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相助(李乐水) (第1/2页)
“不瞒哥几个,打自漳州府接这个差,我就不相信这世间真能有啥自产金子银子的机易山。咋样,到了眼前一看,是咱们白白被一个傻木匠骗得跑了一趟吧。那小木匠到头还嘴硬,非说那山上的沙子能变成金子。要说王二老爷也是迂,还真让人挖了两担沙子回去。这事今后传了出去,说咱海澄县几千里跑了个来回,只带回去两担沙子,那可真真是笑柄了……” 于一城坐在李乐水对面,几盅酒进了肚话多了起来,吐沫星子几乎溅在了李乐水的脸上。 如于一城所言,在和马尼拉的西班牙政权进行艰难的交涉后,明朝使团,被允许到卡维特,也就是木匠张嶷胡扯的机易山的所在地做了实地考察。毫不意外,在卡维特,他们既没有找到金树叶也没有找到金山。转悠了一整天后张木匠急了,胡扯什么这里每一样东西都藏有黄金。机易的沙子看上去是沙子,但这里的皇帝能够把沙子变成黄金。王县丞对这也无可奈何,谨慎起见,叫人装了一筐沙子,准备带回去复命。 李乐水当然知道,不论是西班牙国王还是菲律宾总督都没办法把沙子变成黄金。这些天来,他也多少从各方面了解到,西班牙人确实有银矿,不过那是在南美。西班牙人从南美把银矿开采出来运到菲律宾,以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生丝。但这些和他都没什么关系,来吕宋的皇命已经完成,使团上下一身轻松,他也经常被于一城等人叫出来,轮流做东,胡吃海喝。 这一次,是在八连最奢华最气派的酒庄——当然,所谓最奢华最气派仅仅只是相对八连而言,放在漳州府,甚至海澄县这样的酒庄并不起眼。临街五六间房子大小的铺面里,整齐的摆着八九张八仙桌,整个酒庄没设雅座,李乐水一行就坐在靠街的一张桌子。 除了李乐水、于一城外,同桌作陪的还有封舟的船老大和船上的伙长严直。上次纠正针路事件之后,这二人看待李乐水无异于再生爹娘。偏生李乐水虽在使团中地位超脱,却没有半点架子,一来二去,三人也混熟了。李乐水手头还有些李锦塞给银子,常请船老大,严直和于一城们吃饭。 酒也过了半巡,于一城等三人已经喝得微醺。只有李乐水很节制的只饮了几杯。比起其他几位来,他尚有些心事。 这次回到马尼拉,黄康又递话过来,让他答应替自己商号跑船。李乐水找了个机会,和王时和商议此事。王县丞显然是早就从黄康那里得到消息,只告诉他,如果他愿意留下,那么就直径留下,不用有什么顾虑。如果他不愿意留下,那么就和使团一起回去,他和龙知县一定保举他做个通事,搞不好还可以去市舶司里公干。但主意儿,还需要他自己做决定。 可李乐水还是拿不定主意。按照这些日子他在明朝的见闻看,黄康给的条件并不低,自己只要平平安安的混过三年,每年几百两银子的进账,在明朝已经算是中上人家。但是李乐水有些不甘心,老是觉得自己被抛在这个世界里,是命运让自己做一番事业,而不是平平安安做一个小掌柜。 借着酒劲,李乐水把这事就摆在了酒桌上。在座的三个人听完,都沉默了片刻,严直最先回过劲来。 “李大哥,这事还用得着想,当然是留下来,跟黄爷干。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你到整个海澄县去打听打听,全天下的商号可有三年就给立簿,能拿一厘身股的这样的美事。我的乖乖,你干三年就顶人家一般伙计干十年的功夫了,三年就三年的时间,你立了簿就可以买房买地娶媳妇了……” 于一城的脸已经被酒气染红,透出紫色来,他扯着李乐水的手也道:“乐水啊,甭犯傻了。