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山_0019 鱼宴泼雪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19 鱼宴泼雪香 (第2/2页)

己手雕木刻的木碗竹器。而现在这些个木碗上,正一条条排放着烤的外焦里嫩的烤鱼。

    这烤鱼的手法,当然是他们的青牛大师教授于他们的。

    烤鱼这道菜,其实历史悠久。一般大家都会在一些古装电视剧武侠剧里面看到,女主角和男主角落魄山里或者荒岛,男主角总能找出一根非常适合做鱼叉的木棒,削尖了木棒的一头,制成一个最原始的鱼叉。然后走到溪里或小河里,注意这时候水一定要过小腿,然后对着那些自由自在游泳的鱼来一个特写,再是男主角眼神一亮,嘴角一扬,以“快狠准”的方式一下叉中了小鱼。然后就开始从鱼嘴横入细枝,架于火上烤。连鱼肚子都没洗干净,鱼鳃也没取,有没加任何作料,这种鱼其实说实话没那么好吃。

    而青牛道童生在东汉末年,味精、盐、辣椒这些配料就别想了,幸好汉代已有了铁器。他就按现在铁板烧的原理,整出一平面大锅,架在光滑石块堆成的天然灶台之上。这时候铁器也是稀罕玩意,为了这口大锅青牛道童拿出了自己自制的火折子托村长每年一次去山外换,足足换了三年才凑齐这些用铁。再由村里的铁匠打了一个月,才到达他满足的标准,而后放在这家酒馆当镇馆之宝,原因无他,这家酒馆就是他自己开的。

    起初村民们很不解,但青牛小师傅人聪明又帮了村里不少忙,村民都感激他,所以帮忙捎带铁器也无怨无悔,就是不知道他这锅是做出来干嘛的。之后青牛道童就向他们展示了什么叫烧烤!

    他挑了一条草鱼,约有三四斤重。鱼洗净,去鱼鳞,破开鱼肚清理鱼内脏,再掏干净鱼鳃。这一手法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看得一旁的村民心疼极了,这不是败家的行为么?

    再切片葱白和老姜,这些又是青牛道童收刮到的好宝贝。对于孜然粉、番茄酱那种神器,青牛道童只能望洋兴叹了。然后在平板锅上倒入存了好久的猪油,中火在下面烧着,不到一会儿平板锅里的猪油香味就起来了,单就这味道就馋了村民们好一会儿。青牛道童再将身上划了几刀的草鱼放入平板锅中,那锅子架在石头上,青牛道童在边上也放了一个石墩子,方便他爬上爬下,不然就平他的身高怎么够到的锅子。

    之后这些撒调味料、给鱼翻面的事青牛道童就交给了丁大贵。在做之前青牛道童就聘请丁大贵先生成为他的副厨长了。那细细的葱末姜丝撒入煎得细嫩细嫩的烤鱼身上,还加了点醋——加了蒜头配制的老陈醋。

    出锅后的烤鱼虽然少了盐辣之味,但鱼rou鲜美,葱香扑鼻,使人胃口大开。三两下就被村民抢食而光。而最大一块鱼rou,被青牛道童拿到青菜大师面前——那时候的青菜大师只能佝偻着身子坐在青牛道童让人给他坐的木质轮椅上,全身瘫麻,目光呆滞,嘴巴还时不时漏出一丢丢口水。青牛道童知道,这种病在后世叫“中风”。那个收养他纵容他发挥着他超越东汉眼光的慈祥老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里,中风了。一切起居饮食,都由青牛道童来照顾他。当然青年道童知道自己还小,所以也让丁家四兄弟来帮忙,由此与他们四兄弟比之别人要更为亲密。

    而这道烤鱼,青牛道童也交给了丁大贵。现在丁大贵放了十几条鱼上去烤,有草鱼、鲫鱼、鲤鱼等等,而且还时常更新菜谱,在洗净的鱼肚子里加水萝卜和一些果蔬高粱,使其更别有风味。

    胡昭一家子是第一次看到烤鱼此类别致的吃饭。虽然不是没听过见过别人烤鱼,但如此正式干净和味美的烧烤,还没吃过。

    小胡旦更是在小丫的教授下,学会用手撕开鱼皮和鱼rou,嚼得那叫一个“嘎吱”脆啊。胡夫人也难得没去管教女儿,夹起鲜嫩的鱼rou慢慢咀嚼吞咽,停不下嘴。更离谱的当然是掾哉,说是为了这好吃的烤鱼,更要跟大家喝上三百杯!

    青牛道童翻了翻白眼,敢情白喝的酒你就能随便来是吧。他搬了椅子坐在了门边,怀里小狼许是感受到了寒风,动了动身子,青牛道童忙将毛毯又裹得紧了些。

    屋内热闹似火,屋外白雪寒人。

    这是他来这东汉的第六个年头了。

    今年是建安元年。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北方大地定局;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三国格局开始出现。

    那么自己,将在这乱世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