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家子_第096章 盼着好日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6章 盼着好日子 (第2/2页)

打比赛上拿过名次的,你们居然战了个平手!”

    发哥随后给我们每人斟满酒:“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来,你们碰一杯!”

    总之,在道上混的,喜欢接触有趣的人,有点本事的人,我们的摔跤,算是当日聚餐的一个助兴节目,气氛顿时更为热闹了。

    酒开了一瓶又一瓶,发哥对石河村投资采沙之事只字未提,其实他在暗示,这样一笔投资,对他来说纯属小菜一碟,交给手下办就行了,聚餐还没结束,他还有别的事,倒了一杯酒,仰脖饮尽,匆匆辞别而去。

    发哥走了,自然没戏了,酒局散去,各自走人。

    中午,姚夏玲喝了点小酒,脸上红霞飞着,显得妩媚动人,却搭载着我,直接开车上桥,出了孤岛,行驶在城里,我怯怯的说道:“夏玲姐喝了酒开车,不怕交警啊?”

    她单手悠然的打着方向盘,应道:“在县城酒后驾车遇上交警,给发哥打个电话就没事。”

    一路上打情骂俏,还动手动脚的,也不怕她酒后驾车开到山沟里去,不知不觉,几十分钟过去,到了黄果垭镇,为了避嫌,姚夏玲叫我提前在桥头下车,步行回盐巷子,分手前,她虽然酒醉,却叮嘱道:“今天见了什么人,谈了什么事,一定别拿出去乱说,连老婆也别随便说,你懂的。”

    我应道:“假如我连这个也不懂,怎么能让夏玲姐放心呢。”

    跨入旺旺超市,刘玉芳劈头就问:“交钱没有?签了合同吗?”

    “钱交了,合同也签了。”

    刘玉芳花了几分钟时间细细读过合同细则,又问:“收据呢?”

    “拿去。”我随手从包里掏出已经揉得皱巴巴的收据。

    “就这张白条?怎么连个公司名称也没有?靠谱吗?”她秋风黑脸的追问道。

    “有这个就行了,比盖上某个大单位的公章还管用。”我指了指收据上的签名说道。

    “赵润发?到底是谁?”她一脸茫然。

    “他就是刘高的哥老官,替我们轰走金水村黑帮的人嘛。”

    刘玉芳把合同以及收据收起,正色道:“管他什么红帮黑帮,我们投钱进去,指望着赚点钱,至少不亏血本,别的事绝不能参与!”

    也不知为何,想到一路上和姚夏玲嘻嘻哈哈,见了刘玉芳以及捆在竹椅子上的丹丹,做了亏心事一般,想到她们一年四季守着铺子,毫无怨言,而我却在外面瞎混,难言的愧疚之感袭上心头,顺从的应道:“老婆大人的吩咐,哪敢不从。”

    她当然不放心,习惯性的骂道:“今天说不去打牌,明天夜里就翻墙出门,龟儿子说话当放屁,哪里算个数?”

    我再次解释:“这么多年,你男人到底怎样还不清楚?小错误不断,原则错误却一次也没犯过啊。”

    她噗嗤一声笑了:“信你一次,别跟刘高掺和着,否则石河村的人会背后骂你的,只管把钱收回来!”

    十万元,是这个家的老本,投出去,每天心里总叨念着,可是,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实现去县城居住的梦想,让阳阳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为此赌上一把,怎么也觉得值。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暑期又至。

    这一年,地震过后,当地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微妙变化,过去省吃俭用的留守妇人、乡下老人们,都感觉到人生短暂,生死不可预知,活着的时候,该享受就得享受,钱财又不能带到那边去花,于是镇上的各大超市,零售铺子,营业额远超往年。

    于是到了暑假,进入消费旺季,旺旺超市的日营业额从第一年的七八百,递增到此时的两三千。

    每天夜里,拉上卷帘门,我们全家仍然保持着从农民街带来的习惯,全家围着钱箱,看刘玉芳一五一十的数营业款,我和阳阳打下手,把各种票面的归类,整理成一叠,交给她清理,每当当日数额再创新高,全家又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之中,总之有了一个共同的赚钱养家之目标,两个女儿和刘玉芳再也不构成统一战线来对付我,至于平日的小吵小闹,以及曾经挥之不去的猜疑,暂时搁在脑后,不去纠结了。

    总之,玻璃厂之夜过后,我和姚夏玲尽管没动真格的,却一直藕断丝连一般,保持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要我介绍学生入学,随后在超市经营方面给予及时回报,以及随后的投资十万,将对我们这个小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这其中的曲折,刘玉芳如何也不会明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