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_第302章:司马懿=帝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司马懿=帝江?? (第2/4页)

,岌岌可危,让王凌援军。

    王凌信以为真,想要派出一万人马前去壶关支援。

    司马懿赶紧阻止了王凌的命令,他凝视着那个降兵,冷笑摇头道:“我大哥要派人前来救援,派的都是我们司马家的心腹家丁,你的面生,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说,是不是金良已经攻破了壶关,派你前来引诱我们派出援军,他好一口将援军吞下。”

    那降兵硬着头皮道:“大公子麾下家丁都被中央军射杀,大公子没有人用,便派小人来送信。”

    司马懿到此再也没有怀疑,命人将那降兵拉出去斩。

    王凌惊问道:“司马贤弟,你是如何识破的?”司马懿细长的双眼流出一丝狡黠,他嘿嘿一笑道:“我大哥最会保身,必定不会把家丁派出迎敌,怎会让这些家丁全都阵亡呢?”

    王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壶关真的落入金良手里了,而鞠义、朱灵已经收复了太原郡,徐晃亦领兵攻击我们后路,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哎,真不知道,金良为何对我们世家有这么大的怨念?!”

    王凌自然不知道,金良有了一个后世的灵魂,能够通过宏观历史看到世家的邪恶。

    从东汉混战到三国纷争到五胡乱华,一步步把汉人带入地狱的不是汉桓帝,不是汉灵帝,不是何进,不是董卓,不是曹cao,而是世家,就像从把大明带入深渊的不是李自成不是魏忠贤不是崇祯而是东林党人,未来有一天,某个国度坠入深渊,绝不是某个当事人,而是整个贪婪短视的既得利益集团。

    每一个稍微长久一点的王朝末年的既得利益集团,活得最潇洒的那群人,都是导致这个王朝没落的罪魁祸,是他们这群蛀虫吸干了王朝肌体上所有的营养,这个王朝才会倾颓,东汉如此,唐朝如此,宋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如此,其他的也如此。

    十一岁的司马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怅惘,他熟悉历史,古今对照,他焉能不知世家对整个天下的毒害,但他身出世家,只能别无选择地维护世家利益。自此前世帝江的记忆复苏开始司马懿就暗想,若是有朝一日他能执掌大权,对待世家肯定也会采用打压政策,司马懿现在能想到的便是效仿汉初分封,将蚩尤一族的子孙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掌握军队,压制地方人类世家的展。

    第二卷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

    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

    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司马懿对分封制的崇尚,影响了他的子孙,那段历史上司马炎称帝,大封宗室,结果各地的宗室跟世家勾结图谋中央权力,遂有八王之乱,有了八王之乱方有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算是司马氏对付世家不利而引起。

    司马懿现在当着并州第一豪门王家的接班人王凌自然不能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道:“金良此贼野心勃勃,妄图通过扫平我们世家树立他的威望,好为他谋朝篡位做铺垫。”

    王凌到此时也悲哀地现,自己这些叛乱世家完全是金良称霸路上的垫脚石。

    不过司马懿没有做垫脚石的觉悟,即使他被迫成为了金良的垫脚石,他也想法设法要把金良的脚给扭伤,特别当他想起司马家在温县的基业被金良麾下大将张颌夷为平地,司马懿就克制不住满腔的忿恨,他望着那个其实是金良前来传送假消息的信使,眼里露出一丝寒光道:“金良这些日子里屡次行策,屡试不爽。这次轻取壶关更加让他意得志满,正是图谋他的大好时机,既然他送来一个机会给我们。我们又何必浪费?!”

    司马懿把自己想到的计策告诉了王凌,王凌嘿嘿一笑道:“贤弟,好一个将计就计!”

    王凌招来叛将宋宪。让他统领自己的一万部曲前去壶关支援。

    宋宪本身掌握了晋阳郡的两万郡县兵,这两万郡兵和县兵,经过中央军派来的教官严格的训练,战斗力并不弱于一般世家家兵,所以宋宪投效并州世家叛军之后,依仗那两万郡县兵,甚是骄傲自大,若是他是世家子弟。骄傲自大一点儿无可厚非,可他既是贫寒子弟又是背主的降将,如此自傲的做派,便被那些世家将领所厌恶所忌惮,王凌等世家子弟早就存了削弱宋宪实力的打算。

    当初王凌命令宋宪领兵攻打忘忧城堡,就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因为王凌早就看出忘忧城堡那棱堡形状的建筑是易守难攻。攻城最是损耗兵力,结果宋宪在攻打忘忧城堡的一个月内,折损了六千多人,还有三千多人身负重伤,仅存一万残兵也多数负伤。

    王凌见宋宪的人马已经被打残了。也失去了大部分的利用价值,就根本没有留存宋宪的意思,就让宋宪做一个诱饵引诱金良中央军的伏兵出来。

    宋宪不是一个蠢蛋,相反他是一个极具小聪明的小人,察颜观色洞察世局的能耐远常人,他从种种迹象判断得出,王凌并不是真的想让他援助壶关,而是想把他宋宪当成一个吸引中央军的诱饵。

    宋宪想要保存自己这一万人马,不想出兵,但他不敢不出兵,因为祁县王家蓄养了许多死士,那些忠于金良的并州郡县兵统领都惨死在王家死士神出鬼没的暗杀,若是宋宪胆敢违抗王凌的命令,也许过不多时,他就会身异处。宋宪当初之所以敢背叛金良,是因为金良之前对部下非常宽厚,很少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亦不会出动刺客暗杀,宋宪感觉不出背叛金良会有多大的代价,而现在不但是宋宪的人命随时被王家死士威胁,宋宪的家人也都掌握在王家家丁手里。

    所以宋宪虽然明知道那是送死的,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领着他的一万人马,往壶关而来。

    等宋宪那一万人马出一个时辰后,王凌才点起并州叛军所有人马,人衔枚马上嚼,悄悄地离开了忘忧城堡外面的叛军大营。

    世家叛军在王凌的精准控制下,跟前面的宋宪部队,保持着十五里的距离,十五里是一个安全的距离,既不会被中央军现,也会在宋宪遭遇埋伏后能及时反应。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宋宪的一万人马距离壶关还有三十多里地,在一处山谷开辟出的官道上,遭到大批中央军的伏击。

    两侧山坡涌出无数中央军将士,弓弩齐,箭如雨下,倾泻下来,宋宪军当时死伤惨重。

    远远尾随宋宪部队的世家叛军斥候赶忙飞马传报王凌,说宋宪遭到中央军的伏击,中央军出动了数不清的人马,疑似中央军的主力。

    王凌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司马懿,朗声大笑道:“仲达,果然不出你所料,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这只黄雀该出动了!”

    司马懿虽然富有机智,但心智还没有磨炼到后来那么镇定老练,他少年心性,听到自己计策得售,抑制不住满怀的开心,嘿嘿一笑道:“金良向来喜好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希望这一次他还能那样呈一时之勇,进了我们的伏击圈,只要我们能够一举将金良射杀,中央军群龙无必然四分五裂,到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