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杨岚(上) (第2/3页)
不然,为什么连对自己兄弟都能毫不犹豫的开枪的阿祖,却不忍心杀死那样打他骂他给他无数伤害和失望的父亲? 我知道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不能要求任何为人父母者去多做什么。可是我希望,父母不仅做养育孩子的人,还能把孩子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我希望我能做到。” 陈歌看到这些影评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这次饰演的角色,又成功了! 映会结束后三天,史志敏告诉陈歌,帮他接了一个好的访谈类节目,和上一次的6羽有约有很大差别,因为这次的访谈类节目,来自于央视,是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访谈类节目。 ······ ······ “在第五代导演之后的导演中,有这样一位导演,他被称为第六代导演。他拍的电影风格迥异,往往开创了华语电影史上的先河,从2oo7年第一部电影开始,三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刷新了许多记录。”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年轻导演之一,他是第一位在内地取得过五亿票房的香江导演。他的电影总票房,已经过十五亿,当之无愧的级导演。” “他就是陈歌,24岁的电影导演,第一位被称为商业大师、文艺大师的导演。今天很荣幸邀请到陈歌来到现场。欢迎陈歌。” 4月6号,开始在央视播出,作为内地最高档的谈话节目,受众群体广泛,受到广泛好评。而今天播出的是题为,内地最受关注的导演万小虎的访谈。 从节目一开始,就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包括曾经骂过或者挺过陈歌的影迷们。 电视机里,现场观众的掌声中,一身西装革履的陈歌,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上演播室的桌子。 “你好,陈歌。” “你好,杨岚。大家好。”陈歌和杨岚握了握手,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以前在电影上看你就觉得你很帅,现在看你本人才现,要比电视上还好看很多。” 万陈歌挑了挑眉:“大家都这么说。” “哈哈。”底下的观众大笑。 “刚刚从香江过来?” “是的。” 杨岚问:“很多人特别奇怪,说陈歌你祖籍是大6人,怎么会跑到香江拍电影?” 陈歌点头:“说起来不好意思,我去香江是因为在大6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所以去香江碰碰运气。” “你当初在香江机缘巧合下接拍了吕良导演的电影这件事大家都清楚,但是后来拍电影的原因却不甚了解,你当时是剧本已经写好才决定拍电影的吗?” 陈歌说:“对,其实当时受吕良导演影响,我也写了一个文艺片的剧本,就是,后来我看着剧本,来回修改过几次后,想找导演拍这部电影,但是没有导演愿意接拍,他们认为文艺片没有市场。后来我看着自己的剧本,看了很久之后觉得其实拍摄难度不算太难,当时我已经演过了几部电影,对拍电影的流程也还算了解,所以就大胆找到吕良导演说我想试着拍一下电影。” “这么说你也是被逼无奈,而不是外界盛传说你早有计划拍电影。” “不是,不是,我一直觉得我现在的能力还有所不足。你去一个陌生的电影工业体系中,拍摄电影,你的文化和思维,肯定有所抵制,如果你还不能游刃有余的创作电影,你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克服这些阻力,你去了,肯定要出问题。” “很多人说你现在拍摄各种风格的电影,是因为自信心膨胀了,现在看来你对自己依然有很清晰的认识,并没有因为先前的成功而自我膨胀。”杨岚说话很有张力,这一切对话都是没经过彩排,只是先前看了一下采访稿。 顿了顿,杨岚又换了一个话题:“在去年举行的香江电影金像奖,拿下了多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这样重量级的大奖。但是很遗憾,你当时没有获得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去年的香江电影金像奖,大丰收,获得提名十二项提名,并包揽了最佳影片、导演、编剧、男主角、男配角、剪接、原创歌曲等多个奖项。和同台较劲,只得到了几项技术奖,可以说是完败于陈歌电影。 这本是出风头的一次机会。只是当时陈歌没有获得影帝头衔,终究是个遗憾,虽说再后来的香江电影节陈歌还是获得了最佳男主角,但最佳男演员这个奖项上,还是金像奖的分量更重一些。 思绪转回。 陈歌说:“对于刘德桦能够获得影帝,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说刘德桦在金像奖上夺得影帝,但是一片双影帝的事实没有人能改变,而的导演是我,这也是没有人能够改变的。” “你的确是像外界传的一样,很有年轻人的锐气。”杨岚的话说完,镜头就切换到了一段旁白的片子。 这是的风格,一段访谈穿插一段故事。 “1985年出生的陈歌,大学毕业后独身来到香江,在香江第二年遇到了吕良导演,由于俊朗的外表被吕良导演一眼看中,做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拍摄出,并在随后的上映中,打破了国内文艺片的票房记录。” 画面中播放着的电影画面,陈歌看着远处的海浪,“92年,我辍学开始我人生中第一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