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内阁(沈一贯) (第1/2页)
已是初夏了。几缕暖暖的阳光,透过硕大的雕花窗棂,顽强地照射进来,把这空荡的文渊阁分割成一簇簇光怪陆离的斑影。 光影之下,大明首辅沈一贯放下了正铺开一卷素笺,cao着斑管狼毫龙飞凤舞的代皇上票拟册封大员土司的圣旨。写毕,沈一贯诵读再三,觉得语句间无所不妥,才搁下笔,小心的吹干墨迹,放置一边。此时的文渊阁四周静悄悄,除了沈一贯以外并无他人。每天,沈一贯总是先于沈鲤和朱赓到阁中视事,最后一个离开文渊阁。这是十年前他刚刚入阁时就养成的习惯。 谦恭谨慎是沈一贯的为官之道。他在宦海浮沉了大半辈子后,好不容易才熬到入阁——往昔,他的仕途并不顺当——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检讨、充日讲官。这原本是常侍君侧之职,极有发展、极易更上一层楼。那是的他风华正茂,一心想为国为民做番事业却不料,他不小心在“日讲”的时候说了句让当时的权臣张居正不悦的话,便一直不得升迁,直到张居正逝后才有了转机。 即便如此但这之后升来迁去的官职虽然有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这些表面上看来算上高位的官衔,但都是些位高权虚的空架子,接触不到朝廷的权力中枢。 就这样他一直处在浮浮沉沉的状态中,及至有了入阁的机会,已是浮沉了二十多年之后的事了。二十多年的耽搁,仅仅就是因为自己当初自己的一句信口而出的不谨慎。 正是由于前半生已经有过因得罪张居正而致仕途不顺的前车之鉴,他牢记不忘,也不时地提醒自己小心,绝不可再重蹈覆辙。因此,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在言语与行止上都加倍表现得婉曲谦恭,以防再得罪了什么要人而受到影响。 甚至,在家居的时候,他也更加努力地扮演出温良恭俭让的姿态,以培养自己的声望,使受举入阁的事能更顺利。饶是他这么精心地经营自己的仕途,这条路却依然走得很不顺遂。万历皇帝并没有在他第一次被推举的时候就召他人阁——那是在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廷推”的事件中,吏部推举了王家屏和他等七人人阁;而万历皇帝正在光火王家屏,名单上的人选索性一个也不接受。这是受了池鱼之殃,而决定事情的人既是皇帝,根本连申诉都不能了。他只有继续努力地制造自己的声望,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幸运的是他并没有等得太久。 沈一贯处理完伸展了下腰,下意识环顾下四周。这经风沐雨的文渊阁,巍巍然,凛凛然,大明江山两百多年,该有多少人物在这里颐指气使,指点江山,演出过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活剧也不知有多少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仅作一名匆匆过客而饮恨归去!更有的在这里倾轧相斗,身败名裂,留下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史悬案。自己作为如今的内阁首辅,若干年后后人又该如何评说自己。 沈一贯一按书案,倏地站了起来。他离开座位,绾袖抄手,踏着舒缓的步子,在方砖地上踱起了方步。全然一副独行天下、舍我其谁的文班首领形象。 他是有理由得意的。 论地位,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他已经是人臣之极致。 论政绩,在他任首辅的这些年,太子定位,诸王分封,增设太子官署,三皇子福王居武英殿侍讲,册郭氏为皇太子妃,接着又是太子婚礼告成……近二十年来历任内阁屡屡不决的众多难题,竟都在他的任上一一化解。 只有撤矿税监这件……想起了此事,沈一贯好心情突得一下散去了一半。 ”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事情也许是另一番情形了。” 沈一贯思绪不禁的飞到了二年前的那个晚上。那时候,太子册立大典刚刚完毕,这一时期日夜cao劳他刚合上眼,却被赶到卧室的管家吵醒了。 是宫里来了个公公来说万岁爷宣召,要自己立刻进宫见驾。 听道这个消息,沈一贯心口就猛地跳动。今上根本就不是勤政之君,自己在首辅位上一个月不得一次召见也是常有的事情。朗朗晴日尚且不朝,如今在却要夜间召见大臣,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怪事。因此,他越发断定:“一定是非常重大、非常紧急——” 在赶向宫中的路上,他控制不住的在想“龙体欠安已久,难不成……”他不敢想下想去,又忍住要往下想去。 待进了西暖阁内,大厅内已经笼罩在一片哀戚的气氛中——高龄的慈圣皇太后面南而立,身旁的两名宫女紧紧地搀扶着她,将她的身体撑直——她其实不是站,而是被架住了。 地上跪着一排人——这些人,他是认得的:正中稍前的一个是皇太子常洛,稍后分跪左右的是福、瑞、惠、桂四王五个王子每个的脸上都残留着泪水,神情尽是悲伤与哀戚。 万历皇帝则被两名太监左右挟扶着端坐在龙椅上,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远望一如平时,近看才能发觉,他的脸上毫无表情,四肢与身体俱皆不动…… 君臣行礼之后,过了一会儿,万历皇帝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沈先生……朕,病重了,国事与太子……都,托付你了!”说着,呼了一声,竟自下令:“拟……遗诏……” 二年多过去了,沈一贯依旧记得,当初自己听到这三个字时的镇静情形。当时的他胸口如同被重锤击打了一般,两腿一软,不由自主地再次跪倒在地,浑身簌簌地颤抖,一面磕头,一面硬挤出话来说:“万岁爷圣寿无疆,千万不可过虑……万岁仅染小恙,静养数日,必然……” 万历皇帝制止了他劝慰,强撑着身子吩咐:“矿税事,朕因三殿两宫未完,权宜采取。今宜传谕及各处织造、烧造,俱停止。镇抚司及刑部前项罪人,都着释放还职,建言得罪诸臣,俱复原职,行取科道俱准补用。朕的病越来越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