通事是个屁!漳州府海防馆那几个老通事你也不是没见过,那就是坐着等死的差事。你以后哪怕是做了市舶司的通事那又如何,现在的市舶司都是那些裤裆里没鸟的人把持着。是,市舶司也能捞不少外快,也不少赚。但在官府里混,一要后台硬,有路子。固然你机缘偶得,让首辅家的沈公子高看你一眼,可沈公子回京师了,指望不上了。第二是脸皮要厚,会拍马,会欺上瞒下。乐水你做人自然那是没得说,但是乐水你一心不够黑,二脸不够厚,三手不够毒,吃不开。官场上的事黑着呢,哥哥这二十年是看透了,这里头不靠本事,乐水你本事再大也没处施展去!乐水,听哥一句话,甭往火坑里跳,就留下来跟黄老爷干,黄爷这个人啊,看的出来,仁义。” 最为老成的船老大最后发言,“这事要是搁在我小的时候,我还真不敢劝乐水留下” “你小的那时候,那是啥年月,那都是嘉靖爷还在,你扯这些陈谷子干嘛。”于一城不满的插话。 船老大并不在意,并没理会于一城,接着道:“那会儿,世上的人还觉得好男不经商。士农工商,商人那是排在最末位。通事不一样,虽不能叫官,好歹也是皇上给的饭碗。但这些年,世道变了。谁还在乎你是干啥,大家只看你有没有钱。有钱就是老爷。这头三年可能有点委屈李爷,要听人使唤。可是干通事不也得听人使唤,受人闲气。好歹,干买卖有点盼头。不瞒两位爷儿,要不是小的是在军籍,有家小拖累,也早带着严直出来跟人跑海了” 听完三人的这一番话,李乐水下定了决心。他举起酒杯,敬了三人一杯:“听了诸位哥哥这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哥哥们都给指了明道,我就不纠结了。晚上回去就回了黄爷和王爷,留下跑船了。可能就此和诸位哥哥暂别了,小弟我先敬了哥哥们一杯。” 众人都把杯子里的酒干了,于一城一抹嘴,嚷开了:“今儿这是我兄弟的好事,我做东,都别给我争。大家要敞开肚的喝,喝个痛快!小二,再拿三壶杏花村来。” 这四人推杯换盏,从午时一直喝到了申时,醉醺醺的起身准备走人。小二过来结账,总共八钱八分银子。坚持做东的满脸酒气的于一城伸手在怀里摸了半天,尴尬的一笑,对小二说:“记账上,回头给!“ 小二这就不依了:“诸位爷,小店这是小本生意,恕不赊账。“ 李乐水准备要代付酒钱,却被于一城伸手拦住。他啪的一拍桌子,两眼一瞪:“恕不赊账?前些日子我怎么看到死太监那个姓周的家奴带着人在这里白吃白喝。在你的狗眼里是不是我们大明使团的人不如死太监的几个家奴,今儿爷爷还就不服,就欠着了,你还能吃了爷不成。“ 这番闹起来,酒庄掌柜连忙过来打圆场:“几位爷息怒,几位爷都是大明使团的?你看,几位也这都是着的便服,小伙计这才狗眼不识泰山,这样好了,既然几位爷都是使团贵客,这一桌小店算是小店请了,不用给钱,几位爷满意不” 于一城得了便宜,丢了句台面话:“还是掌柜会做买卖,回头教教你们家伙计,把招子放亮点,惹恼了爷,不但不给酒钱,还能把你这家小店给拆了”。 掌柜的点头哈腰称诺,却听旁边飘来一句话: “原来大明使团的人,也都是狗仗人势,跑到吕宋欺辱百姓” 李乐水沿着声音的方向瞧去,发话的是一个年轻女子。身旁的于一城也斜着眼瞧见这女子,不屑的说:“嗑瓜子磕出了个臭虫——算个啥人。这里哪有你妇道人家,咦——” 于一城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抓着身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