过一番努力之下,刘馥终于成功的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部下的江陵将领戚寄和秦翊带着部队和自己一起去投奔曹cao。曹cao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司徒府掾。 建安五年,孙策消灭了曹cao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江淮一带的局势顿然败坏。混乱的江淮局势严重的制约了曹cao北征袁绍的的战略企图。为了安定扬州、稳定后方,曹cao任命颇有治政才略的司徒府掾刘馥出任扬州刺史。到建安十三年,刘馥已经在扬州任上干了8年多了。 刘馥是个很有治才的人,他在任的八年中。不但逐步恢复了以合肥为中心的扬州北部的统治着秩序,恢复发展了生产,还复建了合肥的主城防御体系,组建了一万余众的扬州地方郡兵。基本上为曹cao在南方构建了相当稳固的战略防御支点,可谓是一代能臣了。不得不说,孙吴政权后来屡屡兴兵北伐都无法攻克合肥,这和刘馥这些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还记得曹孟德南征之时,曾经兴致很高的在大江边上横槊赋诗的时候顺便醉酒杀死一位重要的谋士,书中所说的此人就是刘馥。当然那是演义,实际上当时刘馥一直呆在合肥,并没有追随曹cao参与南征,不过他确实是建安十三年死的,但是人家是病逝的。 此时的刘刺史当然不会去责备一个私底下瞎扯淡的兵卒,那就太伤将士们的心了。刘馥笑着上前将跪在地上不断叩头求饶的曹兵扶起,笑着劝慰道:“快快请起!一点小事何足挂齿!将士们天寒地冻还得为国守疆,我刘馥不能和你们同甘共苦,心中有愧呀!所以特备薄礼前来向诸位将士赔罪,来!来!来!你们看这些是什么!”刘馥笑着指着身后。 众位书友,本书已经进行到<第100章>了!可是我不得不说,故事才刚刚开始,精彩的内容还在后头。为了方便您看到后面更精彩的内容,麻烦你点击<加入书架>,收藏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