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我不做狗(下) (第2/3页)
悬赏令,无名也沉声道,在下正为此而来。 残剑与飞雪一起看无名。从长空铜矛到悬赏令,需要复杂的推断,但双剑既然悟出长空自愿求败,联想到悬赏令便不困难。 对双剑不困难,令无名却极佩服! 飞雪问无名:你究竟何人? 无名答:刺客。 残剑问:为何刺杀秦王? 残剑问的,乃是最要紧环节,以双剑之才智,如何能悟不透悬赏令中的破绽?但悟透悬赏令是一回事,想利用悬赏令则是另一回事。 天下最好的刺客是长空、残剑、飞雪,难道还有人的行刺功夫在这叁人之上? 所以残剑要问。 无名不动声色,答:快剑。 无名说完,不再说。 因为剑快不快,口说不算。 残剑、飞雪也不再问。 道理同样,所谓快剑,须眼见为实! 无名环视四周,开始行动,默不作声布置。 无名把屋子四周的竹简搬到中央,堆起作假人。成捆竹简越积越高,俨然是威严端坐的秦王。无名摆好,在当中一卷竹简标出记号,示意是秦王心脏部位。 无名回身迈步,数好步数,缓缓转向假人,取下剑,对准。 无名与竹简堆成假人相距,正好十步! 十步,是秦王悬赏令给出的距离。 残剑与飞雪默默看。 无名出剑! 几乎没有声音! 鞘在空中脱出,快剑闪亮,有如雷霆,剑光耀处,刺向简堆。 非常快,也许只有一眨眼,剑尖已到! 当看的人刚意识到无名动时,无名已跃完十步! 剑──中! 竹简堆动摇。轰的一声,它坍塌掉一半。塌掉的切面,一半异常整齐,另一半如天女散花,沿地面风一样散开,一撞十,十撞百,以极大力度,将旁边靠墙数十堆竹简像雪崩一般,撞成纷纷扬扬的黑色雪花,开了一地。 无名的剑仍凝住。 他的剑尖挑着那卷标记过的竹简。 无名不动,片刻── 竹简噗地碎成粉末,散落。 被剑力所震! 请假设它是秦王的心脏! 再没有比这更凌厉有力的一剑了! 这,就是无名将用於行刺的快剑! 纵是天下闻名的剑客,飞雪与残剑都不竟为练成这一剑的苦心动容!因为,只有刺杀愿望最强的人,才能练成此剑! 然而一剑使完,无名和旁观的残剑、飞雪也一同陷入沉默。 灯笼暗光,映照叁人。 ──残剑和飞雪沉默,是明白如果接受无名这剑,他们须付出生命代价! ──无名沉默,是因为他要完成最艰难的环节,开口借命! ──无名早就听说,这二人是坚贞不渝的爱侣,今日亲睹,无名更相信这一点,他很难要求夺去其中无论谁的命! 悬赏令。於是无名说。 残剑和飞雪一愣,不知无名为何又提起悬赏令? 秦王悬赏令说,有破掉残剑、飞雪中任何一人者,赐上殿十步,无名盯着双剑,缓缓说道,所以,在下只需一人相助! ──秦王当初如此颁布法令,是因残剑、飞雪双剑联手时,天下再没有人胜过。 ──秦王不指望有谁能一举消灭双剑,只求破掉其中一人,这样剩下的另一半威胁便大大减小。 ──说到底,秦王很实际,不会颁布不可能被实现的法令。 ──如果将双剑都消灭,秦王当然会大喜,无名何尝不知? ──但无名也很实际,秦王要破掉长空神矛,无名便只砍长空右手;秦王要破双剑合璧,无名便打算只让残剑飞雪中一人牺牲。 ──不需要更大牺牲。 ──因为即使长空一只胳膊,加上残剑飞雪中一人的性命,也已经是极大牺牲! ──再多牺牲一点,无名便会心痛得不能忍受! ──谁说无名只是冷酷无情? ──於是,无名恭敬地向二人行礼。 无名朝残剑飞雪跪下。 他向两位侠士深深地跪拜行礼! 这是最隆重的礼! 残剑与飞雪看着无名,表情肃穆。 无名陈情毕,站起来,声音低沉: 两位请自行决定,若战,明晨城外,秦军大营! 说罢,无名再不多说一字,转身离开! 无名走了,留下沉默的残剑和飞雪! 无名留下了两个问题──给残剑飞雪。 问题一:残剑飞雪看过无名快剑,是否接受请求? 问题二:如果接受请求,残剑飞雪中哪一个捐献生命? ──秦王认为,这两个问题都很难,因为与长空捐献时不一样,残剑与飞雪有充份的时间思考。 ──秦王认为,事情往往思考得越久,便越复杂。 ──秦王认为,以残剑和飞雪的剑术,假以时日,他俩未必不能行刺成功。这种想法很有诱惑力,他俩可以继续练剑,继续找机会刺。 但无名的方法,显然更有效。 从道义上说,残剑和飞雪不能拒绝! 拒绝了,就显得残剑和飞雪是小人! 朝闻道,夕死可也;当仁,不让於师;杀身成仁──是为义! 每个人都本能会爱惜自己生命,这是人之常理──是为情! 义不容情──吗? ──秦王知道残剑的那些传说,因此秦王想像残剑做一番思想斗争: ──残剑想到,当年自己慷慨悲歌的誓言,连奔八百里,赴秦国刺秦未遂,又返奔八百里,与赵国边境四城军民共存亡。惜乎城破,可自己侠义之举,叁月间已耸动赵国!自己是一个侠! 残剑想完,答案:义不容情! ──秦王也知道飞雪的那些传说,所以秦王同样想像飞雪的思考: ──飞雪思考,她本是赵国大将赵震之女,父亲抗秦身亡,传下一柄飞雪剑,剑是侠客之剑,剑要行侠义之举,她持飞雪剑遇到另一位侠客残剑,两人一同行侠! 飞雪是性情女子,想事情通常很快。 她一般都不用想,她凭侠客本能便有答案! 所以她比残剑想得快。 她不看残剑,话却对着残剑说。 她说:好快的剑。 她指无名施展的快剑。 是,残剑低声答,快得我看不清! 这一剑,飞雪轻声问,你我都施展不出? 是,施展不出。残剑答。 没有人能挡?飞雪说。 没有人!秦王也不能! 所以,此人是真正能刺秦王之人? 是。 所以,我们要去? 是。 去死? 是,残剑缓缓说,我与你同去,与你同死! ──秦王设想了残剑和飞雪这段对话。 ──秦王很了解这对侠侣。 ──秦王从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从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认为,残剑如果说:让我去。飞雪一定不答应。因为残剑清楚,飞雪会抢着去,如果只需要一个人牺牲,那麽飞雪肯定抢着牺牲!所以残剑的要求只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