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0 一段故事(1) (第1/2页)
“花独酌。”我默默念出他的名字,这三个字组在一起,让我感觉耳熟。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他平板的念出李白的这句诗,怪不得会觉得耳熟,名字出自这诗中,而这诗我正好听过几次。 两个寂寞久了的人,相处在一起,倒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声音一直在这墓室中回荡飘散,没有一丝安静的时刻。 无论我说什么,花独酌都可以接下去,将话题延伸扩展,给我一个重来没有想过的思路,引起我的另一番思考。 花独酌不只会酿酒,天文地理,琴棋书画,人间百态,他无一不通,甚至于样样精钻。 “一个酿酒匠懂的却不少。”听完他对于妖鬼的一些人性的见解后,我内心表示深深的赞同,可是嘴上却说的有些风淡云轻。 夸赞一个人其实并不难,只是对我来说有点困难而已。 “痴迷酿酒之前,我也算是个流连市井,享受生活的倜傥青年。”调侃的话语被这样一本正经的犹如背书的声音说出,竟是滑稽的让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样一个倜傥青年痴迷酿酒,不知要伤了多少女子的一颗春心。”我侧过头,好笑的继续调侃他。 “世人都认为男人负心,却不知,男人情痴起来是何等的执着与可怕。“花独酌依旧是一个绿色雾气朦胧的轮廓,依旧是平板的声音,只是此时我却觉得他不是雾气,而是一个实体的人。或许是因为我已经对他有所了解的缘故吧。 “想来你是被女子伤了。”我像一个好学的学生,孜孜不倦的向师父询问不懂的问题。 而花独酌也是一个耐心的师父,他乐于解答。 或者说花独酌是一个说书的先生,他讲一段故事,无论真假,我都会津津有味的听着。 寂寞时光,如此消遣岂不是正好。 万历38年,花独酌出生的那年。 朝廷政局混乱,花家在朝廷中树大根深,但是也深陷局中。不过朝廷的风浪再大,只要花家不倒,那在花家庇护下的小少爷花独酌还是吃穿不愁的小少爷。 他喜欢当一个坐吃山空的公子哥,他说这种生活快活似神仙。不过这神仙的生活却与他无缘。 花独酌,花家族长的独子。从他出生开始,就注定要背负起一个家族的兴衰。 花家此时本就在朝中如履薄冰,所以花独酌的父亲对他,便更加苛刻与严厉。他的童年可以写成一部血泪史,因为他从3岁起,每天面对的便是繁重的课业与为人处世的进退拿捏。 日复一日,即使心里排斥,他还是将所学全盘接纳。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他没有理由逃避。 他既然接受着花家给予他的地位与锦衣玉食,他理所应当的要为花家付出。这是对等的交易,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允许不劳而获。 听他讲到这里时,我大概知道他为什么如此博学多才,那都是他童年花家对他教育的结果。 他六岁那年,父亲带他去朋友林家拜访,他在那里遇见了他这一生的情劫。 一个叫烟幕雪的女孩,那年她八岁,刚好比花独酌大了两岁。 烟幕雪是林家的远房表亲,家道中落,不得以来京城中投靠林家庇护。 所以她在林家活的并不快乐,见到她时,是在一堆半大孩子中,林家的几个小姐们正说着什么笑作一团,唯独她一直低着头,安静而胆怯的站在一旁。 花独酌说自己甚至没有看清烟幕雪的长相,但是却对低着头的她印象深刻。 六岁不懂得爱,甚至连喜欢都是浅显的喜欢。他只觉得烟幕雪特别,却没再用过多的精力去想她,毕竟他还有那么多繁琐的课业要去面对。 时间过的不快不慢,但是却充实,他再没见过烟幕雪这个女人,一晃就是十年。 十六岁的他长成偏偏美少年,家世地位又是一等一的好,许多大户人家都想将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嫁给他。 他的婚姻注定是政治上的联姻,所以他从没期待过自己的妻子是什么样子。只要不给他添乱,只要可以将花家打理好,做得了当家主母就可以。 花家虽然一直深陷政党之争,但是表面的风光依旧羡煞旁人,花独酌还是一等一的世家公子。 世家子弟常常会以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集在一起,一方面是培养感情为以后自己接手家族打好人脉,一方面也是为了打探对方的虚实,毕竟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摸清对方的脾气秉性,是他们的基本功课。 林家的大公子在家办了一个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